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033|回复: 6

慧泽天下qq论拳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慧泽天下qq论拳理



(清凉小注:偶然在群聊中看到慧泽天下对拳理的看法,相对于一般的爱好者而言他于太极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很有共识地决定稍做整理后,发出来请大家看。)


17:07:28


太极拳最关键的东西在松,怎么松?着熟了,明理了,每式都用腰走,你就能松了。松下来之后,就开始找劲,把太极八法五步弄明白了(所谓脚踏五行步,手运八卦功),然后推手找劲,到了能懂劲的阶段那才算是真正的登堂入室了, 小弟曾精研王新午 、李雅轩、董英杰、郑曼青等前辈之拳论,无不再三叮嘱:“松”乃太极拳入门之第一要义。


17:08:02


这个过程,在有明师不保守的指导,自己的悟性和毅力的基础上3年可有小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7:08:51


大家最需要做的应该是多看书,看什么书??民国时期出的书!那才是真正的玩艺!解放后出的书,刘晚苍先生的《太极拳架与推手》,李经梧先生的《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王培生先生的《吴式太极拳诠真》都很好


  17:10:18


除了这三本书,还有汪永泉先生、魏树人先生的书也不错,但是不好理解。另外要说个问题就是,看书的时机的选择,初习太极拳时不可多看,董英杰先生曾言:昔人功夫好,今人理论好。只有到拳架很熟之后方可精研众前辈的拳理群论。


  17:11:15


太极拳本身包含技击和养生,真正明理了,照着太极拳的道理去做,自然就能益寿延年了,王培生先生曾讲: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心意所想之下,自动运行的。有机会小弟将以王培生先生传的吴式37式太极拳为例子,具体讲讲何为“自动”


  17:11:51


天分是核心,努力是基础


  17:12:25


有些东西是无法言传的,必须自己去理解。


  17:12:39


这就是悟性和机缘了


  17:14:04


无论你练什么拳术,甚至包括健身操在内,他都有一个原理和规矩,只有符合了这个规矩你才能真正得到效果 否则的话,练什么也没用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7:15:22


太极拳讲究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指的是你自己的身体,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应该有什么角度的问题,前人们没提出过什么角度的问题,只是说手不过鼻,膝不过足尖等,因为你架子正确了,这些问题都会克服的,而关键的还在于,每一动,惟先动腰。


17:16:30


我以前练健美,可是自从接触真正的太极拳以来,我发现西方人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老祖先就是聪明呀!!宁练一寸筋,不练三寸肉。劲出于筋,而非肉。


17:17:25


中医的元气,到现在西方人也不理解


17:19:14


还是我们祖宗智高一筹,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发扬光大!


  17:20:20


那天我去公园打拳,一共去了四天,那些大爷大娘觉得我打得不错,让我说说诀窍


  17:21:11


我说就一个诀窍,每一个动作都是腰动再带动四肢,所谓 刻刻留意在腰间 这样的话,你的四肢都是被动的动而不是主动的


  17:22:10


他们以前都是学的国家套路“太极操”,并不懂太极拳的理论,就是人家怎么教他就怎么做,也不探究个为什么!


  17:22:42


太极拳的核心就在腰上!!


  17:22:56


不用腰的全是操!


  17:23:40


反过来,用上腰之后,每个动作都非常的自然,诸位不妨试试。


  17:24:38


至于刚才有人说太极拳除了对肺好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17:25:44


其实太极拳从生理角度讲最先锻炼的是肾脏和脊柱,肾脏是先天之本,肾气旺则元气足,五脏皆受益!


    17:28:43


推手其实只是一个训练的手段!散手才是太极拳技击作用的终极


  17:29:46


至于对脊柱的锻炼也非常重要 可以说脊柱是人最重要的部分!!!


