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有才人为武术世家,自小耳濡目染秉承武学思想,现代网络和视听传媒又为武学研究广开了途径,借鉴融汇各家武学之长得以成为可能。而即便六十年代李小龙在美国,仍是以苦打硬拼才能知道对方招式,体会什么是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而现在只须鼠标轻轻一点……舍去门户、固步自封之见,重新认识武术本质也成为可能。代有才人自觉有新的武学思想,以为单一拳种不能概括目前所操习之武艺,忽冒出出一名:“无极拳道”,然何德何能何功,敢自创此武道不怕贻笑大方之家?不过细思所习各拳本已存在,只是凭感悟自作取舍融合而已,况代有才人本一介文人习武乃是为了身体健康,仅武学思想极浓,故可随言随行不喜拘束。仓促为之在于,如同动听的域名一样,可能被别人抢注,而“无极拳道”武学思想难道不会有朝一日,别人也会象我一样想到它吗?所以权当炒作罢了也要捷足先登。戏言真行、真言戏行,鸡生蛋、蛋孵鸡谁真假都无所谓,紧要的是粗略阐述一下无极拳道武学思想。 无极拳道武学思想乃是源于太极,立于行意,汲诸拳腿之精,鉴现代体育之技,归于无极。无固定招式,无连贯套路,虽有现代、西方武学元素,但信奉的武术哲学思想是春秋老子的道。 志大才疏勿笑,碌碌终身有些事想都不敢想当笑矣!奇怪吗?不是科学家的科幻作家凡尔纳,幻想了登月和类似卫星还有潜水艇运行的描述,被科学家后来所证明实现;以前有培养出奥运游泳冠军的美国教练查伏尔,其本人却不会游泳;故不是武夫的代有才人也会有真的武术哲学思想,因为错过了武术朔身造形的黄金时期,黑色幽默一下:会是自己未竟的事业,如果信者力行会成就一番事业。 这里列一下无极拳道武学思想之纲要,细节不是本文能容纳的,也是需要时间梳理的,今后专文要谈。也有的是择诚者而谈,不便和盘托出的。 (1)太极为什么要归于无极 介绍梗概:太极本重在养,深感有的人为练而练,有无心情都雷打不动照练不误,生活中也常常是沉肩坠肘、心气下沉的太极架子,结果徒耗元气、老之将至而不自觉,更有英年早逝于无知者,殊不知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才是最高境界,因此返朴归真回于无极是所求…… (2)武之元气在“养”而不在“练”字 孟子有云:“吾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乎天地之间”,老子亦重养…… (3)圈的最高境界是“8”字而不是“○”字型 ①、“8”字是阴阳太极图洗炼的再现,有阴阳变化,而“○”字没有;②、“8”字型能量蓄放,从“8”字型的扭转力谈“8”字螺旋劲。③、“8”字型逼近直线攻击却快于直线攻击,为什么…… (4)威力“8”字螺旋劲(专谈) (5)谈拳的练、养、击 有拳师要求在实战中呼吸要做到鼻吸口呼,显然是本本主义,误人子弟,这方面李经梧前辈解释得好,由此谈一谈拳的练、养、击练法的不同…… (6)辨证“腹之坚”、“腹之松”孰好 引述孙禄堂早年求“腹之坚”,后存疑求“腹之松”,然结合古今实例来看,并非是一边倒的问题,两者分别可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所要求…… (7)共振和冲量在武术中的运用 从用刀背悬空敲断棒子骨谈起(另有外国博击中双方踢腿时一人腿胫骨折断之例)……进攻、尤其是防守中要注意什么…… (8)从现代网球、铅球的发力技术论述武术中的发力 (9)论压缩力、螺旋扭转力、鞭击力之异同 (10)蛇舞与鞭击力 (11)劲之源点在丹田还是在命门 (12)顺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孰优 (13)练格斗与练健美者肌肉质地为何明显不同 (14)如何练习爆发力 ①、负重击打与直接击打沙袋哪种效果好 [page] 攻防中力量轻重是瞬息变化的,人在最终重击命中目标之前,恰恰先要最大程度的放松,后是由松到紧,只是到逼近目标一刻(寸许),才须迅速收紧肌肉以产生最大爆发力,同时做好对抗阻力(来自对方被击体位)的准备。而一直负重训练,会使相关部分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得松展,其果红肌(慢肌)纤维会练发达,白肌(快肌)对爆发力起作用的肌纤维却不能很好得到锻炼,在获得相对而言静态的承重力增强的同时,也牺牲了相对的动态爆发力。李小龙胜了以铁鞋负重训练闻名的某泰拳高手,很能说明此问题,同样也胜了牛高马大的日本空手道高手山本岗夫,如果比赛推铁人李小龙不如此君,但仅仅130斤左右体重的李小龙却练出了惊人爆发力,山本岗夫郁闷以至成为心结也罢罢!(以上故事虽出自《李小龙传奇》,但毕竟有故事的原型和真实情节,如剧中的哈里森,实是拳王阿里,如依诺山度则是真人) 并非一概反对负重训练,只是练爆发力时不太相宜,在还没有训练器械满足突然加重、突然减轻的爆发力训练方式的情况下,直接击打沙袋是不错的选择。