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武术资料 查看内容

【太极拳资料】洪均生先生谈初学太极拳者的练习

2012-12-13 14:03|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5236| 评论: 0|原作者: 张光宗供稿

摘要: 洪均生先生谈初学太极拳者的练习
        一般练太极拳的习惯于缓慢和不发劲,乍见陈家沟与我们所练的拳,往往惊异怀疑,以为这是外家拳,也有认为这种拳动作快而有发劲感到兴趣(多数是青年人)。一入手就从快和发劲方面注意,练的不圆,也真成了外家拳(外家拳我虽然没学过,但我相信也是不用拙力、直劲的),就走错了路。
          我们先分析慢字,慢是用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才学时一定要慢,不慢则紧张而不能松。必须先慢练,周身松开,处处动作找圆圈,怎样公转,怎样自转,公转自转怎样配合,不慢则找不细致。所以,慢是为了找运动规律,不圆而慢则处处是滞劲,不圆而松则处处懈怠。比如才学写字,也是要求慢,用意在不可潦草,须了解用笔的方法,怎样顿,怎样提,怎么转折,并不是以慢为好,假设说练拳越慢的功夫越深,等于写字越写越慢,那还怎么运用呢?
        而且才学时,气易上浮,精神紧张,还能拔气,动作快了,气更不沉,这与身体也有影响的。所以初练拳也要求慢,不过慢的有限度,平均一趟拳约以十几分钟为度,最快也不少于八分钟。
         才学时,不可贪多,要一式一动的大轮廓记清了,走对了,再学新的。以后还得特别注意小的动作和两式衔接处的小圆圈,拳经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这是紧要关头,也是拳的妙处。
        在初学时,虚实变化配合不易掌握。特别是腿的虚实转变,慢了可以体会清楚,并且加强了腿的支持力量,是有好处的。
       头趟拳如金刚捣碓的右脚,金鸡独立的右脚,摆莲腿等全是脚上发劲,掩手肱拳、背折靠、及二路的许多式子全是发劲。发劲是松开转圆的发,对内脏无丝毫影响,即对手脚发劲之点也毫无感觉才对。但初学时,可以先不发劲。二趟拳发劲处较多,尤其转身跳跃处较多,身转不圆则气用不调,所以必须头趟拳练有相当基础再学二趟。
        原理规律全掌握了,就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总是圆为主。能做到慢而轻灵不滞,快而沉着不浮*,就对了。慢而不滞须转换的恰当,快而沉着须转换的圆满。练架须全趟的练,又可以拆开单式的练,特别是较难练的式子,更得拆开多练,以求深入体会达到精熟。
9

点赞
9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cntaijiwang),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太极旅游|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