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时:
梢节领劲是瞄准;
节节贯穿是发劲。
梢节领劲和节节贯穿
需要同时而有序的存在。
一个动作既需要梢节领劲
又需要节节贯穿。
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太极——阴阳有序融合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人体的任督二脉:
任脉在人体鼻子处下行至会阴;
鼻尖和肚脐垂直两侧有两条大筋。

督脉身体阳脉总合;
脊柱两侧的两条大筋。

任督二脉是身体的大脉。
所谓的任督二脉通;
是这四条大筋的扩张,变长;
让气血更加畅通。

任督二脉不通就有疾病;
管道就寓堵,出现病灶!

督脉比较容易通;
任脉慢点。

通任督二脉前题要;
致虚极守静笃;
启动真气;
让真气自行运转,
方为大养之术!

为什么吃中药,西药效果很慢,效果差?
经络堵塞,经络闭合;
药物很难深入脏腑,经络。
吃多少,拉多少;
根本是多余的。

一个将死之人,经络闭合的人;
喂它吃什么都无计于补!

练真气者;
瘦者变胖;
胖子变瘦;
虚变实,实变虚;
至简之理;
不过是阴阳平衡罢了!
站桩的目的就是贯通任督二脉!
使其达到身体的气血贯通也!
气血贯通百病消咯!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6: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20-9-21 10:37
盘练拳架时:
梢节领劲是瞄准;
节节贯穿是发劲。

盘练拳架时:
节节贯穿,做起也不难;
处处留心根节先动;
贯串动就行了…
三节、四稍。先动根!
稍节领、根节催。
骨催;意催;气催。
不要肌肉催。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法之妙在于运劲!
盘练拳架中得在自身分出阴阳;
不分阴阳就会形成双重。
当你受力时,不要顶抗,而是接。
要把自己当作是力的传导线;
把对方的力通过一定的结构传到脚底。
这样才能让对手有力白费,空耗体力。

练拳如犹浮萍草;
结构不稳两边倒;
平衡原理需知晓,
上虚下实根底找。

必须是自己在练拳中悟道而来!
没有实践就没有感悟!
如:一个懒扎衣定势;
身体脊柱的中线具有中定劲;
左脚有向下的踩劲;
整个右手臂就有向横的挒劲;
右肘向下的坠劲;
还有右肩胛骨向前的拉伸劲;
一个动作应该同时具备多个方向的劲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15: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需要三调|:
调意; 调气; 调形。
01.调意:
站桩首先要入静;
凝神静气、心平气和;
气血才能保持流畅;
滋润五脏、贯通六腑;
恢复各器官正常的功能;
有祛病、防病于未然的功效。
长期炼功可增强免疫力。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有了健康的身体再习拳;
才能越练越强。

02.调气:
当全身心放松站桩时;
细深匀长的呼吸中进行自然呼吸;
促成内气下沉丹田;
以后天真气补先天之元气;
以意灌输任脉导气;
可使内气沿任督二脉的自然运行;
经络连通五脏六腑;
当内气通畅运行时;
身体得到调理、保健。
当练到气随意动;
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时;
意念一动;
内气随即运行到身体这一部位;
气感随意而至。

由于站桩没有形体变化;
所以不产生劲的变化。
但是,呼吸与内气的互动及意识对气的导引;
为内功应用于实战运劲打下了基础。
当我们的气流被调顺之后;
我们的动作练习自然就更加顺畅了;
这样对我们的太极拳修炼也是很有帮助哦。

当身形调顺;
进入带功状态;
由意导气进入到自动运行状态时;
我们可以体验到:
吸气时内气聚向胸部中丹田;
呼气时内气直贯至四肢末梢。
可谓,淋漓尽致,酣畅通透。  

03.调形:
站桩身形的正确与否
关系到内气的通畅程度;
也是增强内功功力的不二法门。
要有虚灵顶颈之意;
做到立身中正。
人体脊椎本身有S形曲率;
只是弯曲程度不同;
我们是在其自然态中;
相对“曲中求直”;
达到周身舒展,节节松开;
让气机通畅为准绳。

“通则不痛”!
站桩打开肩缝;
任内气流通自疗;
经过一段时间;
能够逐渐得到康健。
随着骨缝打开;
筋被抻长;
在武术表演时;
动作就容易做到位。

实战技击就是具备练出来的内功及武艺的发挥。
站桩身形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内气的通畅程度;
就是增强内功功力的不二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沉丹田就是气沉小腹,
也是逆呼吸。
鼻吸腹收,鼻呼腹吐出。
配合外三合叫内外相合。
气沉丹田使下盘稳,也叫气沉足底。
发至肩肘手或者别的部位,也叫丹田无处不在,也使威力增大。
没有与外形结合,叫气功。
使经络畅通,气血更流畅。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16: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0-9-29 10:56 编辑

浅析太极拳的中!
拳架的“中”是击打对方身上的一个特定的点。
技击要想取胜,选择打击的点十分重要。
打哪个点?
武术界有不同的路数。
把对方视为一个整体考虑;
认为打对方身上一个特定的点
能有效地打动他。
击一点而动其全身;
有“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这个点就是“中”。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5: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是在前辈们:
通过无数经验、教训总结积累后;
在正确的方法、方式指导下;
千锤百炼的练出来的;
这其间还有很多辅助措施围绕目的服务;
不是意淫、凭空想象出来的。
如有前辈们时时的正确指导;
并随着进程;
功夫一点一点上身。
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如要自我摸索;
的确是非常困难的!
至今未发现一个人能独创一个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1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的劲起于脚;
先要劲沉淀于脚;
自然会有返劲生成;
而不是硬蹬出来的。
单纯用脚,蹬不出多大力;
沉到大转子上,用胯撑腿;
而不是用腿蹬地;
这是两个概念。

用腿蹬地,不用学都会;
用胯劲撑腿于地;
改造结构,是需要专修的。

先沉到胯上;
再松沉脚底;
通过自重换髋;
源源不断,为腿脚输出力道;
一切由根出发。

换胯走重心;
先动丹田;
再抽动沟筋;
沟筋抽动;
臀肌同步松紧;
为髋关节提供动力。
丹田~腹股沟筋~二髋~腿脚;
走这个路子。

接天入地,势成龙卷。
所有招式;
形成一股螺旋;
不要练成平面;
周身要立体盘旋。

中盘核心,在于丹田。
吊丹启动小腹,旋腰;
转脊,磨胯,圆背;
波肋,活胛,往梢节传导;
上下贯通。
一切由根出发;
会越来越深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12: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的劲起于脚;
先要劲沉淀于脚;
自然会有返劲生成;
而不是硬蹬出来的。
单纯用脚,蹬不出多大力;
沉到大转子上,用胯撑腿;
而不是用腿蹬地;
这是两个概念。

用腿蹬地,不用学都会;
用胯劲撑腿于地;
改造结构,是需要专修的。

先沉到胯上;
再松沉脚底;
通过自重换髋;
源源不断,为腿脚输出力道;
一切由根出发。

换胯走重心;
先动丹田;
再抽动沟筋;
沟筋抽动;
臀肌同步松紧;
为髋关节提供动力。
丹田~腹股沟筋~二髋~腿脚;
走这个路子。

接天入地,势成龙卷。
所有招式;
形成一股螺旋;
不要练成平面;
周身要立体盘旋。

中盘核心,在于丹田。
吊丹启动小腹,旋腰;
转脊,磨胯,圆背;
波肋,活胛,往梢节传导;
上下贯通。
一切由根出发;
会越来越深入的。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