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64|回复: 0

悠悠岁月增,浓浓师徒情一一有感于恩师的太极指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5 1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24.jpg

我,越来越相信岁月的恩泽,它能在无涯时光里,让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与太极相遇、相知,结缘太极名师,拜师学艺,便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段情缘。尽管我无法用笔墨描述内心深处的那种感受,但我还是不遗余力地想表露出心声:太极,你我邂逅在这里,我是幸运的。就让我的灵魂在太极中幽居,用心择阳光取暖,用心寻找云淡风轻,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追求无怨无悔的人生,我们一边行走,一边修行。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36.jpg

(一)、缘遇恩师

李雅轩先师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如无练拳时的天才,就练不好。一要有真的太极拳教师的传授,再要舍得下苦功夫练习,尤须要有聪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妙手。”

学拳路上,能遇到刘国明师父是我一生的福气,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熟悉刘国明的都知道,他是知名书法家、武术家,是非遗传承人。“习书练武数十年,太极融入笔墨间,精研国粹乐传承,修己达人只等闲”,这四句七言诗就是对刘国明师父的最好诠释。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39.jpg

自2018年12月26日接触刘国明老师太极拳空中大课堂开始,就被他独特的《四加一》教学模式所吸引,刘国明师父精细的教学,让我领略到了太极拳的内涵,进一步明白了杨氏传统太极拳中节节贯穿和周身一家的拳法拳理以及攻防含义。学习过程中,也慢慢了解了师父,他不仅拳打的好,而且深谙拳理,传统文化底蕴很深,多才多艺,品高艺绝,很是了不起,我当时就萌生了拜刘国明为师学太极拳念头。经过努力,终于2020年8月25日真正成为刘国明师父的入室弟子及杨式太极拳第八代传承人(杨氏太极拳传承谱系数据库:杨露禅,杨建侯,杨澄甫,李雅轩,刘中桥,郝明之,刘国明,刘炳华)。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43.jpg

短短四年间,大凡熟悉我的人,都说我像脱胎换骨似的,各方面都有巨大变化,不仅行拳风格变了,而且更注重学习太极拳理、太极文化。我自己也清楚,有师父教和自己习练完全不一样,这四年没白学、白练,特别在师父的教导下,我慢慢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习拳如何修外养内?练拳如何讲究合“道”?等等。

我自幼爱好文体运动,从2000年开始习练太极拳,先后得益于启蒙老师张燕、张承忠和引导我走上太极拳之路的于烈英老师,期间,主要学习和习练各种竞赛套路(拳、剑、刀、棍、扇及健身气功)等。自从遇到刘国明师父后,才让我真正明白,要打好太极拳,名师(明师)的指导太重要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盲练瞎练。

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四年来,我学了传统杨氏115式太极拳,36式太极拳,20式太极拳,五行循环太极拳,55式太极剑,站桩及推手等等,并深深感受到了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尤其对“学拳先明理,行拳要守矩”,才能练好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45.jpg

刘国明师父常教导我,练好太极拳,要时刻牢记 巜太极十要》,这是习拳的基本准则,是个大规矩。即: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习拳中:要做到"三平",头要平,肩要平,胯要平。达到"三功"上虚,下实,中间活。行拳盘架中要遵循“四大铁律”:逢转必沉,逢沉必领,逢起必落,逢定必松沉。等等。

因此说,太极拳不是广播体橾,它要求每个习拳人要循规蹈矩,守矩明理,并把自已的理念贯穿于拳中。通过练习,把动作、意念和呼吸三者密切结合,形成内外兼修的内功拳,通过放松下沉走出气感,这才是太极拳的内功灵魂,也是习拳者修炼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49.jpg

(二)、敬畏太极

“学会一套拳并不难,但练好一套拳,并不容易,非得下苦功夫不可。要坚持不懈的磨练、修正,才能够精益求精。而随着坚持的深入,练拳的好处才会一点一滴回馈给我们的身体和内心。”这是我二十多年习练太极的内心感悟,也是师父常教导的核心内容。

习拳二十多年来,我心中始终刻着对太极拳的恭敬之心,时时、处处遵循师父“学拳先学做人”、“拳品如人品”的教诲习练太极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自己的太极历程。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51.jpg

