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拳架的缠丝劲:
太极拳的每一个单势练习都是缠丝功;
练好缠丝功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
人体的各部位三节关系;
三节的运动特点;
各个三节本质的属性。
第二:
要追求周身各部位的三节协调能力;
但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并不是单一的协调。
首先,要做到身法中正;
其次是要做到三尖合一;
眼神不可乱看;
更不可低头。
第三:
周身关节要松,肌肉要松,骨节要松;
在缠丝劲运动中要找到它的运动轨迹线。
拳法的运动讲究劲的
切入点和发力点;
它的运动出劲与收劲
都与小指和大指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四:
要做好单势的缠丝功;
不是局部的运动;
而是周身的相互协调运动。
在缠丝功的盘练中;
必须虚实分明、重心分明;
裆劲的螺旋缠丝要点分明;
更要明白手与足领劲的含义。
第五:
练缠丝功身心要松。
身心松,周身便能松;
松就是活;
松是落点也是起点;
松是劲路转换的重要环节点。
要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
去找太极拳要求的含义。
第六:
缠丝功有八法:
即棚、捋、挤、按、採、挒、肘、靠。
这八法是在太极拳单劲盘练的缠丝功中
处处都能表现出来的劲法特点。
当然,这不是全部;
仅仅是八个特点。
在运动中去体会八个特点
所构成的运动轨迹线;
八个劲路的特点不是单一的;
每个劲的组合最少有三个劲以上综合而成的。
所以,要慢慢体会,慢慢研究。
第七:
单势的缠丝功中都有“吞吐”二法;
吞吐即是收放或者蓄与发。
所以,缠而吞,缠而吐;
放即是收,收即是放。
从中要体会它的转关与转角。
吞吐也不是单一的吞;
也不单一的吐;
里面有奥妙所在。
第八:
太极拳的缠丝功是周身上下协调的关系;
不识裆劲则不识胯劲;
不识胯劲则不识腰劲;
一切密法在一个“松”字。
而松字之中则另有学问;
非明师心传口授而不能得。
第九:
太极拳法即是心意之法;
心明则拳明;
心滞则拳滞。
所以,缠丝之法其中
还与人体的运动学;
人类的智慧学有极大的关系。
在缠丝中;
人体的前后便有阴阳;
而前面人体的机体部位
能运动到能展现出来的为阳;
人体身后的运动而展现不出来的;
则需心意的转换方能完成。
人体的平圆运动也有八个字来说明:
即起、顶、撑、开、松、空、蓄、合;
所以,太极拳法非常微妙;
处处有缠丝;
处处有拳法;
无微不至。
第十:
盘练太极拳必须懂得拳法的用意;
太极拳的每一微动
都有它的精妙含义所在;
须明师心传口授方能得其妙。
依葫芦画瓢地去学习太极拳;
终不能得其法。
所以,在练习太极拳单势的缠丝功中;
需明其理,知其意;
方能达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