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话说太极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阴阳互为其根。

蓄劲完了是发劲之根,发劲完了是蓄劲之根。

别人向我发力是我借力打力之根,我发别人是引进落空之根。

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

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练的是一股气势,气势不在肢体上体现,气势来自于一个人的心胸和自信。
行拳不是中心线上起来的动作不能形成整劲,整劲必须起于中落于中,每式都是。
太极拳的内劲行气路线脚、胯、后脊、腕九曲连珠,最终合在中轴线百会、会阴、涌泉上。
起于督脉,合于任脉,直通天地三才相会。
太极拳的动在无动于中。假动不露声色,真动条件反射,一切都在自然当中形成。
太极拳不是肢体拳,肢体是媒介、套路是载体,心意是动机。
随心所欲合规矩,道法自然无形体,明规矩学太极(修心养性);
懂规矩练太极(中正安舒),脱规矩出太极(无中生有),合规矩打太极(体用结合)。
学习方法要正确,锻炼目的要明确,少走弯路才准确,达到目的是精确。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要练啥,一横一竖打天下。
啥叫横,啥叫竖,开合当中来体悟。
太极拳,两动作,开合阴阳中穿过。
学太极,先明理,一句话上悟真谛。
起于中,落于中,招招式式来验证。
学拳理,不在体,练在皮肉不可取。
太极功,是灵空,条件反射自然动。
看似练,实是悟,思维当中走套路。
仔细看,认真品,没有动作在自身。
躲开己,出太极,招招都能会天地。
太极松,心要空,五张弓才能圆撑。
想松透,在圆中,节节鼓起自然松。
肢体松,是自动,不是太极真内功。
真正松,是心松,从容淡定云中行。
能引进,能落空,有人无人随心行。
想出功,一招精,一通百通都是功。
调思维,逆向行,无中生有反之动。
不主动,不乱动,心意托着肢体动。
稳住神,莫浮躁,不露声色出真招。
你知道,是刻意,无意之中出真意。
先有无,才能有,无中生有是高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5: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

太极拳就两个动作开与合,就两个劲道阴与阳,阴阳不能偏向一面;

所以要负阴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明白了这个规律,太极拳的两个动作就要开中带合,合中带开。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太极拳的人,在每一个式子里都要体现出来。

一个动作里没有开合阴阳的对称概念,往下做多少也是白搭。

一个对了都对了,一个不对一套拳肯定都不对。

不是太极拳难学,而是,我们的思路没有理清。

先明理、懂法再去合规律,就是道法自然。

自身小太极阴阳和谐了,再与天地大太极阴阳和谐就是太极拳的学习途径;

本身阴阳和谐了,拳理就自然都各就各位了。

不用你设计,你自己设计的位置都是人为的外形;

真正的内功在经络里行走,在无形中与天地相会。

太极拳理就是先无随后有,先静随后动,先实随后虚;

这个“随”就是自然,就是和谐阴阳的过程。

太极拳的动作都是跟随出来的不是跟随肢体;

肢体跟随思维,这才是与生活思维不同的反之动。

生活当中人们习惯了思维支配行动,而不是思维导引行动合二为一;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

阴阳和谐是和而不同的两个方向达成的统一体。

不是思维与行动铁轨式的同而不合。

阴阳和谐了才能四肢百骸都和谐,这是宇宙规律,阴阳没有和谐一切免谈。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6: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自然转出来的

只需要在一只脚上立住脊柱往后圆撑,

肩窝胯窝四点往前合人就形成了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就要始终保持到底了。

剩下的就是五弓整体旋转了。

每个动作的开始都要关顾重心脚和脊柱;

否则,就达不到整体旋转太极了。

只有一只脚支撑脊柱环抱五弓才能形成空体;

而且是从一而终,不能有丝毫的变动;

以中定不变的柱体去带动五弓应万变,才是心脑太极功夫;

不在柱体上旋转的连接动作就不是一体太极拳;

脚下一动,柱体就转,即便碰上不转动的动作;

要柱体扩张出来对拉的六面球体阴阳内劲来,不然,就产生不了弹簧内劲。

太极拳的开合动作,不能只体现在局部肢体上,

一定要体现在整体的五张弓上;

以重心脚与脊柱为中心;

动作开时想合的意,动作合时想开的意,一开一合阴阳和谐。

开于中合于中,开在督脉合在任脉。

整个过程只需一个想象思维,不需要刻意人为帮忙。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6: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物论清了原理,就成功了一半。

练太极拳更是如此。

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才是悟性!

