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1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需要理解:
学拳不应有门户之见。
不同的门派,不同的练法;
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还可以相互启发与印证。
其实传统武术练的都是一个东西;
包括真正练外家的;
练的都是里边的筋骨膜;
跟西方的锻炼肌肉不是一回事。
不同门派,入手功夫不一样;
走的路子不同;
或者说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针对不同的根器和机缘适用。
过河就该弃舟;
那些执着于必须坐哪条船才能过河的人;
一定是还没过河的,迷糊着呢。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13: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25-8-7 13:54
盘练拳架需要理解:
学拳不应有门户之见。
不同的门派,不同的练法;

另有一类人,满口玄幻;
什么丹田、周天啊,令人莫测高深。
岂不知有形有相皆是假;
无形无相方为高。
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
刻刻留意在腰间。
先把腰练明白再说吧!
等命门有感觉了;
那些东西到时候就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如何才能做到周身俱轻灵?
人的四肢,在习惯上是自动、直动的。
太极拳用的是“意”;不在外面。
这里的“意”乃专指太极的一种特殊练法——
“腰脊”集“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
和“意、气、神”融为一体的一种劲道;
体现为虚无劲、空灵劲。
这种劲道柔中带韧!
能够把四肢带动得大松大软;
大舒大展,柔和缠绵,抽丝挂线;
其感觉,很奇特很美妙;
也很难以笔墨形容!

至于“意、气、神”;
系人体的一种虚能;
是实际上存在的东西;
只不过存在的性质是空虚的、自在的。
太极拳通过它的理法:
把这种空虚的、自在的性质;
变为物质的、自觉的性质;
使之对人体的健康和技击产生作用。
只要注意去练、去悟,不难掌握。
这是“周身俱能轻灵”的首要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0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流行的太极拳;
其表现误区在于四肢的自动、直动;
即手脚的比比划划;
这同外家拳是一个样子。
如果说有区别:
也只是动作的快慢而已。
从外观形状上看猫腰弓背,虚实不清;
毫无太极拳的味道。
“胸不凹,背不凸”;
亦即胸和背部要“开”。
胸和背没有内在的“开”劲;
怎么能够带动四肢运作呢?

其次,须用“守窍”之法:
即盘拳架要“拿丹田炼”。
拿住丹田练,是个什么概念呢?
是指太极理法基本上都掌握之后;
这时的行拳,就要把“心”收到丹田;
把丹田当做行兵布阵的指挥部;
一切动作和呼吸,由丹田主宰;
即主宰于腰!
由丹田牵动,由丹田供给;
如此,则一应俱应,一得百得。
如,拿住丹田练;
上身就会顺应地、自然地放松;
松,指掌握太极理法相应体现出来的那种松的境界,非主观刻意所为;
劲落脚掌,内气通地;
有如大树植地生根;
脚底产生”实”和“稳”的感觉。!
反之,脚底没有“实”和“稳”的感觉;
上身就必然没有松开。上身松不开,就轻灵不了。

再如,拿住丹田练:
盘架就明显地有底气,劲势整;
不零乱,不飘浮;
“意、气、神”的劲道就足了;
“意、气、神”的劲道足了;
就是虚无劲、空灵劲足了。
进入虚无、空灵的境界了;
自然周身就能够轻灵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1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竖为经,横为络,点为穴,构成了筋膜。
人体深层筋膜,就像一张网,纵横交错。
练拳时,利用掤劲扩张,去牵动深层筋膜。
唯有外层放松,才能牵动内层。
内层有了网状感,才能激发穴道经络。
行拳时,周身球劲运动;
好似一张大网,内外鼓荡;
一会儿大网扩张;
一会儿大网收缩;
一会儿大网波动。
练出网兜劲:
从体内腾挪;
从体内换劲;
让体内充满张力。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13: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遇到向外划弧;
要波动着扩张。
云手,往外划弧时;
丹田启动先旋;
内压犹如波浪;
一层一层涌动;
裹着筋骨节节推导;
好似链条传导。
一边层层外扩;
一边节节波动;
这才是高级掤劲。

行拳时,遇到向内化弧;
多体悟拧劲,不断用螺旋劲;
把筋膜拧着回抽。
譬如渔民捕鱼,湖中撒网;
忽的一下,大网空中展开;
波动着落入湖面;
再慢慢的,拧着往回收网。
筋膜也如大网;
行拳时,波动着往外扩张;
再螺旋着向内回抽;
就能激发深层筋膜。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13: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懂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劲;
练拳类似这个内涵;
越蛮力,越不聚中锋,字发飘发散。
运笔如行沙,也是个松沉劲。
运弧,走圈,我要找筋劲。
这个角度不行,我换个角度。
这个尺度不行,我换个尺度。
有劲,还不费劲。
交错调试,松撑圆活。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13: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扣肩内撑锁窝,牵动胛骨筋肌。
筋很快,肌很弹。
抻筋,抽筋,拧筋,都是个爽事。
牛劲都使上了,筋劲没腾开,反倒练笨了。
随曲就伸,形是曲的,筋是敏感的。
肘窝锁窝,沟里肋间。
很多小地方,很难练到;
所以修结构力。
不是非得那个形;
而是不这样,触发不到深层次。
一起势,就体认;
似松非松,随着拳势变化;
微妙的联系上,体会牵动感。
神意注入,拧成一股绳;
张开一片网,似紧非紧;
那么个度数,就牵动筋膜了。
由内腔鼓荡,放松着往外扩散。
一套拳下来:
窝,缝,沟,筋腱轻触激发。
都有牵动小劲。
会越练越敏感,越练越通透。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