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姑(陈玉霞)说:“你可以在菏泽教拳,发扬陈氏太极拳拳法”。洪老师对我说:“我非常希望你学多少教多少,谁来学都可以教,教学相长嘛。”——何淑淦说。

何淑淦与各地太极拳名家合影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何淑淦得到了彻底平反。北大给补发了毕业证书,工龄自1960年7月1日起计算。当时北大发文要给他安排工作,但由于他在菏泽教书,口碑很好,当地政府就坚持把他留了下来,安排到大学教书。
从这时候开始,何淑淦如鱼得水,在太极拳领域尽请地施展着才能。1981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他开始到济南,让洪均生老师改拳架。
他说:“每年要到济南去一二十次,少的三天,多的两个月,向我老师进一步学习,改我的招法,跟师兄弟切磋,也向他们请教。师兄弟们对我很好,我们互相都不保守,在一起感情很深。
“1986年洪均生老师80大寿,陈玉霞师姑(陈发科之女)和雷慕尼师叔到济南给老师祝寿,在济南住了23天。在济南,师姑看了我练的老师教的陈氏太极拳老架,很高兴。我又练了老师后来改的新架,我师姑对雷师叔说‘淑淦练得很轻灵,协调的很好,很有老师的风味’。并说:‘你现在调到菏泽去了,你可以在菏泽教拳,发扬我们的陈式太极拳拳法’。洪老师对我说:‘我非常希望你学多少教多少,谁来学都可以教,教学相长吗?’
于是,自1986年开始,何淑淦正式开始了他在菏泽教拳的生涯。像滚雪球一样,规模越来越大,从小学生到政府官员,学员遍布各个行业,何淑淦的名字也紧紧地与太极拳联系在了一起。从在公园里整地教拳,到菏泽市陈式太极拳洪均生拳法研究会的成立,菏泽太极拳的习练者原来越多。太极拳演练,成了菏泽一道亮丽的风景。菏泽的拳友们,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太极拳活动的舞台上,为宣传菏泽,推动当地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何淑淦,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但他仍有鸿鹄之志,他仍在殚精极虑,继续书写着他的太极拳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