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与人生(1)

2009-12-11 08:30|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5771| 评论: 0

摘要: 我们修炼太极拳,要把太极拳在生活中转化,也就是生活要太极化,使我们的人生成为太极的人生。我们修炼太极拳,最终就是希望人生圆满与和谐。社会的运转要在和谐的状况下才有办法转化,如果不和谐,那也是在转化,但 ...

 我们修炼太极拳,要把太极拳在生活中转化,也就是生活要太极化,使我们的人生成为太极的人生。我们修炼太极拳,最终就是希望人生圆满与和谐。社会的运转要在和谐的状况下才有办法转化,如果不和谐,那也是在转化,但那会往负面去,这样就麻烦了,这个社会如都往负面在转化,人就会受到很多冲击,这样的人生就不会圆满和谐。
古太极图的相生之道
这里有一幅古太极图,古太极图与现在一般所见到的太极图不太一样。现在一般所见到的太极图,像韩国的国旗,是一个圆再加上半圆合起来。但是古太极图的内部两个近似半圆是互相勾起来的。这种互勾,不单指物质的勾,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我们用「生命、生存、生活、生化」来解释。
一个生命的开始,只是一个点,慢慢变成相勾的两个力量。这两个力量在互相冲击与和谐当中,就是生命的开始,也就是「二五之精、妙合而灵」。二与五之间怎样阴阳调和?最原始的人生之道就是夫妻之道,夫妻之道是让生命有一个开端,也就是在人生中产生一个生命。
有生命以后要存在,所以叫生存,生命落在妈妈的子宫里面着床,也就是生存的开始。
生存以后要能够活下来,就叫做生活,此生活不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存活的能力,也就是活力。
生命在这个生态里面运转,到最后就生化的步骤,所以现代的生化科技是蕴涵生命的哲理的。生命怎样去化?要化一定要有两个力量,中国古代没有办法描述这两个力量,所以就用最终的概念来描述,也就是太极。
太极的意义
太极中的太就是「大大」,也就是比大还要大,因为无法描述这个大,.所以中间加一点,因此太就是极限。至于极,在古代的意思是「脊」,也就是最高点,屋脊最高的地方无法看透,就是无限远的地方。
太极与无极是一体两面,太极是正面,就是看得到的、属于阳的这一面;至于看不到的、属于阴的那一面叫无极,所以〈太极拳论〉一开始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是指当太极运化时,那看不到摸不到的、「非绝对无,乃未始有」的那一面,也就是「元一混沌」。这就是太极的概念:无限高远的、不可知的「有」。
一开始只是一种自然观,但人类开始用这种观点去思辨,从自然的变动转化成人为的意识,就成了一种道德品性的修为。
太极的观念,可以用古太极图来看。古太极图中有两点,分别代表阴、阳,因此整个图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且这两点不是对立面,是融合在一起,阴中有阳使趋于动,阳中也有阴使趋于静,也就说明了阴阳互用的道理。
阴中有阳,就是在扩散时一定有阴的内敛,如此才可慢慢成局;阳中有阴,就是在一个形象与物状中,一定包含了没有形象的无极、无相。这就是阴阳二气相勾,相勾时如果相和谐就产生生命,相克就变成生命的摧毁。自然之中有相生、有相克,相生就转造成另一种形象出来,相克就变成力量的抵消与破坏。不过破坏当中也会相生,所以生与克其实是一个辩证,辩到后来就朝和谐的方向,到两个力量相平衡时最圆满。
世界上不可能只有阳或只有阴,一定是阴阳同时存在,因为阴阳是事物进化的原动力。例如今天政府扫黑,也不可能完全扫光,只是让黑道能在某种制度的掌控之下运作,把黑道变成一种力量,如此才可提升。
太极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本身就是转化的意思,它不是直的,而是圆的,直的是有去无回,而圆就是两端一致,0度与360度同样是那个点,虽然过程不同,但是到后来还是归原点,只不过这个点与原来的原点,内容是不一样的。
修炼太极武艺,涵化人生境界
