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枪(1 3势) 又称陈氏太极十三杆,加上枪头即为枪,是陈氏太极功夫器械套路中长器械重兵器的一种。杆采用3米多长、尾部较粗的白蜡杆制成。套路短而精,没有舞花动作,一招一式用法逼真,威力无穷。它以劈、崩、点、穿、挑、拨、扫等枪法合以沾、缠、绞、拦、披、崩、拖、挂、横、扎、抖、架、挑等杆法,方便灵活,机巧多变,独具特点,是陈氏太极器械中的佼佼者。 练习时要求:裆圆步稳,腰扭臂缠,以相当的内劲缠绕杆,身体突然发力。因此,是陈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增长内劲,加大裆、腰、臂之爆发力,锻炼耐力及强度的一种特有练习方法;是检验太极拳练习者裆、腰、臂力,周身结合,内劲饱满程度的一种独特方法。 太极十三枪(1 3势)动作名称:青龙出水、童子拜观音、饿虎扑食、拦路虎、斜披、横扫眉、井拦倒挂、中心如对(入碓)、俊鸟入巢、面披背崩、拖一枪(拖杆)、黄龙三战竿(搅水)、怀中抱月。 说明:①枪谱采自陈立清《陈氏太极拳小架》、陈沛菊“陈氏太极小架”网站。②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械汇宗》多“腰拦枪”一势作第5势,将“斜披”和“横扫眉”合为“斜披横扫眉”一势。 另外,太极二十四枪(24势)来源于杨门二十四枪。杨家枪被武林公认为第一名枪,传说始于宋代。二十四枪势是杨家枪的枪法组合套路,是现存最早的枪术套路。太极二十四枪对陈家枪法有所改良。 太极枪(77势) 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 是陈氏太极功夫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它汇集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条线,又有棍打一大片的应击效用,结合陈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故称“陈氏太极枪”。此枪套路严密紧凑,风格特异,在太极拳协调身法的配合下,充分显示出枪、棍各具特色和相互为用的独到之处。它以扎、拦、披、崩、扫、点、挑、劈、拨、架、绞、缠、刺等以及多种舞花组成的独特用法,真正体现出梨花枪夹白猿棍在演练和使用中的神化无穷、变幻莫测。它动如雷震,势如游龙,节奏明畅,气势磅礴,既有“百兵之王”和“百兵之魁”之威,又有长兵短用之能。 太极枪(77势)动作名称:夜叉探海、全舞花、上步中平枪(中平枪)、急三枪、刺上平枪(上平枪)、珍珠倒卷帘、下平枪、颠腿掳(撸)一枪、扎青龙献爪、上步捉一枪、扫地刺边拦枪、往前延(打)两枪、黄龙三战竿(黄龙点杆)、撩扎一枪、半个舞花、腰群拦枪、回头半个舞花、手按地蛇枪、向上挑一枪(挑一枪)、向下刷枪(扎一枪)、延(掩)两枪、左摇旗一扫朝天枪、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回头半个舞花、滴水枪(下滴水枪)、向前延两枪(扎一枪)(掩两枪)、上步骑龙(上骑龙枪)、往前进拨草寻蛇、往后退白猿拖枪、回头扎(刺)乌龙入洞、收琵琶枪(颠回腿收琵琶式)、往前延(打)两枪、摇旗扫地、泰山压卵、回头半个舞花(半个舞花)、灵猫扑鼠、左扑(左扑一枪)、右扑(右扑一枪)、翻身刺一枪(翻身回头刺枪)、回头打一棍子、单手出枪、往前延两枪、全 舞花、二郎担山(二郎担山扫一枪)、延两枪、美女纫针、回头半个舞花、鹞子扑鹌鹑、右挡(扫)一枪、转身后退打一根子(挑一根子)、撩扎一枪(扎一枪)、全舞花、二郎担山(二郎担山扫一枪)、蒙头扫一枪、半个舞花、六封枪、回头扫一枪、半个舞花、织(玉)女穿梭、刺闯鸿门、半个舞花、护膝枪、扫一枪、全舞花、延(掩)两枪、苍龙摆尾、往前挡一枪、扫一枪、往后(前)再挡一枪、往右再挡一枪、再扫一枪、半个舞花、往左再挡一枪、延(掩)两枪、向前刺姜太公钓鱼(太公钓鱼)、转身回头往下刺一枪(往后退步也叫回马枪)、琵琶势。 说明:①枪谱采自陈立清《陈氏太极拳小架》、陈沛菊“陈氏太极小架”网站。 ②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械汇宗》为71势,加上了“起势”和“收势”;多“踢一根子” 一势;前半段基本一致,后半段次序出入较大,还合并了不少动作;无最后的“琵琶势”。⑥陈庆州《陈氏太极功夫荟萃》为72式,大同小异。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