行拳知道做定式,是知其然;
定式是从什么劲路形成的,才是知其所以然。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有了“知觉运动,才能够懂劲”

先知己,后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怎样知己是关键。

“知觉运动”是五行感觉加第六感觉。

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皮能敏;这五觉是与生居来。

而第六感觉必须是后天练功而得。

第六感是在特别懂颜五色、五声、五气、五味,肤敏的基础上才能够感觉到。

它是意气在人体的经络穴位的反应和劲路的反应。

想到哪里意气就在哪里非常神速,是一种超光速的运动。

心到,意到,气即到,招之即来。这就是知己。

有了知己,才能够知彼。

例如无需接触对方就知道对方劲路的走向,前后左右的变化,一览无遗。这就是懂劲。是灵劲。

接触对方才知道的劲,是下意识的快速反应,也是一种基本功。

怎样实现呢?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

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

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

通过百炼成钢的运动,专心致志的运动去获得。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5-11 17:02
太极阴阳互为其根。
蓄劲完了是发劲之根,发劲完了是蓄劲之根。
别人向我发力是我借力打力之根,我发别人 ...

太极拳所有招式存在着八门五步十三式 。

练太极拳的上盘为天,下盘为地,天圆地方。

方是圆中方,圆是方外圆。

方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前后左右中。

圆有八法:——掤捋挤按正,采挒肘靠隅。

每一招式就是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就有上盘和下盘。

下盘是脚踏五行,上盘是手走八法;

五行是稳固,八法是灵活。

就是说每一个招式存在八门五步十三式。

八门五步相互依靠,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练太极拳套路是练习过程,称为太极气功。

最后发力是中定定式;松、沉!

发力的能量管控和聚集就是内功。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套路练习过程中;
要求我们举手投足、前进后退、动静开合、呼吸转关;
都要顺其自然,充分的去体会和感知自己的身体,
要求我们不要刻意的去违反自然规律和人体规律,
违反了自然和人体规律,往往会事倍而功半,欲速则不达。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0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老师示范是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重要途径。
怎样观察示范呢?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如果观察不得法,可能只能看“热闹”。
观察教师示范的方法很多;
我认为主要有四种,
即整体观察、局部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
整体观察,指对太极拳的完整动作进行全面观察,
了解动作的来龙去脉和基本运动过程。
习练之初,首先应该对拳法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局部观察,指对动作的某一部分进行观察,
了解其细节动作的健身作用以及动作要领和做法。
重点观察,指对难点动作进行有目的的重复观察,加深印象,强化正确动作概念。
学者与学者之间、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之间进行对照观察,
找出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整体观察看配合。
在观察完整动作时,除了要了解动作顺序外,应着重看身体的配合。
太极拳动作虽简单,但其含义却很深,既有攻防意识又有健身的道理,有规律可循。
如果在习练过程中做到了眼、手、身、法、步协调配合;
就能使身正气顺,疏通经络,畅通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动态动作看路线。动态动作泛指活动性动作,
对这类动作主要看肢体的起止方位和运行路线。
在掌握正确的动作方位和路线之后,对动作便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静止动作看姿态。静止动作是定势动作和局部定型动作。
静止动作形态清晰,可以仔细观察身体各部位基本姿势及停留的方位。
如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双峰贯耳右弓步定势时,百会穴上领,会阴穴下沉,
舒胸拔背,观察全身放松的姿态。
难点动作看关键。动作有难易之别,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掌握动作的情况也有差异,
应将每个人不易掌握的动作定为“难点”。
“关键”则是影响动作完成的某些技术环节。
通常情况下教授者对此要做重点示范演示,
而初学者除认真观察外;
还要分析自己动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抓住关键对症观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