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教学] 南京凌派陈照奎架陈式太极拳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6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7-13 16:43
行拳时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时,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间松开而不使腰受牵制而失中正。

拎腰能完全松胯,很多时候忘记拎腰,只要记得,在练拳架时一拎腰确实感到胯松下来了,非常好的方法,谢谢师父。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花 发表于 2015-12-16 09:42
拎腰能完全松胯,很多时候忘记拎腰,只要记得,在练拳架时一拎腰确实感到胯松下来了,非常好的方法,谢谢 ...

“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明师这一点就可以叫做理悟。当我们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苦练时,一些关键就是不能明白,这时,行家的一句话,有时甚至是一件很不相干的事物,都能使自己豁然开朗,这也是理悟。
总之,学练武术,体悟重要,理悟也重要。
这两者都是习武者必不可少的手段,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所侧重而已!


发表于 2015-12-16 15: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2-16 11:32
“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明师这一点就可以叫做理悟。当我们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苦练时,一些关键就是不能 ...

师父说得太对了,没有明师指导就算拳打一万遍其意也不会自现,很多时候被困惑好久的问题经师父一点一下子就能想通了,有师父这样的明师是一生的福气,感谢有师父。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7: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花 发表于 2015-12-16 15:18
师父说得太对了,没有明师指导就算拳打一万遍其意也不会自现,很多时候被困惑好久的问题经师父一点一下子 ...

看看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
习练太极拳艰苦的,不是练拳苦,而是必须遵拳理拳法;按阴阳学说规范的动作行功,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
修炼太极拳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按规矩练拳。拳动作似手表的表芯,一环扣一环;每个动作十分严谨,随意不得大意不得。
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由阴动和阳动组成。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阴阳变化和谐自然。
这是玄而妙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最佳的诠释。舍此,有悖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学练传统太极拳定要守规矩行功,要按规矩练拳、用心体悟。没有明师指导练十年二十年,白了头也不知道太极拳是怎么回事。
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就是行拳的规矩之一。
周身三不动:不能有动意、不主动、不妄动。
手上三不动:不动、不丢、不顶。
肢体三不动:手动脚(腿)不动,脚(腿)动手不动,手脚(腿)齐动。
周身三不动
练拳、推手、技击三不动:一不要有动意,二不主动,三不妄动。
相反,最忌动意在先。在推手、技击实战运化中,身上主动,主动上前、主动后退、主动出击、妄动化解来力。
遇对方对来手,不管长手、短手,为了早些摆脱困境,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摆脱困境;
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晃,蹲站起伏,进退无常,急躁求胜,脚跟不稳,身形散乱,求胜不得失去信心。
在行拳操作中,全然不知动中求静后发至之技击要素。
也不去体味动静相兼的“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之拳理,不管不顾阴阳变化之规律;
动与动上下不衔而主动妄动,不是求内部的自然运动,破坏自身的平衡,没有平衡不攻自破。
在行拳过程中,不可有动意亦不要主动。例如,在弓步变坐步时,虚腿变实腿后,实腿要实足,一条腿足以支撑全身。
实腿变为虚腿后,要虚净,脚尖自然逐渐上扬,脚后跟虚着地,虚腿空虚不挂力方算完成了腿的虚实变化。
如果过于急躁虚实突变,功夫不会上身不如不练。
三不动拳理拳法,对方按不上力,他的脚下失去重心,没有根基,自然离开接触部位。
手上三不动
手上三不动,即在推手技击中,与对方接手,在接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
手上三不动是在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手上三不动是在多年修炼身知体悟中;
身上三不动功夫的延伸舒展到手销,是太极拳周身上下综合功力在手上的反映。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手上三不动是拳上一阴一阳修炼而得。
实际操作也要周身松空之后,出手不能有力,身上动不丢不顶。
不动是中定,亦可以说为阴阳平衡,周身内外相合,上下肢相随,松空腰胯,身上可以出现中定功夫,中定是阴阳平衡在双方接触部位的反映。
肢体三不动
在太极拳的体用结合实践运用中,练拳、推手、技击,在大多情况下,均为手动脚不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手脚上下同时运动。
以抱虎归山4动(单动为阴,双动为阳)
1动:两掌前伸(手动脚不动)。
2动:两掌展开,面东渐至而南,右臂从向东渐向南渐至向西,运行180°(脚动手不动)。
3动:两腕上棚,左右臂向正南面前上方交叉,(手脚齐动)。
4动:两掌交叉下落,松肩垂肘,以两碗与肩平(手动脚不动),曲膝微蹲(脚动手不动)。
以手动脚动不动,手脚齐动之拳法练拳可以练出功夫。太极拳阴阳变化、虚实开合,松空柔化的味道出来了,令人陶然拳醉,其妙其乐,乐在拳中。
双方接手后,防方在手的接触点上,以中定功法坚持三不动。对方进攻,防方进攻,防方脚动手中定不动,弓步变从步。
对方攻多少,防方退多少,如攻一尺退一尺,攻二尺退二尺,对方定步进攻已到极限,此时防方脚不动手动,回撤一寸对方都失控。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动静相兼,最忌主动、妄动、上下起伏有悖太极拳学。
盘拳行功循规蹈矩、潜心研习、上下相随,内外双修的三个三不动拳法。



发表于 2015-12-16 2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2-16 17:07
看看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习练太极拳艰苦的,不是练拳苦,而是必须遵拳理拳法;按阴阳学说规范的动作行 ...

这个还不能理解,需要在师父跟前学习,没有师父好多都不能进行,先学拳理让心知,然后再慢慢在身上体悟,但必须有师父亲自传教才行呀!
发表于 2015-12-16 2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5-10 09:03
松沉劲是逐渐练出来的,个人体会是由上往下的练出来,先是练出松肩坠肘,把松肩坠肘保持住,再把腰跨的松沉 ...

松肩有什么好方法吗?感觉松肩最难,我感觉应该把肩和胳膊练开,胳膊动起来就像重物挂在钉子上一样摆动才行吧,体会不到,想请教师父!
发表于 2015-12-17 20: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0-14 09:05
太极拳不论哪家,那套、难与简单,或者是单式盘架,在练习和行拳中,要有中正的钟摆感,这种感觉是太极韵 ...

对这个钟摆感一直找不到感觉,好笨!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花 发表于 2015-12-17 20:20
对这个钟摆感一直找不到感觉,好笨!

慢慢来;不要着急!太极拳就是需要心静!


发表于 2015-12-18 1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12-18 09:02
慢慢来;不要着急!太极拳就是需要心静!

好的,谢谢师父!
发表于 2015-12-18 13: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5-4 10:56
太极拳爱好者警惕白练与瞎练
太极拳训练中存在白练与瞎练的状况。白练枉费时日,收效甚微,瞎练不仅无益反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现在很多的人都在白练、瞎练,瞎练会练出这么多毛病,吓出一身汗,没有明的太极的师父还不如不练呢。所幸有师父,好好学师父的拳理拳法,从一招半式开始,不贪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