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17029|回复: 0

探讨如何落实武术进入孔子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030K015-0.jpg

  据报载:2014年9月27日,是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又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我联想翩翩。近十年来,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还在713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孔子课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电中是这样评价的:“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而不懈努力的象征,是链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纽带。“他对孔子学院的光明未来充满信心,且提出”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贺电中也说:“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融,让‘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

  我国通过创办孔子学院让中国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能和谐共进。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联想到孔子学院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相融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体委原副主任,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徐才就提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既然“属于世界”,武术就可考虑融于孔子学院。早在2006年元月,徐才、罗炤和我就曾撰写专文《期望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文中开头就提到当年法国和美国一些青少年问温家宝总理会不会武术。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武术在外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有多么厚重!他们对中国武术又是多么向往”。温家宝同志在访问日本时,在上野公园晨练太极拳,作了回答。文中还谈到从国内外了解的清况看,“在外国学生最喜欢的中国文化项目中武术高居第一位”。中国曾有十几位国学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有‘三大国宝’,即汉语、中医,武术” 。以弘扬汉语为土旨的孔子学院,让武术、中医进入该学院,不仅丰富了其教学内涵,也给萃萃学子们带来了诸多福音!武术的进入,既授予了学子们防身自卫的技能又让他们领悟到了修身养性意志品格的塑造还可得到强身健体的锻炼。且丰富了文化娱乐生活也给孔子学院增添异彩!这无疑是为世界人民、人类文明又干了一件大好事!

  我等发表的"期望"专文,八年过去了。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事,得到了许多武术、文化界的共鸣,先后有不少有识之士继续建议和呼吁,同时也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如胡锦涛同志在非洲访向时,特地去观看了当地孔子学院的学生们表演武术,近年来,国务院作了重要批示,决定将武术纳入孔子学院。

(二)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教育和武术领导部门如何贯彻和落实!

  我想不外两件大事:一是编写教材;二是选派教师。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不大。关于教材,近六十年来,各类武术教材及武术典籍出版了不少,还有武术期刊。在这个基础上,组织武术专业人员,结合几个主要拳种,编几套适合国外讲授的初、中、高三级教材不难。我还有一个想法,中国拳种这么多,不一定编统一教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一定强求一致。

  关于外派武术教练(师)的问题似乎较大。不仅要武德高尚、武艺精湛,还要精通外语。带翻译总不是个好办法!对此,我也认真思索过,说难也真难,说不难也真不算大难!
我们可以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一是从各省、区、市专业武术队、武术机构、体育和师范院校的师资或优秀学员(生)中,挑选一些武术和外语精英,加上短期培训,即可赴任。建议培训内容,除了对武术和外语要精益求精外,要有针对性!要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进行传授。

  二是从民间广泛选拔!武术源于民间,民间是藏龙卧的地方,德才兼备、精通外语的人材,能说没有吗?外语好短期培训即可外派;外语差点的,可以“恶补”以应急需。

  三是从长远考虑,加强培养和选拔!建议在体育、师院校武术院系或外语院校中设立“武术援外专业”,有针对地设置课程内容进行单独教学。这也为我国萃萃学子的就业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

  也许有朋友说“你这剃头挑子——头热”,外国学生不愿学武术咋办?

  咋办?这就要看我们武术教练(师)如何因地制宜地传授内容和辅导了!我想有几种解决的办法:

  一是学院的硬性规定:武术为一种必修课程愿不愿意,都得好好的学,我认为这不是上策!

  二是学生认识不上去,院方就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或者先搞典型示范,再逐步推广。我曾采访过,在北京一所中学做习武推广试验。先在高二一个班试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思想状况和学习成绩都上去了。

  三是从实际出发,抓住所在国或地区的生源特点,来确立教学内容与方法。我曾采访过一位美籍华人。她在美国开武馆,有几十个学生。她一开始就教“武术基本功——站桩”——中国的传统教法。这没有错,但在美国却把孩子们“站跑了”。后来她发现美国孩子的特性是“好动,喜欢打打闹闹的”,于是她改“站桩”为“对练”“打斗”,徒手、器械都教。结果“站跑了”的孩子都回来了!一年后,她在孩子面前做了一些“腾空飞脚”“地趟”等高难动作,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纷纷要求学!学习开始要苦练基本功,大家也欣然接受,且规规矩矩地练开了。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办法总是会有的!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