  17:30:53


人衰老首先从肾脏和脊柱衰老 先是元气不足,气血两亏,再就是脊柱的柔韧性降低……慢慢的 别的病就开始产生……


  17:33:31


腰是太极拳的所有运动的核心,松是太极拳一切原理的根本


  17:34:38


照着这两个方向走,就算是入门了,王培生先生说太极拳的一切肢体运动都是自动的,哪动呢?就是心意在动,心意动了,其自然就动了,然后才是肢体的运动。


  17:35:09


简单的说一下“气”,这个概念还是不要用西方的生理知识来解释


  17:36:15


西医认为人有8大循环系统,其实最重要的是只有在人活着的时候才有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气”。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有“气虚”这个病证


  17:37:23


气虚之后必然是血液循环系统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血亏之前必然先元气不足的道理。血液的运行是靠气的运行带动或者说推动的。


  17:38:06


气不足,则血自然不足。简单的举个例子,气虚的人呼吸的频率都很快,不用摸就知道他的心跳一定也很快,为什么呢?


  17:40:36


因为元气足的人,血液循环也好,对心脏的供血就足,所以西医将运动员的心跳在60次/分钟左右,因为供血足,所以间隔时间长,次数也就少。反过来,气虚的人因为供血不足,所以心脏不得不跳动更多的次数,间隔时间也越短。原因很简单,但是西医并不明白“气”的道理。他们也许永远也不明白——


  17:41:16


因为它们的解剖学是建立在死体的基础上的,而“气”只有在人活着的时候才有


  17:42:12


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明白太极拳的“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17:43:27


所以就总也入不了太极拳的门径。中华文化的根源在《易经》中医、气功、武术、风水、相术 都是以《易经》的阴阳五行八卦作为基础的。


  17:43:59


明白了这些就能更好的理解,太极拳为什么是八门五步十三势了


17:44:31


所以,陈鑫讲欲学拳先明理,这是真正的大实话,大秘诀。


  17:45:36


明理了你就是进门了,再加上师父的点拨和你的悟性、勤奋的用功,那你离成功就很近了。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练太极拳的人,先别管有没有师父,真正“明理”的人有多少??


17:46:08


可能绝大多数都不“明理”,所以他们注定只能做太极操!


  17:46:48


我上来说一些常识的问题自己应该先弄清楚,再来讨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理都不明,这拳怎么学呀!!!


  17:47:41


明理之后,一系列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时候回顾一下没明理时打的拳,真是非常可笑的。


  17:48:31


理的范畴很大,不过也很有条理。先明白太极拳的原理


  17:48:43


再明白打太极拳的道理


  17:48:57


这两个都明白了,就能入门了


  17:49:33


简单的说,西医是建立在尸体的基础上的,我们的中医是建立在活人的基础上的


  17:50:09


高下如何自见分晓,当然,西医也是后很多优点的,但是千万不能和太极拳的原理混在一起,那样就坏了


  17:50:26


做什么都要追本溯源才好


  17:50:43


我们在这里谈中医,主要是为了说明太极拳的理


  17:51:43


启功先生调侃说:在西医眼里没有没病的人,在中医眼里,没有只不好的病


  17:52:11


这两句话很有哲理,其实把中西医的依据和有缺点都包含了,颇令人玩味


  17:53:11


原理就不讲了,其实都在老拳论中 


  17:53:23


有几个人真正的研究过老拳论??


  17:54:05


师父是做什么的??是把老拳论的精要用通俗的徒弟能听得懂语言讲授给他的人


  17:54:24


这些话没有一句不“实”的


  17:54:36


只不过你需要的是微观的“实”罢了


  17:54:53


其实我开始已经讲了,一个是松,一个是腰,这就是拳理


  17:55:36


明师有了,剩下的是你的悟性和毅力


  17:56:00


拳理明白了,再贯彻到盘架推手之中才能起到作用  


  17:56:39


明师就是老拳论 呵呵 这是 虽然死了但是仍活着的师父


  17:57:08


无论哪个真正的明师最终都可以用老拳论来解释他的拳


  17:57:51


其实太极拳不难,对聪明的理解能力强,有悟性的人来说,很简单,但反过来,对那些悟性差的就很难了


  17:58:16


太极拳是高级的玩意,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表现方式


  17:58:33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出太极技击功夫的,但是健身都没问题


  17:59:16


对太极拳来说 勤能补拙这句话不成立


  17:59:42


我亲自经历过太极拳技击高手


  18:01:11


最大的感觉就是你找不到他身上的力点,或者说就是空的,没有重心,无论你用多大的力量用真么方式他都能给你化了,让你打不到重心,反过来他打你,因为知道你的重心所在,你用的劲越大,受的伤害也越大


