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教学] 南京凌派陈照奎架陈式太极拳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5: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的“劲松”:
是在“体松”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盘练;
让内劲在体内不断地牵拉、充盈;
丹田之气越来越足;
真气遍布周身;
周身处处是丹田;
把体内的内劲尽量的松开拔出;
称之为“拔劲”。
体内的劲拔出后;
其内劲渐空;
然后再进行开合磨练;
进一步的牵拉、充盈;
当体内劲又感到胀满时;
这时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拔劲修练;
经过多次循环往复地盘练
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内劲在体内可以随意地转换;
丹田之气能够充分地发放;
此时会有一种气场效应。
接手时使自己与对方成为一个整体;
劲力可以通透到对方的身上;
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状态;
此时对手会有一种进退两难的感觉;
一动一静皆被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5: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
劲要从足下发出;
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
没有胯的松沉脚的蹬地反弹;
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
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

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
在放松的基础上;
快速的带脉旋转转腰扣裆
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

有落点劲将周身之力
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
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
是没有穿透力的;
就等于华而不实;
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要想打好弹抖力;
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
发劲时要转腰扣裆,带脉旋转,裆劲扣住;
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练习螺旋劲;
要以身体中心为轴;
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侧转动;
产生离心力。

对称对拉发力;
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
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不要被拳的外表所迷惑;
水:避高乞低;
因地而流;
细着成为溪;
洪者成为江;
但究其根源也不过归之为水。

技击之道:
不以一套一路为拳;
而以心意为拳;
周身各处为器械为拳;
甚至神意所致世间万物俱可为拳。

归根结底:
拳是一种思想;
所谓的天人合一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7: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狠的33个潜规则,比风水定律厉害百倍:
这个社会,微妙又复杂,变化万千。
但是,再多的变化总藏有不变的规律。
有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社会的轮回,这只手叫“天道”!
天道就是宇宙法则,它犹如一张天罗地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道面前,我们的一切能力和技巧都不值一提。
人生福祸得失,皆因违背或顺应天道而起。
那些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往往都是掌握了天道的人。
一旦读懂它背后的规律,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读懂这些定律,远胜过一切技巧。

1;种花定律:
送花者周围满是鲜花,种刺者身边满是荆棘。
善待他人,最终有利于自己。
与人为恶,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广积善缘,是在给自己铺大道!

2;善战定律: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战,必求之于势。
人生的关键在于借力,而不是用力。
最明智的做事做法,是先造势,再借势!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事半功倍!
不善于借东风的人,永远都是劳碌命,事倍功半!

3;困境定律: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困于最大的人生陷阱。
当“我”字被过分强调,就会变成诅咒。
时刻都只想到自我的人,永远走不出那片困境。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能成全别人的人,才是获得社会的成全。

4;自在定律:
看外界不顺眼,看外人不顺眼,往往是一个人的修行还不够。
当你翻越千山,能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俗人都有世俗的一面,只不过每个人的世俗不同而已。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
原谅别人,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5;成功定律:
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被失败击败。
每个人都要经历失败,很多失败早一天到来,人才能早一天强大。
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径。
真正的强者,是那些经历各种失败,但是从没被失败击垮的人!

6;后台定律:
世界上最大的后台就是人心。
一旦得到人心支持,没有任何人能动得了你。
所以,做一个有利于大众的人,才是最大的保护伞。

7;在意定律:
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将丧失自我。
很多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称赞他就开心,别人指责他就痛苦。
他们时刻关注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样子。
这种人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将一点点丧失自我。

8;反思定律:
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而不是指责别人。
这种人将战无不胜!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遇到好人,就努力去学习他的长处;遇到坏人,就反思自己身上是不是有同样的缺点。
这样的人一天比一天强大,一次比一次进步。

9;做人定律:
会做人永远会比做事更重要。
十次“做事”上的成功,也无法掩盖一次“做人”的失败。
善于做人,就善于用人。埋头做事,往往只适合苦干。
学会管人,治人,用人,才能成就丰功伟业。

10;舍弃定律:
一个人人要想取得成功,最厉害的本领不是依靠能力多强,而是看他会不会通过牺牲小利益而收获大价值。
这就是懂得舍小而取大的道理,这是做人的大道,远胜过做事的技巧。

11;荷花定律:
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
错!是第29天。
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
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很多人开始做事时都很用力,但到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大多数人都是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
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

12;三忌定律:
聪明忌巧,如果聪明的人也选择走捷径,一定会遭到天谴!
才华忌傲,越有才华,越需要深入群众,越不能傲慢。
如果恃才傲物、脱离大众,一定会穷困潦倒。
平庸忌懒,世间的普通人,败就败在一个懒字上。

13;高调定律:
越成功的人越需要慎言慎行,如履薄冰;越弱小的人越可以胆大妄为,野蛮生长。
而很多人却搞颠倒了:
年轻时做事畏首畏尾,最终一无所成;成功时却胆大妄为,最后终于栽倒。

