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工作,练拳不辍。曾对徒弟讲:“干什么事都得用心、专心,练拳也是这样,有时间认真练,没时间找时间。我在北京曾当过公共汽车售票员,每天坐车,就结合实际想了个练法,等乘客坐上了座位,我就站在那里曲膝松胯,周身放松,随车移动调整身法,保持平衡。”练拳认真刻苦,可见一斑。常说:“要想功夫超过常人,就得下超过常人的工夫。一般人每天练10遍,你就得练30遍。一般人每天练30遍,你就得练90遍、100遍。工夫三倍于人,必出超人之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北平协助父亲教拳。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仍在公共场所义务传拳。在太极拳界,他与同门好友、父亲的弟子顾留馨、沈家祯等结交甚密,经顾留馨等整理、他本人校对出版了《太极拳全书》。1962年,应上海体育宫之邀,辞京赴上海传授太极拳。其拳技一时轰动上海武术界,各路高手纷纷切磋,无不赞扬技法精湛高超。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太极拳学习班百余期,学员数千人,当地报纸、杂志广为宣传他的事迹。1965年2月,曾回故乡跟陈照丕学习刀枪等器械,之后到北京开始传授刀、枪、剑等器械套路。先后在北京、郑州、石家庄、焦作等地巡回教拳近20年。   弹抖功夫卓绝,教学言传身教,生动活泼。1963年在上海教拳时,他最年轻,只有36岁,但数他教授方法好。讲解明确,细致周到,示范动作一丝不苟,活灵活现;四个方向,来回跑动,一刻不停;又说又做,从不迟到早退。他教的擒拿术不同于社会上的72擒拿术,而是以化为主,以意领先,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令人无法逃避,让人领略真正的太极擒拿法。一次,上海市的某重量级举重冠军常冠群也在上海体育宫,陈伸出一个指头任他拿,随便他怎么用力,都被化掉。1964年后,到南京体委开班授拳,当时南京的武术流派很多,对太极拳功夫大都有点怀疑,都想与他试试。陈照奎年轻胆大,无论少林、摔跤等,来者不拒,一用抖劲,许多人受不了。其父陈发科徒手功夫无敌,他继承父亲的擒拿弹抖之术,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练就一身弹抖劲,试看天下谁能敌。”   “文化大革命”中,陈照奎遭到造**派的批判,经常为躲避迫害到处漂泊流离,辗转于各地弟子家中。1972年,陈照丕在家乡逝世后,陈沟村中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托人进京请他回乡传授弟子,推广、传播太极拳,他不负家乡期望,决心将村中一代新人培养成熟,应邀回乡执教,特别是在技击、走化、擒拿方面,尽将技艺传授后生。10年中,他三回陈家沟,精心培育家乡弟子,使他们个个成才,成为武林高手。   二、专记人物   马虹    原名郭毓,1927生,河北深州市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曾任河北省石家庄市武协副主席、石家庄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组委会副秘书长。1994年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当代太极拳大师。   1972年,拜陈式太极拳当代宗师陈照奎为师,前后随师习拳达9年之久,尽得陈式太极拳之奥秘。在20多年的拳艺生涯中,积30万字学拳笔记,先后编著了《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陈氏太极拳技击法》、《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陈氏太极拳拳谱六百图》、陈式太极拳及其技击教学录像带、10盘VCD光盘等。论文见解独到,如《阴阳相济论》、《丹田内转论》、《周天开合论》、《松话弹抖论》等,皆从人体生理学、人体力学、太极美学等不同角度追根寻源,为陈式太极拳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太极拳比赛和邀请赛,取得优异成绩。1982年他倡导成立了第一个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创办刊物《陈式太极拳研究》,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传授站80多个,他的学生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先后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讲学、授拳。在海内外有关刊物上先后发表太极拳学术论文30多篇。   1988年离休,专心致志从事传统陈式太极拳的继承、整理、研究和传播工作,1990年开始举办石家庄市陈式太极拳年会。2000年又主持成立了石家庄市陈式太极拳学校。授拳毫无保留,不计较报酬。不仅教拳,更教做人。教拳,交心,交朋友;练拳,练体,练人格,是其多年遵循的原则。   冯志强    1928年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现任北京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8岁开始练武术,先后学练过少林桩拳、通臂拳、心意六合拳等,最后跟陈发科练陈式太极拳。练武40余年,对陈式太极拳有很高的造诣,功法严谨,技艺高超。   17岁赴北京拜师学拳,经人力荐,24岁时正式拜陈发科为师,习学陈式太极拳。时陈发科身边十几个徒弟,每天早晚在其家练拳。陈发科对冯志强十分器重,特别指导他在陈式太极拳推手上下功夫。经过陈发科悉心指教,在做推手时,能灵活地使用周身之气,发力时两手稍稍一拨,便把对方推出几米开外,真乃四两拨千斤。   1953年,冯志强和几位师兄弟劝师父公开传授陈式太极拳。陈发科采纳了徒弟们的意见,与胡耀贞等著名拳家在京成立了首都武术研究会社,成员有50多人,冯志强即为其中之一。陈发科生前曾嘱咐冯用心练拳,虚心学习其他拳种长处,不断丰富陈式太极拳。冯志强牢记师训,无论练拳还是教拳,均不忘融各家之长,相得益彰,使陈式太极拳成为最受欢迎的拳种之一。   1979年,应太极拳故乡——河南温县陈家沟之邀请,前往陈家沟检验、指导、提高陈家沟新一代拳手技艺水平,协助进行陈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1981年,受北京市体委和武协之邀为美国旧金山武术团进行辅导、传授陈式太极拳,之后接待了数十批前来中国学武的国外及港、澳地区武术爱好者。先后出访美国、日本、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传授和表演陈式太极拳。跟他学拳的海外人士数以万计。   1983年6月,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冯志强被推选为会长。国内许多地方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或武术协会,聘请他为顾问或技术指导。为了普及陈式太极拳,他结合多年教拳实践,取传统套路之精华,编创了《心意混元陈式太极拳48式》,深受中外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   近年来,冯志强在中国武术界声望愈来愈高。在电影《中华武术》和《陈式太极拳》中他的表演受人瞩目。主要著述有《太极刀》、《陈式太极拳实战技术》等。   陈庆州    1934年5月生,温县徐吕村人,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自幼习武,1962年拜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为师,潜心学习,刻苦练功,勤于探索,终悟太极真谛,练就一身绝技。他先后夺得焦作、驻马店、永年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球比赛第一名、一等奖、特别奖。在历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中获优秀表演奖,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评为太极拳大师,任年会总教练、评委、仲裁等职。   1994年始,陈庆州应美国国术总会和韩国太极拳人士的邀请,先后五次出访美国旧金山、波士顿、圣地亚哥等地和韩国汉城、大邱、庆洲等,交手500余人,讲学教练700余人,客座讲授18场次,走访13家武馆,在美国引起轰动,多家媒体报道,他们成立了美国陈庆州功夫研究会、韩国国际太极拳年会分会等组织,会员达3000余人。受到美国总统助理、农业部部长、武术联盟会官员等接见。被美国国术总会授予“武术博士”,内功协会授予“特级大师”。   武技精湛,武德高尚。20世纪60年代“文革”中,眼见陈家沟太极拳始祖陈王廷遗像将要被焚,毅然暗中拍摄下来,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数十年传授太极拳生涯中,谆谆教诲海内外弟子习拳先修德,传拳先做人。发表“太极行功球”等论文多篇,出版了教学录像带和《陈氏太极拳功夫荟萃》书籍。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