京城某牛姓行意拳高手训练爆发力颇有特色,是叫另一人在后拖住训练者的肘部,训练者爆发力向前击出协助者也用爆发力向后拖住,练成实战效果佳,武术比赛其它报名选手一听有此君弟子参赛时,一度有弃赛的情况发生…… ②健身太极圆盘隐秘的力量接转练法 以上纲要,恰当的时间会逐一阐述专文介绍,在此也略叙一下代有才人的武学家世。 本氏先祖原居湖南永州,康熙四十五年,迁至巴蜀之地,先祖来到某府县,忽见一处竹木苍翠,东北西方向浅岭相环,南面一道直达乡府,坝中一道由西至东翻岭而出,若是早晨日出,照耀坝东浅泽鳞光闪闪,而人行道岭上,坝内望之行人如抱日而出,似有“孤帆一片日边来”之诗景。此乃绝佳风水宝地,先祖当即决定在此垦荒造屋,座西朝东,发展生产、养殖牲畜;载植果树,或许先祖有意效仿《桃花园记》中场景,尤喜栽植桃树、竹子,并命名为桃竹园。 闲暇时光,操枪弄棍,锻炼身体,人才辈出,百余年时,已形成前后三轮,左右四合大院,内外设三道朝门。相传,即使官吏路过,亦骑马者下马,拒者砍马蹄;坐轿者下轿,不者砍轿子。时值清嘉庆年间,将领李孝铱率兵镇压“白莲教”过此,拒不下马,先祖族人尾追至5里外的罗汉庙方才罢休;不过由此惹祸,李孝铱恼羞成怒,是夜回马火烧大院,可叹先祖屋基成为一片废墟。至此族人三房迁出两房,独留二房,但后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发展农副业、加工作坊,重振族风,清末本族名武术大师多次到知府打擂,获得好名次,这名武师还代穷人写状纸打官司。还有出家修行的本族高僧武师。 至代有才人祖父这一代,武艺亦有极大发展,祖父号忠信,武艺超群,臂力过人,一张1.5米左右的条凳,手执一端能轻易平举,尤擅硬气功,可徒手拿烧红的铁而不烫伤。有以一挡十之勇,曾有三人打斗二三十人之壮举,源起祖父忠信等三人,去一煤厂挑煤,在煤厂排队在最前面的是祖父的一个亲戚,穿得破烂,煤厂老板欺穷,觉得清晨开张不顺眼,摔了祖父亲戚的挑子,惹怒了行侠仗义的祖父,据理力争,却引发煤厂二三十人的围攻,但祖父等三人武艺高超直打得一伙人东躲西藏,对方甚至掷钉耙击人,祖父眼明手快反而接扔回去,吓得该人直钻窑子。结局是按江湖规矩,赶场日煤厂老板在街道饭馆办下宴席给祖父等赔礼道歉收场。 祖父不畏强暴十里八村皆知,这种鲜明火爆性格还有一件事不得不一提,一日祖父在桃竹园老屋,忽听得屋后有伐竹声,遂往屋后边走边吼:“哪个在砍竹子!?”,对方亦吼道:“我在砍竹子!”,祖父这才发现是伪乡武装部长杨某带着一个背驳壳枪的马弁在砍竹子,祖父最看不惯欺强凌弱之辈,赫然大怒:“你!你就狠些!”,走上去照伪部长脸上就是一个耳括子, 杨某气急从马弁身上抽出驳壳枪对准祖父,祖父处变不惊冷笑说:“你一枪打不死我!我会掌毙你!”,话语掷地有声,对方亦为祖父之勇所错愕,悻悻而去。 祖父文武双全,他一手毛笔字很漂亮,讫今后人不及,也很有经营头脑,有一家打铁铺,技艺精湛收获不错,据说邻有铁匠常痴痴地在窗外看他数钱,那次在煤厂打抱不平之后,又愤而合伙开了一家煤厂自己当老板,解放后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一次祖父在忙活了大半天活儿的夏天,不顾汗流浃背又下河捕鱼,收获颇丰,晚上鱼宴后带8岁父亲就寝,夜半,父亲发现祖父一身冰凉,遂叫醒祖母,祖母悲痛地发觉祖父已永远走了,英年早逝刚刚41岁。 父亲为祖父幺儿,深得祖父宠爱,又亲见祖父去世,家庭由盛转衰,但家父由此懂事早,不辱祖父之志,长大参军入伍到南京6433部队,勤学苦练,被树为该师8个标兵之一,立功受奖,并曾受到许世友将军接见。祖父的幺叔无子,父亲后来搬到他堂祖父家住,所以代有才人实际上是由与祖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堂曾祖父母带大的。  代有才人父亲  后左一为"代有才人"堂曾祖父,前左三堂曾祖母,前左四祖母 (前左二小孩为小叔) 代有才人自小就听闻吾家武林逸事,学生时代亦觉武术操练好玩,但后来兴趣移到美术、文学上面去了,前年央视介绍大山倍达掌摧牛角的记录片片断,方知真有此神功,也推知祖父的事不是吹出来的。对武术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平时向长辈学习,注意收集武术资料,撰写有《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与太极文化的暗合》等文。 现有感年少不懂事,中年白忙活,及亡羊补牢之慨,不过古人贵朝闻夕死,百里奚80岁而志不泯,我等虽从不奢望,写出所学所知所想当不容辞,一介书生而已,武资甚浅,但武学思想永承。也许此文既出,有人或要求艺或要过招,在此恕难从命——这不是我之义务,探索武术哲学则可共勉,武资虽浅,但先辈的武学精神和武术思想应当继承发扬。 代有才人 2009年3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