14;小人定律:
人生最忌缠斗,永远不和小人做对。
小人自有对头,小人自有小人磨。
比如开车被人别了一下,由他去吧。
下次他会遭遇交警。

15;蠢人定律:
千万不在嘴巴上占便宜,永远不和蠢人争辩。
蠢人自有蠢人的活法,你不可能拯救所有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他们可能比你过得开心多了。

16;在乎定律:
你越在乎的东西越容易失去;内心越渴求,往往越容易失手。
一旦患得患失,气度和魄力全无。
现代人的欲望都太强了,恨不得一口吃成大胖子,把每次机会都当成一夜暴富的救命稻草。
于是患得患失,束手束脚,惊慌失措。
世间的大部分失败,其实是败给了“在乎”二字。

17;欲望定律: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欲望越大,越看不清前方。
一个人越淡定,越容易纵观全局。
欲望缠身,必定诚惶诚恐。

18;同情定律:
强弱相争的时候,大家永远都会同情弱者。
只要你是弱者,哪怕不占理,也一定可以博取大家的同情。
无论你多么有理,如果不懂得示弱,就会成为万夫所指。
所以,做人低调是王道,懂得示弱是大智慧!

19;知止定律:
能在赢得时候离场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知止,能及时收手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
凡事物极必反,月满则亏。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将收获人生最大的逍遥。

20;不贪定律: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想要,最好一定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如果有功而不邀功,必定能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
那些什么都不想要的人,最后什么都是它的。

21;孤独定律:
一个人的位置越高,惦记和算计你的人就越多。
你越出众,诋毁你的人也就越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遭人忌是庸才。
强者都懂得享受孤独。

22;逃离定律:
凡是试图逃离一个地方,逃离一个人,或者认为来到一个地方,遇到一个人,就认为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
所以很多人去了丽江寻找世外桃源,结果几个月后还是回来了。
很多人认为自己遇到了完美的对象,结果在一起后还是不开心。
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幸福,和外界/外人都无关。
内心幸福,到哪里都幸福,和谁在一起都幸福。
内心不幸福,无论到哪里,和谁在一起都不幸福。

23;修行定律:
人生寻求获得幸福安静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把俗世当成一种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庙里,而在俗世里。
学会在生活中修行,让一切痛苦和困难磨练你的心境,它们能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红尘炼心,你最终能百毒不侵。

24;求己定律:
求人不如求己。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注定会一败涂地。
人到关键时刻,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别人唯一能帮你地方,是你做好了一切,让别人临门一脚。
总是去依赖别人的人,永远寄人篱下,活不出自我。
有求于人必受制于人。
自助者,天助之!

25;赞美定律:
人人都喜欢听到赞美和奉承,人人都不喜欢被指出自己的痛处。
但是切记:好听的话让你开心,但是往往害了你;难听的话让你痛苦,但是往往能让你进步。
这就叫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阿谀奉承多小人,直言不讳真君子!

26;严格定律:
严格是大爱,纵容才是祸根。
对你过于好的领导、老师、老板,往往是最温柔的陷阱。
他们看似平易近人,其实是一种损人不利己。
而那些对你要求严格的“坏人”,却最终能成就我们。
严格是大爱。
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东西,往往也能让我们成长。
那些让我们无比轻松舒适的东西,往往使我们麻痹,不思进取。
安逸和舒适只能助长人的贪婪、无知和懒惰!
凡是那些能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都会毁灭;凡是能想把员工逼出能力的公司都会升腾不息。

27;自由定律:
一个人的自由度,取决于他知道多少自己不能干的事。
一个人把禁区看的多清晰,他的自由范围就有多大。
“自律”才能衍生自由。

28;快乐定律:
一个人的快乐程度,取决于他分享了多少。
它和你占有多少没有必然关系。
因为每当你从外界获取了一分,你被推向对立的机会就增加一分。
只有当你学会了给予,你才能收获快乐。

29;苦难定律: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属性。
每一个人这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30;得失定律: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东西,取决于他最终敢于舍弃多少东西。
每一件得到的东西,都是用失去的东西换回来的。

31;财富定律:
一个人最终拥有的财富值,取决于他对世界创造的价值总量。
无论你曾遇到了多大的机遇,财富达到多大量级;还是一直遭受多大的困难,现实总让你一贫如洗。
总有一个大转折出现,重塑你的财富。
最终实现财富的均值回归。

32;人品定律:
人的发展,短期看机遇,中期拼实力,长期靠人品。
一个人起点多高,是机遇决定的;
一个人能走多快,是能力决定的;
一个人能走多远,是人品决定的。

33;成就定律:
一个人的名声,不能大于自己的实力。
一个人的财富,不能大于自己的贡献。
一个人的职位,不能大于自己的能力。
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8: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懂劲,懂劲入门;
为太极拳论的总则;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就是练太极拳后感觉到一横一竖的事情。
这样:每一趟拳后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来和去有对拉就是阴阳:
发和吞留住根也是阴阳。
里和外也是阴阳;
一切矛盾都可以喂之阴阳。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太极拳对拉拔长的“对称劲”:
“对称劲”有如一个充气的球体;
从相对静止的球心
向球体表面任何一点均衡的形成了膨胀力;
通过球心的任何一个直径的
两端都是对称的力。
这诸多的膨胀力;
凝聚在中间的虚无的球心;
这就是“中心点”;
也就是这个球体内力的平衡点。