练太极拳也是一样,我把它定义在「修炼太极武艺,涵化人生境界」,人生用涵化的,是潜移默化,不是用强化,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你、强迫你吸收某种知识,而是由教学的过程中,慢慢转移你的观念,将你从遗传的气性慢慢转换成后的生命。太极二气因时空的不同,所产生的质就不同,那阴阳开阖二气就不一样,质量就会产生变化,有些改变、有些没变,没变的或许是遗传基因所遗传下来,某些变成了另一个个体,这就是太极的阴阳转化。转化没有一刻是停止的,所以永远的变动就是事物的真理,世间没有事物是停止不动的。
物的生命会往消散转化,因为它没再生能力;但是生命不断地转化,虽然一天一天地败坏,但是性却一天一天往上提升,性与命变成两种力量在拉扯,这两个力量造成混沌。生命有限可是精神无限,因此会造成很多的遗憾。如何从有限的生命中提升无限的精神,这是太极人生最需要讲究的。修炼太极拳不应只在技击中争谁输谁赢,而是应该寻求自我生命的境界如何转化提升,这才是太极人生所要追求的。
太极的演化
我们再来谈古太极图中的天地定位。天地是立体的三度空间,有高度、宽度、深度,时间是第四度空间,我称它为精神空间。从三度空间看,人是立体的,它也是物,但是人有一个精神空间,这第四度空间包含了动与静。四度空间包含了空间的静、时间的动和精神的变化,这就是把太极放在人生里所要研究的。
动与静的最原始点,就是元一浑沌。气本来是一气呵成的,浑沌未开的时候就是元一,元一就是一个太极之圆,就是变动之端,它非绝对无,乃未始有,还没有产生一个开始,这是太极的最原始点。
元一经过了几个过程的变化,它开始有变动了,从元一混沌到无形之形、无状之状,它还没有形成形状,但是它有东西在里面。慢慢地它有了阴阳二气,就形成一个圆,这时阴阳两个力量开始转化,这是一个力量变不出来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我们身体里面必定同时存在阴与阳。一元二气阴阳始判,分判则神,阴与阳开始有一个分别,就是用精神的力量在里面变动,由无极而太极。我们从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无极的观念里,慢慢到一个阴阳变动的太极观念出来。
上面所谈到的精神本是寂然不动,但能感而遂通。精神在不动当中,又有一个性灵在里头,这性灵它有感应的,它感应之后就开始有变化,有变化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象就出来了,这叫精神的作用,也就是在第四度空间中的作用。精神是无形的东西,没办法把它画出来。这精神的力量产生了阴阳的变动,如果用一般的观念来讲,阴气往静的方向凝聚,像肉体是阴所凝聚的;肉体中的阳气就是我们的精神力、思惟力。人虽然是身心二元,但要身心合一。肉体会长大,可是不会改变外相,外相的变化是经过思惟而变的,所谓思想,就是心田所种的心是什么,相就成什么,也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美国总统里根说过,人在四十岁以前是父母为你负责,可是四十岁以后的相貌自己要负责。因为四十岁以后相貌的变化,起因是自我内心的变化,因为你已经感而遂通,你的思想会转化成外相,丑和美均从心里面表现出来。现在的社会太物化,像女人瘦身只有丽质而没有美质,亮丽的外表父母可以给你,可是内在的美感是要靠自己充实出来,所以孟子有云:「充实之为美」,内心能充实才是真、是善,那个美才是真的美。圆满和谐就是真、善、美,太极拳也是真、善、美的人生。诚而为真,一个人没有内在真诚的心,那真是出不来的;善优而为之,你做优的事而择善固执,那善就会显现出来;充实的真与善,那外相美的气质就表现出来了。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留下,其实也就是太极拳中的去芜存精。
太极从开端、初成、大成到生化,它有一个阶段的变动,代表阴与阳互相消长,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太极拳就是用这种道理来打拳的。太极拳中如没有阴阳消长的变动与互用,那只是动作缓慢的运动,不叫太极拳,太极拳一定要包含阴阳互用。太极的人生也是在用这样的变动,太极图中极阴就转阳,极阳就转阴,这当中有阴有阳。《易经》说太极当中生阴阳两仪,两仪生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这四象慢慢再变成八种卦象,从这八种卦象各有六个爻,也就是天、地、人的阴阳变化,这变化共有六十四卦。

