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话说太极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10: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步太极拳第二十五与二十六势:倒卷弘与退步压肘。
倒卷弘的关键是:紧接左右金鸡独立;上盘两手臂往中心合住;
中盘领住大椎;提肛;大椎找尾闾;尾闾找实腿的脚后跟;
一个沉胯;手臂上下前后对拉;
完成一个倒卷弘;
再换一个左腿实腿;完成同样的动作;
再次移换到右腿实腿;完成同样的动作;
完成三次倒卷弘;第二十五势倒卷弘完成;

接最后一次的倒卷弘;两肘往中心合住;
两胯平移;两手棚捋结合;接着右手捋回至下丹田;
左肘亚出;右腿退步;完成第二十六势退步压肘。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0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口诀: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
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
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
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
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
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
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
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
再次初收精神聚,虚步点地手护胸,不收不见放中巧,灵猫扑鼠束其身。
又到前趟拗步来,心空腹实裆要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有敌来。
掩手肱拳劲要整,劲力要在腰间寻,前冲后顶劲对称,注意拳头莫握紧。
金刚捣碓又一着,上打咽喉下打阴,震脚莫把双重犯,沉肩坠肘要记清。
披身捶式最难传,松活弹抖全体现,顺逆缠丝步跟稳,蓄发相变要松沉。
背折靠式不好练,左拳岔住在腰间,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双推掌式腰要拧,右足上前左足跟,进步莫迟两掌推,不顶不延妙手传。
三换掌式彼难防,圆转自如在腰间,双手如运太极球,上轻下沉不倒翁。
肘底看捶叶底花,右拳藏在左肘下,左足点地右踏实,好似仙桃悬肘下。
倒卷肱式为退行,退中寓进步法精,左顾右盼车轮转,首莫仰俯脚莫颠。
退步压肘击胸膛,敌欲能防非妙方,压肘同时要撤步,右肘后顶把敌伤。
压肘后面接中盘,上击下打彼难防,向左滑步莫迟疑,左拦右按似斜飞。
又到白鹤亮翅时,一引即进开右步,敞开门户虚左脚,右手再开亮白鹤。
斜行拗步最有情,但看能明不能明,天机活波妙自生,身躯辗转在一心。
闪通背式用法精,上步穿掌一气成,转身顶肘右退步,双掌下按气要沉。
掩手肱拳又再现,浑身合下力千斤,劲源是从脚下起,主宰于腰达于手。
六封似闭履采变,以柔克刚强中强,上引下松随敌意,进步双按封中闭。
单鞭一式谁知晓,上下相合首尾保,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云手交替把门封,左右立圆护全身,脚随手运从后插,上下相随一气成。
高探马式最精神,探马之前双手分,目送右手中指甲,转身拧腰胯要松。
探马过后右擦脚,左脚盖步双手合,右脚上飞要过腰,右手击足要打平。
左擦脚式要分清,右脚落步再拧身,单腿支地左脚飞,左手拍击响彻云。
左蹬一跟要转身,右脚踏实基础稳,只见左脚半空悬,劲力先蓄脚再蹬。
前趟拗步类斜行,唯有两手是平分,深入虎穴用手探,敛臀圆裆膝要撑。
击地捶泰山压顶,手领眼随身法正,左脚上步腿要缠,右手击地腰莫弯。
顶肘翻身二起脚,扣裆拧腰虚实成,右脚蹬地双脚飞,腾空击打右脚背。
