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朱天才大师详解陈家沟太极拳套路

2014-2-17 15:15| 发布者: 柳随风| 查看: 17648| 评论: 0|原作者: 朱天才

摘要: 太极拳——这一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暴自卫的拳术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地普及发展。目前在世界上流传的陈式太极拳套路也很多,但有些人为了个人目的,争古老、正宗,不去研究探讨,到处宣扬,议论纷纷。现在我将陈家沟太极 ...


  陈家沟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小架套路呢?听老一辈人讲,在没有洋抢洋炮的年代里,练武是非常吃苦的。俗语讲:“穷习文,富练武”。练武要有体力、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悟性、名师的指点、刻苦的磨练、夏练三暑、冬练三九,以超人的功夫,才能得其功夫奥妙。陈家沟太极拳内练一口气,既防身又健体,其高超的拳艺,技击的运用为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百钧之力而破千斤。柔着引、刚着发,练到高级阶段可将刚劲融化于柔之中。所以陈家沟先辈们到了花甲之年,将自己练一辈子的拳艺精华——丹田之灵气运化于周身来养心健体。松筋活骨,祛病延年。为此,陈家沟太极拳老架一路在套路的形式上有所变化,将震脚和所有发劲的动作,柔于套路之中。以柔走化,以圆为主随意自然运气于周身的小架套路。但是对于青年人下功夫的练习小架,就应低架子练下盘功夫发劲可单势练习。陈家沟太极拳小架套路是由陈氏一代宗师第十四世陈有本嫡传至今一百多年。陈家沟太极拳小架的名手也代代相传,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平、陈垚、陈鑫、陈子明、陈克忠等。现世界上流传的赵堡架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以及武式太极拳都是陈家沟第十六代陈清平的陈式小架而演变而成的。
  老架一路七十二势太极拳是陈家沟几百年来始终保持着最为古老的架势,它的刚柔相济,从有规距而脱规距,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以三个阶段五层功夫的练习,进一层功夫得一层奥妙,不可等的练习步骤一辈子不能尽其妙,一辈子可供世人研究。它的老少皆易的训练方法,修身养性的训练目的相传至今已到22代。弟子众多名手辈出,从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京师为代表流传下来有:陈耕耘、陈延年、陈延熙、杨露禅、陈发科、陈照丕、陈照旭、陈照奎等。一九二八年陈发科老师到北京传习陈家沟太极拳,培养了一批北京陈家沟有名弟子有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等。中国开放以后国家对传统武术比较重视,最传统的陈家沟太极拳已受到世界爱好太极拳者所赏识,到陈家沟学习交流的爱好者络绎不绝,以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陈正雷为陈家沟太极拳代表者经常到世界各地传习。对陈家沟太极拳套路也有所了解和辨析。但是我们在传播陈式太极拳套路形式上略有区别,也主要是在几十年练习陈氏太极拳从功夫中体会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大同小异。拳理中讲:“学人姿势,不能学人巧”。但始终还保持着那种老架一路的风格。
  日前为什么陈家沟又出现了新架八十三势太极拳套路呢?那是在一九六〇年,陈家沟太极拳第十八世传人陈照奎老师从北京去上海教拳路过家乡——陈家沟,在家逗留近月左右和陈照丕老师研究拳技和教学经验。那时陈照奎老师正在风华正茂年代,也是第一次出门传拳。当时,我们都没有看见陈照奎老师的拳路。但听族叔陈茂森讲照奎老师练的拳和陈家沟的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拳架我们也不知道,当时我们的拳还不入门,也不在意,只听听罢了。后来文革开始,一直到一九七二年,国家恢复了武术活动,相继陈照丕老师的去世。我们陈家沟感到对家传的陈氏太极拳更应狠下功夫来继承和发展,一九七三年陈家沟邀请陈照奎老师返乡培养后人。陈家沟安排每天早上所有村民喜欢者可免费学习,三个月的学习班共近二百多人学习了八十三势陈氏太极拳。那时我们有几个人除了白天和大家一齐练习,晚上我和陈小旺、王西安、陈德旺、陈正雷、陈立州等人重点培养、练习、纠正、分析套路,讲述技击原理,并学习了二路炮拳及推手。由于那时我们有十几年的老架功底,学习八十三势很快上手,那几年也学到了而又体会到了很多东西,获益匪小。
  听照奎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练习八十三势陈氏太极拳认识到,八十三势突出快慢相间,蓄发相变,每个的过渡动作到定势的运行中特别注意“手活于腕,转关在肩”的手法变化,柔转刚发,圆中有直,直中求圆的技术哲理,闪颤、发劲、跳跃等练习方法。八十三势陈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应合了青年人的心理,将老架一路含蓄在圈里的内劲留露于外,让青年人看得见圆圈之中的技巧用法,促使青年人狠下功夫。
  从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〇年这八年中陈照奎老师数十次回陈家沟给我们辅导、讲解、传授拳艺。当时每年地、市、省、全国武术比赛、表演观摩赛事过多,我们陈家沟太极拳运动员为了参加比赛、表演来区别陈家沟太极拳的套路形式,陈家沟就以老架一路、二路(也叫炮拳)、太极小架、新架一路、新架二路来报节目。当时陈照奎老师也在,没有提出不同的说法,久而久之陈家沟就传开了。陈照奎老师的儿子陈瑜在发表文章里也称八十三为新架。
  陈家沟拳谱记载以及先辈口授,以前陈家沟流传有五套拳、五套捶、十五红十五炮、红炮捶,后来先辈根据五套拳,五套捶总合为老架一路七十二。十五红十五炮、红炮捶合二为一为老架二路,也叫炮捶。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老架二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到陈氏第十四世陈有本宗师又发展了太极小架。套路一路、二路的招数是根据天文地理,易经阴阳学说而定的,相传七十二为地煞数、三十六为天罡数,所以老架一路七十二、二路三十六。一直流传至今。虽然现在社会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的书籍很多,将老架一、二路的套路着数写得不一样,我认为这样作者为了更清楚地分解套路,容易教学,容易领会接受,内容都一样是可以理解的。
  陈家沟太极拳的套路,虽然在套路的形式上有老架,小架和新架之别,通过多年的练习,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脉相传的。我们多年的练拳体会老架初学时规规距距,四平八稳,一招一势,虚实分明;熟练后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圆活自然,心到意随。功夫上身后,有规距而脱规距,灵活运用,随其自然,不丢不顶,内外合一。小架圈小灵巧,柔和随意,轻灵沉稳,柔中寓刚,以意引气,一气呵成。新架手活干腕,转关在肩,蓄发於变,快慢於间,弹抖闪战,忽隐忽现,圆中有直,直中求圆。但都不脱离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沾、连、粘、随、柔、活、松、圆。老架、小架、新架以腰为主宰,腰如车轴气如轮,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以形引气,以气摧形,形一动,形是随气而动,上下相随,一气贯通。
  螺旋缠丝劲是陈家沟太极拳的独特之秘,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是任何运动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培其根则枝叶繁茂,润其源则流脉之长。老架、小架、新架一脉相传一样也。
12
18

点赞
16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