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武术比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在1980年至1982年全国太极拳比赛中,连续荣获金牌奖。1985年,代表中国队在西安参加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获太极拳冠军,1988年获国家体委武术研究贡献奖。曾多次代表河南省和国家队出访,从事武术交流活动,出访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其精湛的技艺折服了所访各国人士。曾多次战胜前来挑战的外国武士。海外宣传媒体广泛报道,受到许多国家官员接见,海内外众多武术爱好者拜他为师。   先后任国家武术高级教练、河南省武术馆副馆长、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文学社理事、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理事、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张仲景国际大学名誉教授以及海内外数十家团体、单位的教练、顾问和名誉会长等。   积极研究、提高、发展太极拳。在结合前辈衍传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加之多年习拳授拳的经验体会,先后创编出“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陈氏十九式太极拳”,发表了《论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陈氏太极拳的发劲》、《陈氏太极拳的抖杆》等论文,出版发行了《世传陈氏太极拳》、《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等书和多种语言的太极拳教学片、录像带、光碟等,指导和参加了《太极神功》、《神丐》、《少林弟子》、《陈氏太极拳》、《拳乡行》等电影、电视片的表演、拍摄。1990年以后,为更好地在世界传播发展太极拳,成立了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长期巡回于欧、美、亚、澳各国推广传播太极拳,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1992年,在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上当选为国际太极拳年会副秘书长,被评为太极拳大师。   乔诺山    1945年11月生,焦作市人。曾任市公安局马村分局副局长、市警察培训学校书记、副校长。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拳大师,国家一级拳师,陈式太极拳高级教练,世界华人协会太极养生保健大师,世界华人协会太极拳研究总会会长兼总教练。1984年曾任国家武术裁判。   他18岁参军开始习武,练习外家拳,退伍后习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0年代拜陈照奎为师,学练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桩功短拳十三势,散手四十二势,四十八发劲。习拳40余年,牢记师训,苦练深悟,精通拳理,拳法细腻,动作规范。整理编写了《陈式太极拳入门指南》、《陈式太极拳常识百解》、《陈式太极拳内功练习真传》、《太极拳运动与人类养生》、《练太极拳三十大忌》等专著和资料。并创编了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练习的五式、十六式、十九式、二十四式、太极拳养生套路和五十八式竞赛套路及四十二式表演套路。80年代开始在国内许多地方及韩国、泰国、新加坡、德国等传拳授艺,并在所授拳地帮助组建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和辅导站。共接纳入门弟子近二百人,传授学员数千人,被广大学员赞誉为国际太极拳大师、太极哲人、太极精英、太极泰斗等。当代陈式太极拳传承人、师兄陈小旺题词“武魂”、“德艺双修”相赠。2010年应世界华人协会程万琦主席之邀,向广大会员传播太极养生知识和养生功。他诚实守信,恪守武德,所传弟子曾多人次在各界太极拳大赛中获奖。   杜修鸿    1947年生,陕西省米脂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哲学教授,首批入选为空军高科技人才,研究生导师。陕西哲学学会理事;中国温县太极拳研发中心顾问,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顾问。   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哲学系,跟随中国现代四大哲学家之一的冯友兰先生以及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等哲学大“家”研习哲学。在北大上学期间,学习了哲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史、相对论等五十多门课程。对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和核心《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有较深的研究;对人体科学、人体特异功能,不仅能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还能联系现代物理学、现代宇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自然科学层面的研究,对浩瀚宇宙之奥妙深有感悟。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