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qlrong

王茂斋主要传人之一 ------ 修丕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5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师兄说我师的架子在修老师的徒弟中算是比较象修老师的,但我看过北京的和上海的都有细微不同。现在我明白了,就象我们这帮师兄弟也各不相同,这可能太极博大精深的必然结果。

发表于 2005-12-26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何足道在2003-6-1 18:07:00的发言:
我也是直话直说,说的是实际情况。我有说过北方的吴式太极拳不好吗?说过王茂斋的拳不是吴式太极拳吗?不要忘了:创建此论坛的369先生就是北方吴式太极拳 的传人!怎么能算南面的?拳架没有好坏,挂什么名都可以,说王茂斋尊师要称吴式太极拳,否则他就自己可以另创门派,那么吴家不称杨式就是不尊师了?话不能那么说。其实所谓的“定型”都是后人说的,吴式太极拳正式成为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是建国以后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体委定的,并把王茂斋的拳归属吴式太极拳,才有了南吴北王之称。当时离开吴,王二位宗师仙归已经20余年了。

“吴式”太极拳的定名,哈哈,如果何足道先生不健忘的话,应该是在三十年代初期的上海吧,定名的是民国政府秘书长褚民谊(吴鉴泉的徒弟,因为被杨澄甫先生当众扔出去多次,然后改换门庭),而且因此才成立了鉴泉拳社的吧?

“20世纪60年代国家体委定的”的说法也不准确,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百家争鸣时期。

何足道先生展开雄辩。

发表于 2005-12-26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吴式定名的问题,王茂斋宗师、杨禹廷宗师都没有过异议,我们就不必争论了吧。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好!
发表于 2005-12-27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在2005-12-26 12:27:00的发言:


“吴式”太极拳的定名,哈哈,如果何足道先生不健忘的话,应该是在三十年代初期的上海吧,定名的是民国政府秘书长褚民谊(吴鉴泉的徒弟,因为被杨澄甫先生当众扔出去多次,然后改换门庭),而且因此才成立了鉴泉拳社的吧?

“20世纪60年代国家体委定的”的说法也不准确,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百家争鸣时期。

何足道先生展开雄辩。


上世纪30年代称吴鉴泉氏(简称“吴氏”或“吴家”)的太极拳,不称“吴式”。王培生、王辉璞1984年的合著出版时还习惯的称《“吴氏”简化太极拳》。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百家争鸣时期是1956---1957反右以前。然1958年徐致一出书时还称《太极拳“吴鉴泉式”》,1963年再版时仍称《太极拳“吴鉴泉式”》,直到1965年再版时才改称《“吴式”太极拳》

这些常识,稍知吴式太极拳历史的人都知道,何须“雄辩”?不知者不怪。不过,一知半解者最好少说一些“宏论”,混淆事端。再说我不想、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和他们“饶舌”。

发表于 2005-12-28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佑-王茂斋-杨禹廷-王培生、王辉璞。吴氏这个说法门内现在也可以这么叫的。社会上据说是为了去除家族观念,改称吴式。这应该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争论了吧。欢迎大家讨论、争论问题,但希望都不要伤了感情。
发表于 2005-12-28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wl369在2005-12-28 11:11:00的发言:
全佑-王茂斋-杨禹廷-王培生、王辉璞。吴氏这个说法门内现在也可以这么叫的。社会上据说是为了去除家族观念,改称吴式。这应该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争论了吧。欢迎大家讨论、争论问题,但希望都不要伤了感情。





如果“何足道”先生展开的话,您也应该挨骂的啊。



““““何足道”””先生根本不提“民国(蒋中正)一后民国时期(汪精卫)”在上海的太极拳推广情况的前因后果,与前、后民国时期那个“英雄”传人(褚民谊)是用何种手段用、尽权利扶持某某某,而且命名的情况,几乎就是不可思议啊!


所以,“一知半解者最好少说一些“宏论”,混淆事端。再说我不想、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和他们“饶舌”。”


如果不冒昧,“何足道”就是“何足道”吧!



虽然,雄辩的本事大得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5:48: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8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ptjs在2005-12-28 15:43:00的发言:

““““何足道”””先生根本不提“民国(蒋中正)一后民国时期(汪精卫)”在上海的太极拳推广情况的前因后果,与前、后民国时期那个“英雄”传人(褚民谊)是用何种手段用、尽权利扶持某某某,而且命名的情况,几乎就是不可思议啊!





一个褚民谊有那么大的本事?能使吴式太极拳享誉全世界!我看你好象是褚民谊的传人,在歌颂褚民谊的“成绩”吧。还想让别人也来帮你宣传?我看何足道先生不会上你这个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22:41: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9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07-12-31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修良

作者:陈东良  赵松堂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珍贵文化遗产,经几代先辈的研磨发展,分成五大门派。吴鉴全与王有林(字茂斋)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经二十几年的体会改进,自成一派,名为吴式太极拳。

修良老师(山东省莱州市大武官村人)自幼随学于父修丕勋(字柱臣 是王有林的开门高徒)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经父口传身授。二十岁前就达入门成度并把父亲的各种器械套路练到精妙处,深得其父满意。父年迈时行动不便有外来学者。父均由他来作示范动作,从而他在以后传播发扬吴式太极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经几十年的刻苦磨练,功夫已达用意不用力的发展。走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舒展自然,内外合一,推手,周身软如棉,坚如钢,化劲对方如临深渊,发劲有排山倒海之威。他虽年过花甲,周身上下仍轻灵圆活。

他重道德,为人祥和诚实,不图名利,教学严格,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要求练拳以健身强身为主,探讨太极拳不误工作,因而传授了一大批太极拳爱好者。学者遍及莱州各地。有好几名学生已收徒多年,他的学生中崔玉臣是最用功懂劲最早的一名,一九九六年参加国家在宁波举办的太极拳推手赛勇夺冠军,给吴式太极拳和本门师生增添了荣誉和光彩。在众多学生中以下学员已达到入门或懂劲成度:韩进军、王瑞池、孙旭忠、王朋集、王维光、崔玉臣、孙永浩、张立臣、李伟、陈洪训、陈东良、赵松堂、王振波,孙旭东、王金辉、徐爱平、王春松、赵振涛、杨新喜、杨新胜等。

太极拳是一种最佳养生之道,又是一种神秘的武术功法,修良老师在推广发扬全民健身活动和探索太极拳奥秘发掘人的潜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200726

发表于 2008-1-20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大师为太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顶礼了!大师心大所以才成就,存门户之见者如何博采众长,发扬光大!还是谈点经验体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