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4: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
合则太极;
分则阴阳;
动则螺旋。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之美在于大度;
女人之美在于善良;
孩子之美在于天真;
家庭之美在于和谐;
生活之美在于品位;
朋友之美在于真诚。

生命!
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把握好每天的生活;
照顾好独一无二的身体;
就是最好的珍惜!
健康第一!
生命之上!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拳容易得艺难;
灵劲上身天地翻。
六合相聚人难躲;
遇敌好似弓断弦。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4: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季节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进;
辗转着翻过春夏秋冬;
却又重复着冷暖寒凉;
季节深处;
每一帧光阴似乎都那么轻盈;
轻描淡写者岁月的清影。
盘练拳架,贵在坚持咯!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8 0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暂时的;
如果事事顺心,那就好好享受;
如果发生意外;
不要过于担心;
一切都会过去的。
不想认命,就去拼命;
要始终相信;
付出就会有收获;
或大或小,或迟或早;
始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有一种落差是;
你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
自己却不敢开始。

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
才不会生锈。
人的思想也是这样;
要经常检查;
才不会出毛病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
去得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不会因为身边人的来或走损失生活的质量;
反而会因为花自己所蓄的电的本钱;
来得更有底气一些;
这就是应该努力的原因。
盘练拳架与做人是同样的道理。
做事先做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0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到深处寒自来;
只有问候暖心怀。
岁月无痕匆匆过;
健康快乐笑颜开!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0 15: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太极拳的内劲:
太极最难练的就是内劲;
只有练到这股内劲
才算是真正的入门。

太极拳的“内劲”即盘练拳架时:
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
是由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
反复运转、松紧交替的方法
修炼取得的。
须放松的肌肉;
关节要充分放松;
关节要充分用力即关节仍需要放松;
但意念贯注其中;
此所谓实中有虚。

积柔成刚;
由慢到快;
再由快到慢。
使之能达到快慢随心所欲。
日久天长;
全身轻灵、柔和、圆活;
体内和手臂有一股深厚沉重的力量;
变化极为迅速灵活;
可以随意地转换和集中到某一点。
这种力量似柔非软、似刚非刚;
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这种力量就是太极拳的内劲。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0 15: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认真、正确地练太极拳者;
功夫到了一定程度;
便会在体内产生“内气潜转”或“中气贯足”的体内感觉。
首先出现腹内“咕咕”作声;
日久就消失。
“气沉丹田”腹中充实圆满;
还会出现手指头麻、胀、针刺的感觉;
手臂有膨胀沉重的感觉;
以至于“气遍全身”的感觉。

一定要做到身正体松心精意专;
以达到整体性的“意动形随”。
这样练下去,即可得到“内气”。
气流现象出现于肌膜和脉管间后;
功夫会加深一层。
气流现象还可以出现于骨髓管内。

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
凡动作欲向何处;
先将内脏器官作好动向安排;
以带动外形(即所谓里不动,外不发);
使内脏器官不断地做自我按摩;
挤压和转动;
从而使肌体内层也获得精密的锻炼。

太极内劲的特点:
一、流动性
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内功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突破;
实现了太极拳功夫修炼的第一次飞跃;
在某一天的某一时间太极内劲豁然贯通。
内劲贯通后的第一感觉
是身体内部出现一股新的力量;
这股新的力量随着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停地涌动;
流行,流到哪里哪里都很舒畅;
此时练功者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内劲出现了。
此时练功者心情豁然开朗;
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从内劲贯通后的体验看;
流动性是它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二、完整性
内劲初步贯通后;
再继续努力修炼一段时日后;
就会感觉到内劲在不断增加;
质量在不断提高;
逐渐形成中间以丹田为核心;
上至双臂双手;
下至两腿两足的一股整劲;
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节节贯穿。
发劲时;
练功者能清楚地感觉到内劲
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完整劲路。
由此可见,完整性是太极内劲的重要特点。

三、轻沉兼备
内劲贯通后;
练拳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劲
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开合聚散;
时轻时重,轻沉兼备。
肢体时而如充满氢气的气球飘然欲起;
时而又如灌满水银的袋子分量极沉;
真是“轻灵沉重兼而有之”。

四、刚柔相济
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
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
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事实上,“柔”是为了“刚”;
积揉成刚。
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
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

五、渗透传导
练太极拳内劲贯通后;
随着内劲质量的不断提高;
会逐渐感觉到内劲具有明显的渗透和传导的特性。
手握剑柄时;
会清楚地感觉到内劲由剑柄传至剑身,直达剑尖;
剑的分量瞬间增加;
宝剑舞动时浑厚沉稳、震弹有力。
平时随手拿起一个物件;
比如竹竿,稍一沉气;
竹竿霎时就会变得沉甸甸的。
与人接手时,搭手后内劲迅速渗透传至对方体内;
对方会感到脚下发飘、重心不稳;
身体失衡,很容易被牵动。