  18:03:03


他不用力,他要用力我就知道他的重心了,那样我不就能发力了么!


  18:03:23


就像空气一样,你打空气一拳,


  18:03:36


散手就是推手技巧的实际应用


  18:03:47


我就是散手和他打的  


  18:04:07


实战中都是散手,谁会慢吞吞的和你推呀!


18:04:13


太极拳其实最讲应用!


  18:05:28


推手是为了培养你灵敏的感觉!


18:06:05


敌人打你了,你要迅速的感觉到他力的方向和大小,这样你才能借力打力


  18:06:22


否则的话,硬拼硬挡就不是太极拳了


  18:07:17


推手的目的就是:彼不动 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


18:07:31


当然不是硬碰硬!!


  18:07:45


太极拳是先软后硬,这么说吧,


  18:08:25


彼不动 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己已动 是动的思维!!


  18:10:07


肯定要挨打才能体会出劲来


  18:11:23


推手只是太极拳锻炼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发表于 2005-5-11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足之处,太长了
发表于 2005-5-18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还有些不连贯!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仰天一笑在2005-5-18 18:09:17的发言:
是的,还有些不连贯!

仰天一笑兄,您好!不连贯的问题,要由我来承担——是我把群聊里慧泽天下的话给摘录了出来,没有了上下文,因此您会有这种感觉。群聊我参加不久,看到的象这样精彩的论述很少,慧泽天下对拳很有体会,为人也非常仗义,仰天一笑兄的帖子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印象是您对拳术也有独到的见解,若是有意,可以和他多交流,你们都会有收获的。清凉。

发表于 2005-5-20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拳友:您好!谢谢您!我也是刚入这个论坛,论坛发贴、群聊都还没有入道,是个新手,有些话,让您见笑了!对于太极拳,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就一爱好者罢了。我只不过是把太极拳当作一种爱好的东西来研究,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和拳友们一起,我总祈望少一点门派之见(包括太极以外的),多一点研究之心;大家都是太极拳这个门的,都是因为爱好太极拳才走到一起,希望能在行拳、搭手时,心平气和的感受、研究太极拳的真正内涵与机理,科学的看待太极拳,也许这样的话,炼太极拳的乐趣会多一些。一笑(QQ:279460093)!
 楼主| 发表于 2005-5-22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仰天一笑在2005-5-20 21:23:39的发言:
清凉拳友:您好!谢谢您!我也是刚入这个论坛,论坛发贴、群聊都还没有入道,是个新手,有些话,让您见笑了!对于太极拳,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就一爱好者罢了。我只不过是把太极拳当作一种爱好的东西来研究,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和拳友们一起,我总祈望少一点门派之见(包括太极以外的),多一点研究之心;大家都是太极拳这个门的,都是因为爱好太极拳才走到一起,希望能在行拳、搭手时,心平气和的感受、研究太极拳的真正内涵与机理,科学的看待太极拳,也许这样的话,炼太极拳的乐趣会多一些。一笑(QQ:279460093)!


一笑兄,您好!我初练不久,见笑是没有也是不敢的,您的有些观点我很赞同,就门派之见,正如兄之所言,又何止是太极,武术的起源,无非是御敌强身,我的老师骁伍先生常说,天下武术是一家,以博览众长的态度来研究太极的内涵与机理,我相信,不仅是行拳、搭手乐趣更多,心得与收获也必将更为深入!与兄共勉!
发表于 2005-5-24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可以把慧泽的东西整理一下,去掉时间。就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