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258|回复: 0

武氏太极拳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8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光之在 2003/08/28 09:53am 第 1 次编辑]

武氏太极拳的特点

一:拳式小巧紧凑    武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小架式,故又称武氏小架式;郝氏小架,孙氏小架均来自武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虽然来自陈氏大架核小架,但武氏更发挥了小架式之特点,充分体现出贴身进战的太极特性。因而有“出手不过足尖”,“双手各管半边“的说法 。

武式太极拳套路乃武禹襄以实验之法,选出可用之式,连贯而成,因而拳式紧凑,既无散乱之惑,故此不同于表演或比赛而编排者。

二:身法中正安舒    虽然各式太极拳均讲身法正直,即头部要做到虚领顶颈,身躯要做到含胸拨背,直腰送胯以及尾闾中正等等,但大架式太极拳和中架式太极拳,由于拳架较大,又多用弓步步型,所以身躯必然要随之稍有前倾之势,以顺其力;而武氏太极拳,拳式小巧,步法灵活,近跟退撤,定式有多用虚步,丁步,后虚步,所以身躯更为正直,打拳好似散步时之姿势,故而称之为中正安舒。

三:步法灵活多变     武禹襄武功基础身后,体现在武氏太极拳的步法上它除了包括普及太极拳式中常用的弓,马,丁,虚,扑五种步型和退进横胯三种步法外,尚有并步,叉步,后虚步,下势步,横档步,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摆步,碾步,践步,跨步等步法以及震脚,起脚,踢脚,十字摆莲,二起脚等脚法,

四:讲求敷盖对吞    武氏太极拳注重内功,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讲求敷盖对吞;敷盖对吞者即为以自身之内气运于周身四体,再施之于披身的太极上乘功夫。敷盖对吞四字乃为手法但劲起于足,变换在腿,含蓄在胸,主宰在腰,运动在肩,上于两臂联系,上下两跨相随尽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