兽头势样形象凶,右拳护在胸当中,活腰圆胯腰要塌,两拳缠绕右肘顶。
左脚扫出旋风脚,右脚插步脚尖摆,右手穿掌先蓄势,双手交叉右转巧。
右蹬一跟先活步,两手画圆落腹前,蹬腿先须把劲蓄,右脚掌要往右蹬。
掩手肱拳发有声,右手出拳腕要平,肱拳须用腰膀力,震脚掩手意在先。
小擒打势真正绝,右脚插步左足前,左足抬起再上前,双拳拧转打左前。
抱头推山莫看轻,两手抱头弓步成,左掌偷从右掌下,双掌一推苦连天。
推山过后三换掌,先推右掌柔藏刚,左右连换如风转,心气一发四肢动。
六封似闭招势奇,转腰抱首封中闭,左脚收至与肩宽,虚步点地裆要合。
声东击西是单鞭,出脚迈步似猫行,往左一导虚实换,左手一分应八方。
前面有敌前招应,右拦左击似偷营,劝君有力休使尽,要防滑敌从后攻。
后面来敌后招防,左拦右击要分清,双掌同时往右捋,右足后跟往下沉。
野马分鬃难遮挡,左右分鬃把敌攻,进步侧身用穿靠,一引即进莫迟疑。
六封似闭静犹动,虚实兼到忽现藏,静运无慌沿路缠,上下相随莫空谈。
单鞭一条神威凛,精神百倍中气足,松裆活腰无滞迹,肌肤骨节处处张。
一条鞭后双震脚,双手画圆到胸前,身端步稳两肩平,左脚蹬地双脚震。
玉女穿梭入敌群,双足跃起掌击进,转引转出出重围,轻身直入众人中。
揽扎衣独挡一面,阴阳开合乐无边,左手扎衣落腹前,我守我疆不亢卑。
六封似闭变无穷,棚捋挤按须认真,两掌朝上过腹前,沉心静气双手封。
右勾左掌单鞭成,两头卷曲备五弓,右手提勾如抽丝,人力运成夺天工。
云手切忌头膀幌,两手转环往左行,双足插行步法奇,来回运气恒不已。
摆脚跌岔四座惊,右脚一出扫千军,落地还须把脚震,左脚擦地百会顶。
金鸡独立分左右,单腿支地哪敢敌,纵身直上手擎天,一手下垂似碧莲。
左顾右盼倒卷肱,手脚缠丝退法精,活腰松裆两手转,四两拨动八千斤。
退步压肘发劲难,刻刻留意在腰间,腰不拧时劲难发,再讲顶肘是空谈。
中盘紧接压肘势,回首往后甩边拳,左勾右掌向前攻,目中无人似有人。
白鹤亮翅羽毛丰,右脚内侧擦地行,双翅展开往上冲,切忌挺胸把腹收。
斜行拗步身法正,旋腕转膀记在心,内外三合不能忘,下节不明颠覆生。
闪通背式用法奇,右手穿掌击前敌,身后敌人如抱腰,顶肘翻身把敌袭。
掩手肱拳由心发,拳力如风又如雷,心如火药手如弹,身似弓弦手似箭。
六封似闭前后封,气聚于腕身手进,上动下随中部应,百骸筋节自相通。
单鞭一条谁敢攻,一动全无抽扯形,只要顶精领得好,出手破敌如催草。
云手双手领双足,一阴一阳互为根,一手一运一太极,抽脚拨腿犯大忌。
转身翻掌高探马,旋腕转膀见真功,节节贯穿全身松,辗转随意见天真。
十字摆莲上下攻,右脚扑步下盘稳,拧腰转脊双手缠,右腿一摆莲花现。
指裆捶直取要害,承上启下劲力整,左右逢圆运无方,右手一击破铜墙。
白猿献果礼不轻,双拳护在胸当中,提膝莫忘内三合,步进身进意莫迟。
又到六封似闭时,来往屈伸寓化工,一开一合精神倍,园转随意运鸿蒙。
第七单鞭旨归宗,阴阳变化原无定,勾掌对应胸微合,双手一开谁能敌。
就地生风雀地龙,左脚铺地左拳穿,双拳缠绕阴阳明,一缕浩然往下行。
上步七星人人晓,丹田内转有谁知,神以知来智藏往,浑身一动似弹簧。
下步跨虎更神奇,一实一虚足相异,足重手恭头容直,塌腰合裆跨虎背。
转身摆莲似鹰扬,右脚单立原地旋,左脚里合如旋风,右脚外摆双掌拍。
弓步发出当头炮,双拳一出奔敌胸,虚实倒换先蓄势,拳由心发向前冲。
金刚捣碓世无双,大捶一捣鬼也慌,莫道捣碓是小技,刚中寓柔柔克刚。
收式太极归无极,身椿端正两足并,心中一物无所著,平心静气双手垂。
太极至理言难尽,练拳须把拳理明,明理还须从良师,口授心传无弊病。
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
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
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至于身法原无定,无定有定在人用,势虽不牟理归一,手领身随浩气行。
欲知拳中奥妙意,早晚太极不离身,气宜直养而无害,延年益寿健身心。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06: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3-18 13:26
一定要搞清楚学太极拳倒底是在学什么?就是一套拳吗?
其实"学太极拳"四个字是一个泛称,就像小孩入学读书 ...

