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习练时,顺序为“松、活、弹、抖”。而在实际应用上,则是“抖、弹、活、松”。即: 在彻底放“松”的状态下,实现全身各处关节的“活”动自如,从而,可以随时根据实战需要,把骨架调整到最合理的临战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时刻处在一个可以瞬间“回弹”的储能状态,一旦得机得势,立刻将所蓄积的能量“抖”出体外。 它的逆向含义便是: 施加在对手身上最有效的打击方式,就是靠整体急促的“抖”功,把自己蓄积的能量瞬间释放出去。这就需要自身随时像被压缩的弹簧一样,具备“高速回弹”的能力。为了能够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就必须让自身各处关节“活动自如”,不产生内耗,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肌肉最有效率地工作,不至于因为肌肉的僵硬而让关节处在锁紧状态从而行成内耗。 而所谓“最有效”的肌肉工作状态,说穿了,不过就是学会“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松+百分之一的紧”。 再说“松活弹抖”: “松”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技巧: ——至高层次的松,必需要有”艺高人胆大”的雄厚功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恢宏气度做“底气”。所以说,众多所谓的“大松大柔”不过是故作镇定的表象。 “活”是一种反应机制而不是一种观感印象: ——既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敏,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稳健。 “弹”是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势能蓄积而不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夸张表演: ——需要“有容乃大”的器量和“喜怒不形于色”的淡定。 “抖”是一种自身能量的爆发方式而不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卖弄: ——它需要“一击致命”的威猛和“快刀斩乱麻”的果断。绝不能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特别要说到的是“弹抖”,如果是一位耄耋拳师为后辈讲拳,示范发力后拳掌颤颤巍巍地抖一会儿还可以理解。当下,众多年富力强的“大师”发力后也无病呻吟地抖个不停,便真的会贻笑大方了。 责任编辑:太极网安安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