[page]


三极征见:天、地、人
太极中谈「三极」:天极、地极、人极,今天所讲的范围没有超越三极。天的极至就是阴阳二气,这两个气是合一的,阴阳之理就是阴阳之气互相磨荡,所以台风就是高压与低气压磨荡所产生出来的现象,那台风所形成的暴风范围,恰恰就是一个太极图。人的生命也是阴阳磨荡出来的,精子与卵子合在一起时,那个受精卵也是太极图。植物的发芽,也是利用阴阳二气所磨荡出来的生命。
孔子说天地无仁义,是自然的运转让生命运化出来,这是大自然的现象,运化出来后,就开始有生命落到地上,地就是让生命着床的根基,像母亲的子宫。我们人还没有出生前就在水中长大,所以我们看到水会很高兴,因为我们对水有一种眷恋之感。母亲的子宫对小小的生命而言像一个大海,只是我们跳到这个陆地以后把它隔离了。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所谓「太一生水」,所以阴阳二气磨荡以后又产生水的观念出来,变成生命以后就到地球上面来。一个生命的真正形体,我们用刚与柔来描述;还没有产生形体前就用阴与阳来描述。大自然界的刚柔就是大山、海洋与川谷,这当中的刚柔产生质能的互换,生命的能就慢慢变成质而出来了,生化科技就是质能互换,所以人的生命力是不断地质能互换,要不断地修质变能,让生命的材质不断转化,这叫质能互换生万物。
质能互换落到人体就是〈太极图说〉中的「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有人解释为阴阳五行,但是这里的二、五我们用《易经》的观点来,就是指一卦当中的第二、第五爻。在《易经》的泰卦中,上为坤、下为干,也就是阴在上,阳在下,如果把第二、第五爻互换,就成水在上、火在下,水火相济的既济卦,这叫用。阴阳合和为体(泰卦),水火相济是用(既济卦)。二与五就是阴阳之间的转换,很多修练的人都修抽坎填离,是性命双修的一种功夫,也就是〈太极图说〉中「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修炼。性是体、命是用,性命双修就是阴与阳最精粹的转化,也就是质能互换的时候,产生一个很巧妙的结合,结合为一后,就凝聚为最纯化的生命物质出来,也就是人。人是妙合而灵,阴阳二气中最精纯的东西,合在一起产生人类出来。
万物中人是最特殊的,因为人有仁与义的心灵在里头。天地之间是没有仁与义的、是自由生灭的,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是不讲仁与义,而是天地没有仁与义,它不在乎仁义,只是自然运化。可是落实到人身上以后,因为人有思惟,有感性、理性,从感性的直觉运动,慢慢地引动思想,而后开始转化,人也就越来越复杂,但为了彼此间能相处,就开始产生阴阳互用、截长补短,因为人越来越复杂,所以就产生了「仁」这个特质,仁者二人也,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特质。至于「义」,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时,最得体、最适切的运用。所以仁与义,是人极的最高境界,因此儒家讲仁义。一个人如果无仁无义,就麻木不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不仁代表没有关怀心,义就出不来。所以在人极当中,仁义是为变动,我们怎样在人极当中处理我们的人、事、物,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因此天、地、人称为三极。
三极也可以从技艺与道来讲。天、地、人是自然的东西,技、艺、道是经过人把它创造出来的,正所谓「人得其秀而最灵」,所以它有非常精微的思惟心灵在里头。人的心灵含有很精致的思惟之后,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也越变越复杂。加上语言的产生,让人类更复杂、也更进步。后来人类又发明了文字,含有歧义性的抽象文字,让人类的思维与认知产生割裂,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文字却可能想到不同的东西。因此人类在有文字以后变得更复杂。
我把天地的特性分成「好生之德」以及「乾坤之健」,而且乾坤并健,因为这两个力量互相在变动的。天地有好生之德,对生命通通是包容的,但好生之德有两种力量,有损有益。天是干、地是坤,干之力乃刚之源,故有一种刚健不息的力量不断地在动,地则有承载万物的德性。因此事物在整个天地间转化,它一定刚健不息。
中国人是一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他们知道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而且从生来看,不从灭看,所以中国人不是苦的民族。印度从灭来看,因此认为有情大千都是苦;可是中国人从生来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活力,由此不同的民族性就分别出来了:一个从灭看到生的现象,一个从生看到灭的现象。其实生灭之间是不断在转化的,因为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刚健不息,另一个是承载万物,这是天地之德,所以[《易经》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地虽然有刚健的力量,可是也韵含了仁和敦厚之气,因此万物才能生长出来。所以天地是刚中有柔,它虽然是刚健不息的刚,但它有柔的存在,承载万物大公无私,它也柔中有刚,有好生之德。
以前我到成大的校园看大榕树,因旁边没有障碍物,所以此树生长出来盘根错结,没有弯弯曲曲、很圆满。因它没有外在的干扰,所有的事物都向阳在成长,如这个阳很整体时,它就有一个很圆满的结局。反之就变动了,人也如此,在我们的环境中,阴阳调和有时并不完全顺遂,所以到一个年龄以后,就该设法将生命调成一个阴阳开阖的和谐境界。

