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查看内容

太极拳人物

2014-3-24 15:40|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115246| 评论: 0

摘要:   自17世纪中叶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太极拳迄今,海内外太极拳坛群星荟萃,代不乏人,一时俊彦,难以数计。在理论、实践上,除开山祖师陈王廷外,对陈式太极拳发展有重大贡献、里程碑式的人物有陈长兴、陈有本 ...


  张国栋(1866~1934年)    又名大桂,字应林,原籍温县王圪垱村人,1905年迁至陈辛庄,江湖人称“大杆王”(大杆为太极拳器械中的一种)。12岁时拜表叔李景炎为师,被收为首传入室弟子。得师真传,武功为同门师兄弟之首。1892年出师后仍不断探索技击精髓,观大自然闪电雷鸣情势,结合《易经》、中医经络学等,进一步充实拳艺理论,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1928年在省会开封拳艺大赛中夺魁,获“武士”称号,任省国术馆和河南大学教官。完善太极拳忽雷架内容,制定了十一层练功法。此后“太极忽雷架”经其弟子传播后闻名于世。其著名弟子有张文成、张宝成、张连贵(其弟)、刘修道、刘文道、韩福保、范银路、索如英等。

  吴鉴泉(1870~1942年)    又名爱绅,满族,河北省大兴县(现北京市大兴县)人。其父全佑是太极拳高手。全佑先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吴鉴泉自幼跟父亲学习善于柔化、自成一格的小架太极拳。改为汉姓吴。实践中,他对家传太极拳套路、动作予加以充实、修改、再创,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化,形成吴式太极拳风格。吴式太极拳特点是:动作轻松自如,连绵不断,松静自然。

  1927年由北京迁居上海,1928年被上海精武会和国术馆聘为教授,1933年创设鉴泉太极拳社,其门人、学子遍布海内外。该太极拳社目前又设多个分社,已发展到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杜严(1875~1938年)    字友梅,号毅斋,晚号梅叟,博爱县清化二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留学日本政法大学,回国后任翰林院编修,后派河南筹备咨议局。清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河南咨议局议长,后历任河南省民政厅长、河南省都督府秘书长、河南省第二届众议院议员及广西省政务厅长、河南省中原煤矿公司董事长等职,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曾协助印刷出版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并作序,结句云:“动静相养,阴阳得其平。”

  陈田科(1875~1943年)    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幼承陈五常习练太极拳械。为同代著名拳师。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在陈家沟考察太极拳源流时,曾与其切磋拳技并合影留念。先后在修武县、新乡县等地收徒授拳,为太极拳的传播推广作出了贡献。

  陈椿元(1877~1949年)    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自幼随父陈森习文研武。1929年前在湘设馆授拳,收徒传艺,兼做生意。1929年,其叔父陈鑫年迈而无子,恐所著《太极拳图画讲义》手稿散失,召其返里,授以手稿并嘱托。其不负重托,舍湘归里。回乡后一方面在焦作设武馆,一方面同其兄陈雪元、其女陈淑贞,其侄陈金鳌、陈绍栋等人,对陈鑫之手稿妥为保存并进行修缮、补遗、整理,最后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说》,多方奔走使该著得以出版发行。为陈氏太极拳理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陈铭标(1878~1924年)    原籍陈家沟,陈氏十七世孙。后移居温县赵堡镇王圪垱村。自幼跟随长辈习练武术,后拜太极拳忽雷架一代宗师杨虎(书文)为师,学太极忽雷架。凡有用法不得其解时,必独居其室,苦苦寻思。时常浅睡便起,起来又练。以致室所铺青砖因践踏破碎而换了两次,终于功夫大成。应聘至翰林院大学士杜严(原籍清化,今博爱县城)府当护卫,教授杜严之子杜毓泽武艺。

  太极拳忽雷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弟子杜毓泽(后居台湾)、再传弟子徐纪(美籍华人),对太极拳忽雷架在台湾地区和美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陈省三(1880~1942年)    陈之祯之子,陈氏十七世。自幼聪颖过人,爱武喜文。先从太极拳名家陈延熙学拳15年,技艺精湛,又从陈鑫练拳习文。对陈式太极拳大、小架皆精。曾任教于河南怀庆府(现沁阳市)、温县师范、修武县、禹州县(现禹州市)等地,随其学艺者甚众。为陈氏十七世中拳艺佼佼者之一。

  谢功吉(1880~1942年)    武陟县小董乡北王村人,7岁开始学武,13岁正式拜杨虎为师,习学太极忽雷架。聪明颖悟,武功精绝。曾被袁世凯聘为袁府教练,教其子克定武术。民国初年,一名绰号为“三百三”的英国大力士在南京立擂,口出狂言。谢不忿,上台一举将其挫败,由此威震武林。后在温县、武陟县、博爱县等地授拳,传人甚多,主要有张普芳、杨兴玉、孙庆富、王红毛及其女谢芝芳、谢芝琛等。是太极忽雷架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8

点赞
1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9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