如何练习太极的13种内劲
一、沾粘劲:
这种劲道就是无论何时;
都可以不丢,及阴阳相生。
沾粘即粘贴之意;
把敌粘住之劲。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浮我随,敌沉我松。

二、听劲:
所谓听,并非用耳;
而以皮肤之触觉去感知敌劲。
故必先掌握沾粘劲将敌紧紧吸住。
只有学会了沾粘;
才能练好听劲;
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听劲之关键在于松腰腿,敛气凝神;
做到松、柔、沉、静、稳;
否则无从准确听敌之劲。

三、化劲:
化劲中须含沾粘劲和掤劲;
否则不能化。
机枢在腰而不在手、肩;
否则是谓硬拨;
非真太极拳之化劲也。
其要点全我顺人背;
须有往复褶迭和进退转换;
使敌无由知我劲路;
从而达到使对方处于背势的境地。

劲不可化尽;
化尽则我之沾粘劲易断;
而去势随之远矣。
又不可过早或过迟;
太早未到;无有所化;
过迟则敌劲已着,化之无益。
运用化劲最恰当的时机
是敌劲将出而未全出;
将至而未全至之际。
化之得势,发之才有效。

四、发劲:
为太极技击中攻敌之内劲。
习发劲之初,当先知劲路。
发劲须制敌之“根”。
人之全身:
足为根,身为枝,头为叶;
人之上身,肩为根,肘为枝,手为叶;
人之下身,腿为根,膝为枝,足为叶。
拿人发人,先制其根,是取胜的关键。

能明此旨,方可发人。
发劲必须达到三要点。
1.机势2.方向3.时间。
三者不可缺一:
机势,即己势顺敌势背;
在对方重心偏离之际。
方向,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或正或隅,均须随敌之背而发之。

时间,即在敌旧劲已完;
新劲未生之时,为最确当。
三者俱全,则发人甚易。
犹如弹丸脱手,无往不利。

发劲时己身应尾闾中正;
坐腰松胯,虚领顶劲;
沉肩垂肘,气贴脊背;
而贯之于肢体;
目注对方;
勿存疑虑之心;
意欲发之于远。
此方得太极发劲之妙谛。

五、提劲:
提即上提拔高之劲;
用沾粘劲拔敌之根;
使其重心倾斜。
斜。提的方法全在腰腿;
非用手提:
手提则重而笨;
易被人发觉。

提时桩步须稳;
丹田气松,虚领顶劲;
敛气凝神,用腰腿劲向上沾提;
方向、距离、身法、步法;
处处与对方凑合,方能奏效。

六、掤劲:
掤劲在接手中甚为重要;
运用时前臂与胸部须保持一定距离;
功夫越深,距离越小。
无论左旋右转;
前进后退,此劲均不可丢。
运用腰腿劲;
配合引劲、化劲;
前臂旋转滚动;
使敌力转向斜方而不能攻入。

七、捋劲:
是在掤劲基础上将敌劲后引;
使敌重心偏离;
仆向我身之后方。
劲源主要在于腰胯的拧坐;
带动两肩下沉;
扣劲转体;
催动两臂向后方引带。
捋中有提,捋中有沉;
转动腰部;
顺应敌劲方向;
方能得心应手。
不能捋,即不能使对方前俯;
更不能移动其重心。
重心不动,取胜难矣。

八、挤劲:
以前臂挤击人身;
其劲力产生于腰腿。
挤时,后腿有蹬劲;
前腿有弓劲;
腰有挺劲、长劲。
由此催动两臂向前产生推压之劲。

九、按劲:
按以单手或双手按击人身或连臂带人按发。
按以顺步为得势;
须坐腰松胯,虚领顶劲;
沉肩垂肘;
上身勿前俯,俯则重心向前,易被化引。
按发中分有长劲、截劲、沉劲等;
可随机而施。

十、采劲:
即以手执人手腕或肘部;
往下沉采。
其劲力主要来源于腰的拧劲;
胯的坐劲、裹劲,腿的剪劲;
脚掌的抓劲。
运用这些劲力催动两肩;
带动两臂随转体向下沉采。

十一、挒劲:
挒劲主要是一个横向的劲力。
不管是左挒或右挒;
全靠腰胯的拧坐劲、塌劲;
两脚的扣劲;
带动两臂向左右横挒。

十二、肘劲:
此乃钻心之劲;
应与膝相合;
用腰腿劲加以意气;
己身正直,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松肩沉肘;
尾闾收住;
后脚有前蹬劲;
前腿有弓劲;
眼神注视对方。