遵师言,谨于行。受师父影响,我一直对太极拳怀有三种敬畏之心:一是敬拳以情真。我坚信,只要对一件事有强烈的兴趣,自然会深入去学习、研究它。一个在太极拳方面有深厚造诣的人,一定是对太极拳极其热爱的。如果一个人从内心生出对太极拳的好感,并愿把它当成一种信仰来对待,那肯定能学好太极拳,这也是先决条件。二是敬拳以静心。倘若一个人不能身心静下来,什么事也做不好。如果抱着一种无所谓、漫不经心、嬉耍的态度去学练太极拳,是不可能心静气平,也练不好太极拳,这就要求习练者心中要有一颗对太极的敬重之心、虔诚之意。三是敬拳以空身。学拳不能有杂念与贪念,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取名利而去学拳练拳,期望练出深厚功夫,不说其动机与目的不可取,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54.jpg

我始终记得这样一段话:为自己流的汗,不用给别人看。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你是把每一寸光阴都用来打磨自己,还是用浮夸的表演自欺欺人,收获是不会撒谎的。真正的努力,时间不会辜负。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258.jpg

2020年正月,我按照师父创编的“五行循环拳”的视频反复练习,反复录视频让师父,经过师父的细心指导纠正,我的“五行循环拳”基本达到了要求,并于3月份将录制的“五行循环拳”视频参加了抗"疫"居家健身太极拳网络大赛,获得了此项目的一等奖证书及金牌,并同时获得人气奖证书。2020年8月1日,我参加了《红棉杯》第六届太极拳网络大赛,荣获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等奖及人气奖,并荣获了"最美太极人"荣誉称号和"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荣誉奖杯及证书。2022年2月18日,我参加了全囯武林之乡第三届贵洲武林精英赛荣获“武状元”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300.jpg

(三)、当好传人

如今,我已68岁,也走上了为人师的行列,要当好第八代传人,深知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四年来,师父用爱心、耐心、细心传授武艺的同时,更令我感动的是师父的武德,是师父对太极拳的挚爱,师父的一言一行,为我们这些徒弟做出了表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刻苦,也学会了坚强。为把师父的传承的杨氏115式太极拳传下去,我会继续向师父好好学习,学他的拳术、他的品质、他的奉献精神、他的大爱。我想,有师父的榜样作用,有师父做后盾,我会底气更足,信心更大。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304.jpg

其实,我与绝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一样,有着对太极的浓厚兴趣和极致喜爱。坚持,就成了我对太极的一生承诺。自从与太极结缘,我便养成了更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体验着那些睡懒觉或者看肥皂剧、整天捧着手机的人们都无法体验到的快乐。因为太极,这么多年来,我比别人优先享受到春天明媚的阳光,盛夏季节那凉爽空气,也能在深秋到来的落叶上踩上第一脚,在冬天的雪地里留下深深的足印。真的,这种感觉是会让自己上瘾的。

我自2018年8月16日至2020年10月期间,先后成立了市区“鸿盛太极拳三个队”和照旺庄镇四个乡镇太极队等7个太极队,这些太极队也成了我推广太极拳的主阵地。但相比师父,我觉得许多地方还做的不够。每当自己有畏难情绪时,我就会想到师父在烈日下为们莱阳弟子纠拳正架的场景;就会想到师父不厌其烦的视频教学;就会想到师父用语音、文字对学员的时时叮嘱。也会想到为支持自己的太极拳教学,全家人无怨无悔的支持,爱人多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每每想到这些,都会无语凝噎,动容不已,也增添了战胜自我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105114307.jpg

正因为如此,我的内心从开始有一个“坚持”的声音提醒,到潜意识里深深打下的烙印,也见证着我对太极永恒不变的承诺。无疑,所有的这些努力,换来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快乐幸福的未来,一帮喜欢太极拳的团队和拳友。

今后,我将再接再励,跟随师父学习怎样做人,学习师父的拳德,更加努力刻苦习练太极拳,学好本门派的功夫,不辜负师父的厚望,把咱门派的太极拳好好传承下去,给师父争光添彩,力争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杨式太极拳第八代传承人。我有决心把从师父那学到的杨氏115式太极拳、推手和器械,从拳理入手,练好扎实的功底,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热爱太极的人,。

刘炳华
2023年1月3日写于莱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太极旅游|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