浅析拳架的化力:
此化力非一般的化力。
它不是化梢节的力;
而是化根节;
化来力处。
人的力是由脚下发出;
通过身体传导到手这个梢节。
由于是由脚踩地球返上来的力;
也有称反作用力的。
他的化力就是把对方的反作用力撤掉;
使对方的无法借助反作用力;
从而把对方的力整体化掉。
所谓四两拨千斤;
正是在这种化力的基础上做到的。
只要借助不了反作用力;
人就发不出力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09: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拳架的主宰于腰:
腰胯是人体一身之核心;
既可以横向崩弹;
又可以纵向翻转;
更可以坐胯发劲;
同时又与脊柱相连接;
贯穿人一身运动。

练拳先练胯,无胯一身空。
源于动物运动灵感;
以“胯脊”带动身体运动;
将“胯劲”直接作用于打击的梢节。
同时腰胯与横隔肌环向相抱;
构成一个球体空间;
其中内脏上下提坠形成冲击劲力;
直接作用于胯;
传递于肩;
使“整身如球”;
令筋骨劲力的极度扩大化;
如“皮筋”牵引“铁球”;
既有崩弹;
又有纵向渗透;
使打击效果猛增。
盘拳练艺,贵在有腰胯;
“腰马合一”重不在“腰”;
而在于“胯”;
腰胯一体,周身一家;
胯动身至;
借地面“反弹”之功;
瞬间于丈外;
而无须腿蹬地之力;
如拍击“弹簧”;
又如猛虎扑物;
全在身形“缩涨”一瞬间;
腰胯动是关键!

无腰胯一身空;
腰胯”为一身运动之中枢;
上接“脊柱”;
下连腿部。
与脊柱融为一体;
撑拔成“弓”;
使整体发崩弹劲力;
劲力延伸至“手、足”。
同时也可以单独横向崩弹;
依靠胯跟“大筋”;
发横向“颤劲”;
带动腿部快速移动同时;
可以做到出手连续不断。
所谓“肩打一阴返一阳”的前提是
“胯”劲的连续不断;
方可有所建树。
胯动必须凭胯根“大筋”的开发;
使之能够崩弹;
如胯根装置“弹簧”;
才可以回弹不断;

所以初练时:
须寻“开弓放箭”之道。
胯开,则行动轻松如猫行;
使行动敏捷,天地为之一宽!

腰胯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习的过程中;
必须要明白“开胯与开弓”的相似之处;
“开弓”需要外力的撑拔;
开胯也一样;
需要将“胯根”撑拔开;
同样需要借助外力。
开弓以后,射箭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开胯也是一样,只要如“弓”一般;
将“胯根大筋”崩紧;
同样可以做到如“弓弦”般的崩弹。
“开弓放箭”是“紧中紧”;
意欲崩断弦;
“撑筋拔骨”同样需要极力撑开;
崩紧,在紧的当中寻找发劲的根源。
对于“极紧”状态下;
用更紧的方式产生更多的“弹簧劲”
是我们盘练的重点;
其它关节也是如此。
所以在“开胯”的过程中;
沉肩开胯是类似于“开弓”的过程;
也是打出“颤劲”的根本前提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时:
用内心看着重心;
重心沉到一定程度;
脚底有了海绵感;
沉中升起一股弹性;
蓄势待发这就到位了。
这就是利用脚底弹性;
去控制重心腾挪;
脚掌劲极精细;
一升一降;
一松一紧;
裆下重心滚动;
非常精准;
就像碰到弹簧;
可瞬间反向移动;
如球撞壁还。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4-3-26 10:49 编辑
杨锦富 发表于 2024-3-26 10:37
盘练拳时:
用内心看着重心;
重心沉到一定程度;


