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裆松胯,是太极拳习练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有志者步入太极殿堂的必须之路。但是很多太极拳爱好者误以为练拳时两膝外撑,两胯撑开,就算圆裆开胯,其实这不够全面。作者黄刚老师拳照 太极拳前辈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的著作中提到:“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开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
那么如何才算是圆裆开胯呢?这要先从圆裆开胯的两个作用开始了解。
圆裆开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增加下盘稳定,从而达到重心稳定,利于保持身体的中正状态,掤劲饱满八面支撑;再则在重心稳定的同时腰裆还要转换自如,换劲流畅。
欲要下盘稳定只单纯的开胯显然达不到圆裆要求,太极名家张东武老师说过:“前裆要开后裆也要开”。什么意思呢?
裆劲欲要饱满不能只考虑一面,前裆后裆皆圆撑,马步劲力既相斥又相吸,开中还需有合劲,如拳谚所说:“裆下有桥”。
马步有如拱桥结构内劲外撑,外劲内裹。这样下盘劲力充盈,才能稳定有力,从而达到八面支撑;否则腿上无劲,虽形似,其实不够稳定。
拳论中提示:裆贵圆、贵虚。不虚的一定不圆。不虚也难达到腰裆的松活。
这个“虚”裆,指的是在两胯撑开后将会阴穴虚虚上提,裆就自然虚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用意也不可太重,要意在若有若无之间(陈鑫——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虚则能活,过实则僵。
对于腰裆的要领,太极拳绝对并非仅强调圆裆开胯就可以了,要根据不同动作要求而灵活变化。
太极名家张东武老师总结腰裆练拳过程中有三种基本形态 一、动作定势要塌腰、合裆,使动作气沉丹田,下盘稳固;这其实也就是圆裆开胯的状态。
二、在运劲走势过程中要做到活腰、松胯,不能僵硬,这样可使整体动作流畅连贯,轻灵自然;
三、遇见发劲放劲动作时,要做到拧腰、扣裆,腰劲旋拧,裆劲需扣住,腰裆像旋紧的发条迅速放开回弹,这样发劲快猛迅疾,才能力达于梢节。
以身领手,以腰为轴才能实现太极拳所要求的节节贯穿,显而易见腰裆劲在太极拳中所处的“主宰”位置。其它劲别不能相提并论,腰裆劲不明拳艺难有进步,正确掌握腰裆劲对于有志者步入太极殿堂爱好者来说不容忽视。
作者简介:黄刚,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太极拳名家张东武老师的入室弟子、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 国家级社会体育优秀指导员、北京体育大学康养师。河南东武太极研修院总部主教练。 责任编辑:可乐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