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武术在历史上首先是以器械的使用为基础的,拳术的历史没有使用器械的历史悠久。因为人的各方面体力和徒手搏击能力不如野兽,在自然界里人类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必须发明武器来保护自己和获取食物;武术是远古以来人类在自然界求生存的本领。人和动物哪里不同,就是人会发明工具,除了生产用具,生活用品,还有就是会发明武器。传统武术从严格意义讲就是武器的使用艺术。
原始时代的武器主要是石器,有斧头,石刀,木棍,鱼叉,绳子,弓箭;在历次和野兽以及人类自身相残中,原始人类总结和提炼了原始兵器的使用方法,其实也就是很简单实用的招数,其实就是现在西洋拳和东洋刀的路子。两三下靠着体力和手里兵器的锋利解决战斗。原始人的力气是比现代人强大了很多的。那时期没有内功的。就是凭借蛮力。“力大打力小,手快胜手慢”那是绝对的真理。那时男人的寿命很短,一是因为营养不足,二是因为身体长期处于长途奔袭的疲劳状态,三是因为惊恐的心理,四是在搏击中死亡。而女性相对要长寿一些,因此远古历史上的氏族统治者都是女性,而非男人。那时的图腾都以凤凰和鸟类为多。中外雷同。
到了夏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发明,武器的品种也改进了。青铜器比石器锋利和坚硬,对武士来说减轻了重量,身体的承受力也就减轻了,这个时候有军队的出现,战争中运用了一些智谋,团队作业化比原始社会要高强很多,武士的力量练习也就比古人要减少很多,而把重点转移到了集体配合作战,就是所谓的阵法。还有靠马匹拉动战车的出现加强了军队的攻击力。男人在战争中取的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女性成了私有财产,公有制分配被破坏,出现了奴隶主阶层。奴隶主在豢养的军队里推行军事训练和奴隶间互相徒手格斗,出现了短剑对攻,摔跤,较力,也就有了几个最实用的训练招数和技巧这个阶段,即我们现在称之为擂台散手或炮捶的搏击技法。不过那时的擂台规则就是我们现在的禁忌规则,古代擂台的得分主要就是靠巧妙猛力打击头部,咽喉,下阴,软肋,眼睛,膝盖等要害部位,以快速致死致残为目的;那时没有人道可言,东方西方都一样。而奴隶制国家在军事上主要以掠夺土地人口为主要目的,所以武器的使用上也就丰富了许多,出现了匕首,短刀,剑,戟,斧,瓜,钩,叉等品种,在军事训练中,还有了比较短的成型的套路,就是集体武舞。如剑舞,刀舞,鼙鼓舞,现在云贵川一代的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呢。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门客制度的盛行,社会上出现了侠士这个阶层,同时铁器的发明给这个时代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带来了生机,铁器比青铜器重量轻便,锋利,坚韧,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更大。在兵器上短兵器也得到了发展,如铁锤,铁鞭,宝剑,长槊和长刀,匕首,其技法和套路也就有了长足发展,那时也出现了盾牌。
汉朝以后,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常规武器,即将官马上用长槊长戟,步兵马下用刀枪钩戟弓箭,而鞭锏锤抓这些兵器是少数具有特大体力的将官们使用的,但是在马上作战多用长槊,关羽张飞赵云就是代表。那时没有发明青龙偃月刀,关羽用大刀是后来明清小说家的杜撰。少数民族都有圆月弯刀,即马刀和弓箭。弓箭是人类最早最重要的武器,一直伴随着冷兵器时代存在,直到火药枪只的出现后才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作为武术和体育项目一直会永远流传下去。
在文化也出现“武术,武艺,手搏”这样的名词,有了基本功力训练,如举重,射箭,气功等,刀剑的使用也有了比较成型的套路和舞蹈,如越女剑,通臂拳,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也为内功的修练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有剑舞对剑,如项庄舞剑。昆仑派武术是和汉朝统治者信仰道家学说和百家争鸣有关。那时是以昆仑山为道家信仰的中心。传说神仙都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所以武艺的传承也就是从姜子牙伐纣开始有了结论。峨眉山也是历史悠久的武术圣地,因为秦始皇,汉高祖等皆起兵于巴蜀,把当时与世隔绝的四川人民训练成了秦汉军队,武术也就在四川中下根来。
接下来的朝代更迭,武术在帝王争夺天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决定于将帅士兵武艺的高低和将帅的智谋。而身怀绝技的武术家往往是各国帝王的首选,练武术的人在秦朝、汉朝和唐朝时的待遇也得到最辉煌的时期。往往受到重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具体例子很多,也出现了名将阶层,如著名的有霍去病,廉颇,荆轲,吕布,关羽,张飞,祖逖,李元霸、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薛仁贵,李靖等。在这个阶段,长柄武器发展到顶峰,短兵器也得到发展了,剑术也成为时代的宠儿。各种有名的剑术和收藏古代名剑成为时代的最宠。炼制宝剑宝刀也成为时尚的行业。
历史证明,国家的国力越强大,其军事文化的发展就越强大。军事越强大的国家,在国际地位上肯定具备主动权。这就和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相合的,富国强兵才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真理。宋朝开始,由于统治者的私心,开始压制武官,排斥武备,遭到了西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和长期袭扰,国土边境被小国家侵占,人民被奴役。但是由于统治者的无能和腐败,对待侵略者的态度是软弱加投降主义,求和保守,赔偿岁币,广大人民群众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灾难和奴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产生了宋江为首的水浒英雄。