练拳就是:
腿贵稳;
脚贵灵;
胯贵活;
重心才犹如吊坠;
好似圆规;
在一个圈里;
有规律的旋动。
换句话说:
脚底绵沉劲与弹性感;
是大椎吊住重心时;
产生的一种重力空灵感;
虚灵劲也是由此入门。
领劲恰到好处;
沉劲也恰到好处;
妙处就来了。
太极猫步与虚灵劲;
都是恰到好处的吊住重心;
脚底又稳又灵;
可轻可沉的一种高级状态。
小体会透着大道理;
有时间一定要多感悟。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6: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太极劲之后;
太极拳才能真正称其为“拳”。
“拳”是用来技击的手段;
是要有强大的打击能力的;
没有“劲”这个能力作基础;
是谈不上技击的。
太极拳在用劲;
是在有了劲的基础上盘练用这个劲的方法和技巧。
有劲之后,就要学习如何运用这个劲的方法了;
就有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法的盘练。

太极拳的第一步,就是扔掉力;
产生劲的修练过程。即做减法!
当通过正确的盘练;
真正能感知和认识到劲的存在了;
并逐渐感觉到它产生的作用时,就叫懂劲了。

所以,没劲之前;
什么掤捋挤按,什么蓄劲发劲;
什么抖大杆等等,都不存在;
练也没有用;
这些都是“劲”的运用和修练方式。

丹田的内气聚足了;
就会从命门出来;
沿脊柱上行至夹脊;
由夹脊穴一路通两臂;
另一路上行至大椎穴;
由大椎至头顶百会;
形成了由丹田通命门通脊柱通两臂通头顶的
一个贯通整体的气机运行通路。
所以,命门、夹脊、大椎被称为三关。
通三关,方可气贴脊背而自然运行。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就是要把三关放松拔开;
让气真正能通过去。
当真正通了三关;
脊柱就不是领起来的了;
而是由丹田出来的气顶起来的了。
这些都是骨节松到一定程度;
气松沉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形成了;
千万不要用意识去想、去做;
那样会出问题的。
一层功夫一层理;
没到那个程度;
去追也出不来,反而会出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太极拳:
太极拳是练体开智;
最后练的就是智;
智慧才是能用会用的钥匙!
太极拳是武术;
其实是哲理、人生观的体悟;
不要迷信“大师”;
都是从基本功开始的;
只要你能放下偷懒的心理;
以及急于求成的功利;
自己也会明白的。
自古都是以“武”入世;
以“术”悟生;
动静开智。
武不是目的;
智是才是追求。
所以,所谓的武学:
大多是哲理。
拳和人生一样是变动不居;
只是人为意识的塑造而已;
如果你叫他是什么拳;
那就着像了;
端着架子打拳;
是练不成拳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3: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意不用力的“意”和“套路”的最高真谛是什么?
意就是在虚无中去体会和寻找真实的有的东西;
练套路就是在真实中寻找那无边无际的虚无;
练时无人似有人!
其实“虚”才是真正的实。
练内家拳,其实是练自己;
在静中凝固时间;
追忆过往,体会一切终究归于平静。
这就是我说的;
每一个人练拳能练到什么程度;
与自己的经历和悟懂自己的经历有关。

其实练不练拳与会用无关;
如:退步压肘的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练拳本能就会。
就是当别人抓你的手时;
用另一只手扒拉开而已。
本能和技术的区别:
就是技术有碾压和抖动力;
可以瞬间将对方致残。
其他也一样;
用本能去理解;
用技术去练,就是功夫。

所以太极拳是练体开智;
最后练的就是智;
能用会用才是智。
能用智:
就能四两拨千斤;
就能用意不用力。
用在任何场合都一样;
一切事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就是高手,就真正懂了。
想学内家太极拳的人应该明白:
不要为武而“舞”;
要“舞”出如何生存的哲理。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特点:                       
一、大脑支配下的内循环意气运动;                       
二、四肢放长对拉的弹性运动;                       
三、顺逆缠丝的落点螺旋运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