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查看内容

太极拳人物

2014-3-24 15:40|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115250| 评论: 0

摘要:   自17世纪中叶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太极拳迄今,海内外太极拳坛群星荟萃,代不乏人,一时俊彦,难以数计。在理论、实践上,除开山祖师陈王廷外,对陈式太极拳发展有重大贡献、里程碑式的人物有陈长兴、陈有本 ...


  2003年拜太极拳大师陈立清为师习练陈氏太极拳。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编、参编书七部,发表在《武当》、《中华武术》等杂志上有关太极拳方面的论文中,与陈东山先生共同撰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与陈鑫——兼与于志钧先生商榷”和“太极拳焦点辩证考”等文,不仅对于太极拳源流问题具有正本清源之功,而且对于太极拳法具有以易理说拳理之效。主编著有《中华太极拳》一书,该书对于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书以拳史、拳理、拳法三部分组成太极拳完整理论体系而独树一帜。拳史中否定了张三丰创立太极拳说,以确凿的证据论证了太极拳创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九世陈王廷,使太极拳源流问题得到确证。拳理部分,将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和周易辩证法的玄妙哲理与高层次人体修练大法太极拳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修练者武功能较快达到上乘,而且使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7年3月作为中国文联组织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了对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的考察工作。

  康戈武    1948年12月生,云南省昭通市人。自幼习文嗜武,先后从彭勤、沙国政、何福生、张文广等名家研习武术,是首批武术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1964年,调入云南省体工队武术队。1975年担任北京市武术队队长、运动员。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武术八段、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秘书长、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除在国家武术专业队和体育院校研习武术外,不断深入城镇、乡村、寺院和道观考察民间武术,借助现代科学研究武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发表武术论文3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专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国武术春秋》(美国版《 The Spring and Autumn of Chinese Martia Arts》 )、《八卦掌教程》( VCD ),论文《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 《关于当代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模式化现象的反思》、《以发展的眼光迎接传统武术的腾飞》、《八卦掌源流之研究》、《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论太极运动观》和《戈武笔谈》(系列文论)等。与他人合作的代表作有:《中国武术大辞典》(任副主编兼主要撰稿人)、《中华武术图典》(任执行主编兼主要撰稿人)、《武术文化知识手册》(任常务编委兼主要撰稿人)、《中国武术史》(执笔清代和民国部分)、《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等。作为中国当代武术家、理论家,对中国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正雷    1949年5月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自幼习练祖传拳术,8岁拜陈照丕为师,后又拜陈照奎为师,精通太极拳老架和新架各种套路、各种太极器械、太极推手和散手,功夫纯正,理论娴熟,为“四大金刚”之一,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著名职业武术家。1995年被国家体委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2009年被评为“60位感动中原人物”之一,为太极拳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74年开始参加比赛,连续十余次夺得省运动会和武术比赛陈式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65公斤级冠军,两次荣获全国武术比赛表演奖和金狮奖。先后担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平顶山少林太极武术学院院长,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武协副主席。被评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1986年当选为焦作市政协常委,1988年当选为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兼任海内外50余家太极拳社团的名誉会长、顾问、教练等。

  武德高尚,平易近人。常年在国内各地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足迹踏遍国内20余个省市和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学员和教练员数万人,收授弟子300余人。台湾武术界赠旗“登峰造极”,马来西亚武术界赠银盘“太极泰斗”,意大利米兰市授予银质奖章,日本皇弟三笠宫殿下接见了他。他的事迹被海内外数十家电视、电台、报纸、杂志采访报道,他的弟子有数十人夺得省级、国家级太极拳比赛的金银铜牌,数十人被体育院校录取,数十人领办武校和团体,数十人被评为国家级教练员和裁判员。

  陈正雷是个苦孩子,两岁丧父,学拳那年他8岁。那年,他的伯父、著名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退休返乡在村中教拳,对他说:“孩子,练拳吧,拳是咱的传家宝,你有继承的责任。我看呐,练拳也是你的出路。”从此,他与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

  陈照丕对少小饱受磨难的侄子倍加呵护,精心传授,直到1972年去世。之后,陈正雷又从堂叔陈照奎学拳八年。刻苦练功,精熟太极拳所有套路、器械。1972年,因事去西安,与众多太极拳名家较技,战无不胜,轰动西安城。1974年,新乡地区为参加河南省第三届运动会,在温县举行武术选拔赛,地区体委领导点名要陈家沟的“老虎”前来助兴。表演这个节目的主角是陈正雷,他上场先表演了陈式太极拳一路和几套器械,一下子就把人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好纯正的拳架!好娴熟的身法!”接着表演人“虎”对打,“老虎”威猛凶恶,陈正雷扮演的打虎英雄左避右闪,“嗖”一声从仅容一人的席筒里钻了过去,又接着钻刀门、钻火圈,身轻如燕。最后引“虎”上“山”,“山”用长条凳子搭成,八米有余,陈正雷三抓两把爬上顶端,“唰”地一个倒立,然后在上面悠悠打起拳来……精妙绝伦的表演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地区领导特批:陈正雷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省赛。此后,先后20多次荣获全国、省武术比赛冠军。

18

点赞
1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9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