武术在北宋时期也发展到第一个高峰,比较著名的拳种如少林拳,翻子拳,戳脚,弹腿,劈挂,鸳鸯拳等北方拳种流行于民间和朝廷军队,刀枪剑棍术的发展也到了一个高级的水平,武术套路开始成熟,散手技巧的使用到了一个高级阶段。著名的门派武术家开始出现,如周侗,培养了岳飞,林冲,卢俊义等一帮武艺高超的英雄。少林寺武术也从唐朝起发展到了最辉煌的时候。民间尚武之风非常浓厚。但是这个时候的武术还是以外形的快捷,力量的大小,以及技巧的悬殊决出高下。硬气功的发展也走向了个高峰。有金钟罩功夫,铁砂掌,暗器,飞刀,轻功,神行等功夫,侠客们擅长的主要是短兵器和徒手摔跤,相扑等技术,如浪子燕青,杨七郎都善于相扑。现在在日本流传的相扑也是从宋朝开始传入的。
元朝是内家拳开始发明的阶段。元朝末年由于民间禁止武术,兵器被收缴,民间武术遭到制约,兵器的使用仅仅限于官军和起义部队,因此开始停滞不前。而徒手格斗开始另辟蹊径,汉族的武术家开始寻找一条新的锻炼方式。在元朝末年,道士张三丰开始把道家功夫修炼和武术有机结合,创造了内家拳。并且传于张松溪等人,相传张松溪晚年和少林僧较技,一掌就可以把巨石劈成两半。而和他格斗的人往往是犯者立仆。一招就能够把人击倒。
元朝和明朝,是中国武术集大成的阶段,出现了武术理论家和徒手技击家,武术在这个时期开始向世界传播,也开始和世界交流。郑和,张三丰,戚继光,俞大猷,白玉峰,小山上人,单思南,陈元赟(日本空手道创始人)等都出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冷兵器的第二个高峰期,武术理论的成熟,门派的形成,拳种的丰富,高手辈出,民间广泛的习武之风,和朱元璋的建国政策有极大关系。朱元璋出身寒微,其部下大将皆为武艺高超之辈,为他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本人和李世民,赵匡胤一样也是武林高手。对武术的重要性比一般君主明白。所以明朝虽然经历太多的叛乱和倭寇的侵扰,但是是一个忠臣义士最多的国家。这和传统武艺的全国性普及有莫大关系。
明朝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第三次辉煌时期。汉朝,唐朝,明朝是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的时代。在明朝,中华武艺真正的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阶段,但是也因在这个时代,也意味着武术开始要走下坡路了,因为一个比冷兵器武艺更为厉害的武器开始诞生,那就是近代火药枪炮。火药枪炮的发明开始让冷兵器慢慢淡出了军事历史舞台。武艺也就开始成了历史文化遗产,在戏曲,小说和文学作品的诞生后,在其中成为了历史记忆。
清朝中叶,冷兵器发展到了极限的中国陆军成为了世界上所向无敌的军队。清朝的军队和民间是武术家最多,武术门派系统化最齐全,拳种最丰富,器械最复杂,理论最科学,私斗也最惨烈的时代。此时,明朝的遗老们和反清的义士把武术传播到了每个角落。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炮捶,少林拳,螳螂拳,鹰爪拳,八极拳,武当拳,白鹤拳,咏春拳等等拳术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传人辈出,很多不愿受朝廷的重用。自己开设药房,镖局,武馆,把中国武术普及到各行各业。而清政府的军队扫平南北,天下一统,开始不思进取。完全不知道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已经开始了现代武器的发明和制造,而且战火即将烧到东方大国。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近代史期间,中国知道了自己的落后,仅仅在在武器方面的落后造成军队一蹶不振,国家面临亡国的危机。民族危亡,一些武术家开始接受新的观念,要救中国,原来的训练模式在新的战争面前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武术学校呼之欲出。精武会在这个背景下开始创立。之后各省成立国术馆。
国术馆的成立在中国人的心理上造成一个民族魂的概念,让大家记得自己是中国人,树立爱国主义。但是将来要用武术来对付新型战争武器是不现实的。西式火器的诞生注定把武术离开军队,武术的功能就开始变质,不再成为战争的工具。
传统意义上的武术在现代战争中结束了使命,不再属于军事战争。从广义上讲,现代意义上的武术应该是军事技能,含单兵作战实际能力和机械化部队信息化战争的艺术。而传统意义上的武术狭义的武术,即传统拳术和武术器械,大力功法,是以锻炼人的体格和智力为特点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形式。
在当今的世界,武术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认识朋友,认识真理的和平工具。武术的本质是人类求生存的工具,首先要保护自己,其二获取生存空间,其三结交朋友,其四传承文化,其五认识真理,其六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方式。
武术的格斗艺术是我们认识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告诉你:人是上帝的杰作。
传统武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们感悟祖先的智慧,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人的精神气质在变化,更有涵养,更加文明,更加自信。
写到这里,我不仅要问,传统武术是发展了还是退步了?
是因为现代军事科技的高度发展,武术在人与人的格斗厮杀的功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武术将永远成为人类健身养生和文化交流的工具。
读者,你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