[page]


人在天地间的自处之道
人在天地之间如何自处与运用,我把它分成四种:第一是归零的心;第二包括了三心意志、四得胸怀、五点作为;第三是凝聚生命的势能;第四是了解势能的转动。先谈归零的心。
归零的心
做任何事物心均要先归零,如此效率最高,因为它当下把握。可是人身心常常不能和谐,身心二元而无法合一,心境就没办法归零,也就无法随遇而安。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归零?我用一个物理电学的公式P=Eicos θ来解释。P是功率,也就是势能发挥的程度。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功率?就要看Eicos θ。E是电动势,也就是势之源,这包括身心的心源与身源。i是电流,就是势之动,也就所能发挥出去的势能大小,势能大场域发挥得就宽。至于cos θ是功率因子角,当θ角等于O度时,代表心态归零,当我心态归零时cos θ=1最大,也就是说偏见没有了。人在没有偏见时,所发挥出来的能量是最大的,当人有偏见时,所发挥出来的cos θ ,其中的θ角度不等于零,cos θ就有一个介于O与1之间的质出来了,那么P就不能达到最大。因此人如何把θ角归零很重要,θ角归零就是归到你的中心,也就是太极拳里谈的守中。
这个「中心」从有形观之是身体,无形则为心态,心态如果能随时归零,中心里就没有障碍存在。人常常受到外在的名位、身份等等而身不由己,因此心态常常不能归零,就不能在当下的场域做较大的发挥。知识经济的时代,提倡场域的营造,当知识的能量能散发出来,感受的场愈大,就表示势能愈强,将来影响力就愈强。能有身能与心能,身能就是立身中正,坐下来时不偏不倚的姿势,就是立身中正,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正襟危坐。心能则一定要有一颗能把握中的心,不偏不倚,如果所有的生活均如此营造,那么生命的场域是无限的。
我们通常身心放不下来,只在某些固定的场合活动,所以场域受限了,势能也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当下归零就是修身养性,随时归零将来能量就大,随时有一个定界,就可随时掌握时机,这是在快速变动的社会里很重要的概念,随时归根复命,生命归根复命的这个命是指生命力。人如果每天都有这种思想,就不会哀声载道,也不会怨天尤人。中国人看生命的由生到灭,一样每天都很快乐,因生是生生不息的,每天展现出来,生与死只是过渡而已,没什么可怕。
 
