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功保 在您的多次讲课中您都是非常强调太极拳的内功的,尤其注重站桩的练习。这是比较传统的练习方式。有的人就有疑问,练太极拳非要站桩吗?不站行不行? 门惠丰 站桩对太极拳的训练是一个独特的环节,有独特的作用。练拳必站桩,这是老武术家总结的切身经验。站桩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要搞清的。它首先解决的是一个身正的问题,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通过站桩来调身,把身体调整到太极拳所要求的身体形态。第二个作用是使身体稳定,重心平稳,通过站桩来培养稳定感。增强腿部的力量,体会虚实的交替。第三,培养心平气和的心境。在站桩中,身体内外是一种安定的自然状态,呼吸平稳,身体有序。这些作用完全靠动功是完成不好的,你上来就练拳,练不好,出现过去所说的“花架子”。拳法基本功里最主要的就是站桩,不仅是太极拳,长拳也如此。站桩是所有武术训练的核心手段。这个过程不能省略。形意拳的练习,上来先练六个月站桩,三体式,在站桩中体会了很多以后在拳架中要运用的方法。你练太极拳不站桩行不行?也行,但效果上就没有练站桩来的快,来的深刻。 余功保 那怎样练好站桩呢? 门惠丰 站桩有三个基本要领,第一点,身正。你要体会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要求,要琢磨怎样把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在站桩中表现出来。第二点,在身正的基础上,体松,有又正又松。第三,心静。在练习之前,必须排出杂念,把一切客观的因素都忘掉,一心练拳。具体来说,身正首先头部要正,虚灵顶劲,下腭微收,眼平视,竖项。躯干部分,沉肩坠肘,敛臀收胯,含胸拔背,胸椎、颈椎上下一条线。体松就是用意念按照太极拳的要求,调整到定式的效果,没有用的劲不要使,你要用了就叫拙力,就会僵。正确的形态形成了就可以了,自然就是放松的状态。心静就是往那里一站,很快进入练拳状态,和周围环境脱开了,思想意念想的只有身体,这个过程很快,是一种天然反映,一松,太极状态就出来了,这时候对外面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过去叫浑浑沌沌。 余功保 就是精神内守,不外泄,古代所谓“独立守神”的意思。 门惠丰 对,就是一心想着自己,练着自己。掌握了这几点,站桩功就能达到效果。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练习站桩时可以有所区别,年轻一些的人,站桩的姿势可以低一些,老年人可以稍微高一些,灵活掌握,但关键是做到内外三合。 余功保 站桩对推手是不是也有作用? 门惠丰 有很大作用。推手就是一个破坏对方重心、保护自己重心稳定的过程。通过站桩,来气沉丹田,把腿部力量扎住,身体重心老在支撑面内,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身体产生一种浑圆劲。什么是浑圆劲,就是你拉也拉不动,挤也挤不动,以前叫阴阳劲,练成了就是太极劲,对方来压,就放松了,他着不了力,对方一走,它又弹出去,有了棚劲,增强了技击的能力。拳论里说“久练不如一站”,就是这个道理。你别看身体外形不动,实际上内里在动,动的程度更深。 余功保 这就是内功拳的特征。内功拳的一个要点就是怎样很好地把人的内在的因素发挥出来,在练拳中体现出影响力。您认为应如何在太极拳中练“内”。 门惠丰 太极拳的“内”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整个练拳的过程始终在大脑的支配下进行。这样你首先脑子里要明白,拳该怎样练。支配什么?我在教学中经常强调,意念支配动作主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动作规范,二是动作圆活,三是动作连贯。每一个动作,它的起止点在哪里。经过的路线是什么。在动作中,每一个着力点都是在变化的,你的大脑不能和这种变化脱节。在全部套路中,意、气、形要完全统一起来。要领要清楚,要领之间的衔接也要清楚。这就是动作规范。连贯是不能分开,不能断,规格清楚了,每一个规格之间怎样连接,是生硬地串在一起,还是润滑地连接,感觉就不一样。练太极拳中要掌握好一点,就会助于连贯,这就是一个动作的结束,包含着下一动作的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要把一个动作做老了,你再接下一个动作就“生”了。 余功保: 应该是旧势未尽,新势已生。解决了连接性问题,就解决了整体性问题。 门惠丰: 对,要做到这一点,你脑子里就要清楚,拳法的演变程序,在意念的支配下,把手眼身法步结合起来,在脑子里组合好,连接好。只有连贯了,才能圆活,圆活就是动作、劲力不能有棱角,有时候做起来也很难,比如一个发劲,劲猛地发出去了,怎么连起来,圆活起来?就要在发劲前后的速度、角度上控制好变化,不能猛出猛收,要有缓、急的过渡。要圆活练拳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只有全部的拳势变化都在大脑的控制下,这才是内功拳。这也不容易做到,有时候你打三编拳,可能有一遍能做到完全的意念支配,在这种状态下练完拳,你就会觉得非常舒服,是一种享受。一套拳打好了,就跟创作了一件艺术品是一样的心情。 余功保 拳家打完一套拳跟书法家写完一幅字、画家画了一幅满意的画感觉一样。真正的身心愉悦。 门惠丰 过去老人说练拳练好了,从头到尾就象练一个式子、一个动作一样。九九归一了。动作和动作之间也“合”了。动作一展开,就有一种“势能”,动中有法,静中有势,法无定法。你就觉得全身有一种膨胀的力量,你一动,就是支配这种能量,你一松,它就沉下来。这就是动静结合。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