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08|回复: 0

一代武学宗师王培生讲实用小功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6 0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3786962591,2409327011&fm=21&gp=0.jpg

      王培生(1919年3月24日 - 2004年9月11日),名力泉,号印诚,1919年3月24日生人,原籍河北武清县小韩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武术家。

      王培生先生不仅武艺高超,而且非常重视拳术的理论研究,在教学之余,努力探索武学之道,著书立说,决心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早在 1953年月日他就在传统吴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吴氏太极拳37式,于1958年正式出版。以后又创编了一套适合于老年人运动的太极十六式。他武功上乘、 彻悟拳理,把武术气功同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八卦以及生理学、心理学、医学贯通起来,熔为一炉而治之。他的拳论含有深奥的哲理,富有科学性。80年 代以来,他先后出版了10多部武学著作。其中英文版《吴氏太极拳》(曾维祺合著)在海外流传广泛、影响极大,已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宇航员的训练教材。他在 1985年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武术教师培训班上主讲太极拳推手,编出的《太极功及推手精要》被指定为大学武术教师的进修教材。1987年出版的 《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一书精辟地阐明太极拳健身理论,详述太极拳套路之拆招和推手之要诀,将多年来人们没见过的太极拳技击之术公之于众,打破了太极 拳只能健身而不能防暴的误说,还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为太极拳正了名,引起了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总结多年经验,把气功与武术相结合而写成的《三才门乾坤戊 己功》被广大武林人士奉为珍宝。1989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时,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向各国朋友介绍中国武术气功大师的成就,其中就有王培生先生该书 中的武术内功“八桩”的功理、功法。王先生著作颇丰,他的《吴氏太极剑》、《吴氏太极枪》、《健身祛病小功法》、《八卦散手》等都是难得的武学精品。这 10种著作都制成音像制品正式出版。

        王培生先生的武学著作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武术理论,并且有很多创新。比如,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的关系,以前的太极拳著作和老师的口述,都说眼神的方向 和意念的部位是一致的,王培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纠正了这个说法,提出了“神意不同处”的概念。例如,踢脚时,眼看前手而意想后手,这样发出去的脚才会有力, 并且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王培生把中医经络学运用于太极拳运动中,继承并发扬武医结合的传统,独创“以意行气,按窍(穴位)运身”的理论,以此为太极内功要 义。他教吴氏太极拳,每一动作,甚至屈指、扣腕都要循经走穴。他是当代武坛把中医经络学应用于太极拳健身和技击的第一人。

       王培生先生是太极拳大师,同时也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对内家拳理无不通晓。有位记者为了弄懂内家拳几大家之异同,到处请教而不得其要。他采访王培生,听到 真言:“形意拳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制敌取胜,称之直劲;八卦掌主变动如鱼撞网,即动则变,变则化,变化无穷,故称变劲;太极拳一举手一投足周身具要轻灵, 使人看着有摸不着,有处处落空之感,尤能使人心悦诚服,故称空劲。”这位体育报刊记者听了王培生这段话顿开茅塞,对王老师敬佩无比。他写出文章说:“王培 生几句话就把内家拳几大派的特点说得明明白白,真不愧为一代武学宗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