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立身中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
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由己则滞,从人则活。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
所以习练者于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但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应该特别强调:从中心出手,向中心收手。 “棚、按、挤、肘、靠”的内劲,要由中心出手发出;“捋、例、踩”的内劲,要通过向中心收手接回。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盘架子时,要中正均匀。此中正均匀,看似平淡,却极难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每一式的棚捋挤按须认真,若不认真,便都成了假的,拥不要拥到人家身上去,搌不要掘到自己身上来。按与挤皆不可失却中定。这是真的,否则便是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5: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X6B`]0MOV%H]}SPPY3Q)2ZW.gif练拳架时,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这就是我的金钢捣捶的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松身法的核心理念是立身中正、对拉拔长松紧相间、动静自然。通过这种方法的锻炼,可逐渐把各个关节松开,如是身体自能柔韧灵活。在此基础上再盘拳走架,则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舒适自然,内在充实。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6: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不会用力的人,把手伸得老远,会用力的人把手、臂贴近肩、腰,就能用上肩劲、腰劲,变得力量大增,身摇肩靠,就有排山倒海之势。肩是固定在脊柱上端的一个横杆,双肩与腰形成的三角形, 有很强的支撑力和扭转力。腰与下面的胯形成另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通过腰连接起来,相互作用,就能把力传导到身体各部。身上的顶抗力、撞靠力、拧旋力、压榨力都靠肩发放出来,或者由肩传导给臂、手。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7: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需要先明理;要弄明白一些简单的要领和拳理。如:首先要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松胯圆裆、项膝、松肩、捶肘、坐腕。这些都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要知其然知所以然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