十三、靠劲:
一般指以肩靠击人之胸部。
一旦靠贴住对方;
即用抖劲发放。
靠时己身中正,肩与胯合;
不可以肩硬撞敌身。
其劲力主要有后腿的蹬劲;
腰的挺劲;
催动背、肩靠击对方。
靠击时要求身体发出快速突然的抖劲。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1 1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一个人需要的三种能力:
对于未来的期许,我们自然希望可以越来越好,自己越来越有价值。
人生是向上走的,但很多事情不是光想就可以的,得具备实现的能力,否则就是空谈。
那么,一个人想要越过越好的话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一、学习的能力
首先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学习的能力。
优秀的人没有一天不在努力成长,哪怕他再聪明,也很注重自身的成长。而保持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的能力,之于人生到底有多重要呢?
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无法保证持续成长的话,那么别说往更高的地方走,就连现在的位置都很难能保住。
保持学习和成长,不断强化和优化自己,是一生的课题,也是最低、最基础的要求。
持续学习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有机会完成人生的逆袭。
所以,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看,学习的能力都是应该具备的。
二、让自己静下来的能力
有些人为了寻求快速成功的方法,没心思慢下来好好看一本书,好好思考一些问题,觉得“厚积薄发”是笨人才会去做的事。
一个人的心静不下来,就没办法专注成长,急功近利会让思考和判断力都随之弱化。
深耕细作,方得始终。
很多时候,能成大事的人,反而是一些愿意从小事做起,专注做一件事的人,这样的人最终能做成很多事。
越是在浮躁的时候,让自己静下来的能力就越是重要。懂得沉淀和专注,懂得思考的人,往往才能拥有未来,才会真正越来越值钱。
有格局的人,专注当下,志在未来。
三、管理能力
这里所谓的管理能力,准确地讲,指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些关系的管理能力,考验着一个人的情商,沟通水平。
我能很好地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吗?
这个问题,现在就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不能,那么希望你在专注自身专业能力成长的同时,也要刻意去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想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值得去努力的一件事,不仅关乎生活的质量,也关乎人生的质感。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14: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太极拳的体与用:
一体,一用,体用兼赅。
体,就是本体;
用,就是作用。
太极拳的论述中:
有的是在讲体;
有的是在讲用;
如果分不清,就乱了。
练拳,是在练体;
推手,是在练用。
都会有相应的理论指导;
但不能一锅乱粥掺在一块儿不分清楚。

练法,是要练出这个功能;
用法,是让这个功能怎么起作用。
如果连这个功能的本体都没有;
谈什么起作用啊?

什么是开胯?
明白了;
再通过盘练慢慢的有了这个功能了;
以后它就会起作用了。 
等练出这个功能了;
开胯的本体就有了;
当别人推在身上时;
一开胯;
对方就掉下去了;
作用就显现了。
这就是体和用的关系。
如果根本没有开胯这个功能;
别人推在身上时;
只能用腿撑着;
说开胯呀! 
根本就没这个功能;
人家怎么掉得下去啊?
效果当然不会有了。

所以:
练拳,就是在练功;
练功能,练本体;
本体有了;
才可以去推手练作用了。
所以说:
练拳千万别去想打人;
因为打人是用;
练体还没练出来呢;
谈什么用啊?

这些体练出来了;
养生的效果也就都产生了。

眼下的一些太极推手为什么没有太极的效果;
就是根本压根儿没练该练的东西;
本体都没有。
知道了自己的身体
有多少地方是死的,是堵的;
是僵硬不听话的;
这么多的功能都不健全;
身体当然会有问题。

时下推手的;
大多都错在了一个大概念上。
玩都行,打起来都不行。
都是一接手就是;
我要干嘛;
我要用意;
我要转哪;
我要打哪;
我要躲哪。
出手一看,什么都没有。

真想练出太极功夫;
千万别去想打人
为什么?
只要有想打人的念头;
脑子里马上就会有我要干什么;
而真正的太极要的是
我什么都不许干;
脑子里是他要干什么;
长此以往;
他要干什么一接手你就都知道了;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所以,推手的时候:
千万别去改变人家;
不许在人家推你的时候
去改变人家的力点;
改变人家的方向;
改变人家的路线;
让人家舒舒服服的把他要干的事干完;
把他要用的劲用完;
把他想打的地方打透。

一推手;
都是在想怎么改变和抑制别人;
所以,太极拳让练松,练空;
练通透,练不用力;
有了这些;
才会有让人家在身上把事干完的资本。

人们嘴上说的那些用的都是方法技巧;
说着好像挺有道理;
和真不让手儿的动起来;
马上就完蛋。
你有技巧别人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同样会抵抗住你的技巧。

用接触点的虚实变化;
而且变化的极快;
沾上的人根本不知所措了;
这就是太极拳的极点的道理!
这才是真正太极拳的技击核心内容。

有人也想学;
但根本就没搞明白虚实转换到底是咋回事;
所以就学成妖术了。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