三心意志
再谈三心意志。志不立则事无成,意志要立时要有三心:信心、恒心、诚心。练太极拳的人,如果对这个老师没有信心,那他就学不下去,如没有把太极拳当成一辈子训练的恒心,也一样会离开,如果心不诚也没有用,面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诚心,就接触不到真,真诚才能得其真,因此这三个心到最后还是归于诚心。
 
四得胸怀
再看四得胸怀:提得起、放得下、想得细、看得开。这文字念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很不简单,提得起要提得轻灵,放得下要放得松沉,一个东西如能很轻灵的提起、很松沉的放下,那代表你掌握与拿捏是随心所欲。很多人是提得起放但放不下,一放下拿捏不好就摔坏了。想得细是说对事物的道理看得非常透彻,当然也就不会去执着,现在很多人还想不细就开始钻牛角尖,也就容易执着、看不开。如果对事物想得很细,来龙去脉都很清楚,那就看得开,心中就开朗。我常说人要开心不要关心,因为当产生关心时,代表已经看不开了。
太极拳从身的训练可以一直修到心的思辨,如果对事物的起坐动静都能有知有觉,就能知道其来龙去脉,那一定能看得开。所以为什么太极拳要大开大阖、轻提轻放、进退平稳,这都有它的哲学理念在里头,它从这边慢慢去琢磨,所以大家不要把它当文字来看,它是生命实践之后才能写出来的文字。提起、放下、想细、看开这很重要,当胸襟能如此时,外界的干扰影响就不大了,就能有归零的心。
当然实际实践起来,还是需要不断地修养、修炼,因为「平时容易平心论,遇事乱心在一瞬」,平时都很容易平心论,可是跟自身一有关系时,一瞬间就乱心了,所以平时还是要不断地修心。
 
五点作为
再看五点作为:用点功、吃点苦、下点气、虚点心、知点机。从用功、吃苦、下气、虚心到知机,前面用点功、吃点苦是我们的修为,下点气- 太极拳又称下气拳,所以要下气 -当你遇事乱心时,赶快进入平立观无极,马上气沉丹田,所以练过太极拳的人处理事物应与一般人不一样,会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会知机。这边的点不是一点点,而是一点一点累积的意思,每天依照要求一点一点累积下来,其作为才表现得出来。
至于虚点心,练拳时腹一定要松实,心则要空宽。腹是我们的地盘,松实松实才能耕耘,如果久旱不雨,地就硬梆梆的,但是如果能每天耕耘,腹就很松、很实,这样就容易种金田。内经图有所谓「铁牛耕地种金田」,铁牛代表心志坚定,如果心志不能坚定,就无法耕这块旱地,要有像铁牛一般的心志才可达到。每天气沉丹田就是种金田,金田就是气,生命的能,每天去种丹田之气,才能「家有灵苗活万年」。结的果是一粒粒金色的果实。所以炼到某些程度,会看到某些东西,那是现象,代表种的田已经慢慢产生这些东西了。要如铁牛耕地一般地下气虚心,生命能:精、气、神就会逐渐变化,这些也都会影响到思惟、理智和悟性,所以还要知点机。
知机就是要能开悟,不断对东西的了解,思想对事物就能愈来愈灵敏与透彻,事物在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掌握机,就能得机得势。人因为掌握不住机,所以有很多困境,机会来了不知道,因此困境就出来了。有人拼了一辈子也拼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叫努力却不认真,爱拼不一定会赢,会赢却一定要拼,要认真地拼,这代表你知机,所以要认真努力,努力去认真,追求生命的真。对人、对事有诚才能得到真,人家才会明讲,否则就走错了方向,白忙一场。努就是奴,加上力,做别人的奴才是绝不会成功的,因为主人不会让你成功来赢过他。所以要先认到真,当你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与真在那里时,好好地去做,当做本质的奴隶,最后就能掌握,那时才能知点机,希望这些能与大家共勉。
 

5

点赞
4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