一个练太极拳的人就应该
把自己练成一个球体;
以丹田为球心;
形成膨胀力;
这个膨胀力的两端
是对拉着的或是对吸着的对称的力;
这就是“对称劲”。
动则生阳;
静则生阴;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太极拳的每势无不存在阴阳;
无不存在“互为其根”的“对称劲”;
这就是太极拳之本然。

“对称劲”是盘练太极拳的内在要求。
例如开与合:
它们是方向相反的两种对称的力。
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
共处于物体的同一体;
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凡物体都在运动着;
运动有自身的或外力作用下的运动。

太极拳行拳走架;
就是自身一种内在的运动。
“对称劲”的修炼是
通过意识的作用引导肢体阴阳;
开合、虚实等辩证运动;
以强化人们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提高健康水平和防御能力。

太极拳的明师会强调:
有上即有下;
有前即有后;
有左即有右。

而很多人行拳走架时;
往往注意不到之一点。

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悟到这种“对称劲”。

其实,对称劲就是手与手:
手与肘、手与足、手和腰;
膝与肘等等的上下;
前后、左右相对劲力。

太极拳的定势;
更离不开支撑八面的对称状态;
上下左右,相因相系。

稳定性是太极拳的一个基本要求;
无论行拳、定势;
凡举手投足都要稳如泰山。

稳定来源于平衡;
人体在运动中需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如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等;
但不论什么动作;
都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
同时做到身体内外相合;
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引进落空;
粘连粘随 ,人刚我柔;
我顺人背,引进落空。

这种稳定性的培养;
首要的是找到“对称劲”的感觉;
然后加以修炼,达到理想的境界。

太极拳的八法势势不离“对称劲”。
以掤劲为例:
手臂前掤时命门后撑;
手臂上掤时重心亦有下沉之意。
“对称劲”在太极十三势的
虚实转换中形成并灵活运转;
一定需要加以细心体会。

还有太极拳的缠丝:
进退、左右、上下、里外;
順逆、引进都要缠;
其关键在于均衡、对称、协调;
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
阴阳得中;
虽有主客分,一气甚平均。

修炼“对称劲”;
可以把零散的、小的力
整合成整的、更大的劲。
也就是调动全身整体之力;
这就是周身一家形成一个整劲。
这既可以实现身体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
也可以使内劲和外力结合成为整体;
通过蓄发、收放、屈伸、柔刚
等劲力发放出技击的合力。

太极拳的要素: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立于平准,活似车轮;
其根在脚;
主宰于腰;
形于手等;
只有通过“对称劲”的修炼
才能达到要求和提高水平。
劲力不整,不可言“懂劲”。

“对称劲”贯穿于太极拳行拳的始终;
可以说是太极拳习练水平的一个标志。
要真正练好太极拳;
就需要反复认识;
细心研究,深入进去;
多下功夫。
否则,难免肤浅。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6: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时要加入“意”和“气”的意识;
特别重视“意”和“气”的配合与习练。
要求达到在练拳时做到有“气”感;
最好能做到有很强的“气”感。
要在意识上将人体的
“筋”与“骨”尽量拉长、拉开;
做到练拳时放松筋骨、肌肉。
练拳时要求做到自我感觉很舒服;
很松柔;
但内里却有“紧固”感;
这就是松而不懈;
更有松韧而带刚劲之感。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盘练拳架需要立身中正前提下的“虚领顶劲”?
重要作用是形成身体劲力的核心。
头部的领正需要配合两肩的下脱;
同步形成肩胛骨下沉;
使得颈椎与肩胛骨之间形成对挣劲力;
这是形成上体劲力的重要环节。
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劲力衔接;
又是形成身体劲力的重要一环;
只有合理形成各关节间的对挣;
才能使身体充满力量;
是功力提升的基本根源!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架的八面支撑:
是通过意念引导
身体四肢的对拉互争而实现的。
身法要求都是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而规定的。
是太极拳身法的所有要求的指归!

八面支撑由气势形成;
气势又使八面支撑更加浑圆。
气势、八面支撑是完满实现了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而产生的;

身体各个部位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
不同方位的对向用力;
使肢体放长;
身体支撑八面;
产生出太极拳的劲。

如:躯干上下的对向拔长:
头顶项竖,松腰沉气;

躯干前后的对向撑拔:
空胸炸背;

四肢相向的撑长拔伸:
肩沉肘坠,胯开膝微屈相住。
在意识调控下;
逐渐产生出掤劲的太极劲;
从而达到技击健身等目的。  

人体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肌肉在外力牵拉或负重的作用下可以被展长;
这是伸展性;
外力取消时又能恢复原状;
称之为弹性。
太极拳正是利用肌肉这一特性;
在意识的调控下;
通过肢体之间的适度对向用力;
使肌肉、骨骼产生对拉互争的运动;
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弹性;
增强肌肉的收缩力;
在突出用意的调控
和绵缓松柔的状态下;
练出的是一种有弹性的劲;
这就是太极拳的掤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