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不用力”是杨老先生《太极拳十要》的第六要中的,窃以为学太极拳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用意不用力,“有”固然是有,“无”还是“有”;“用”固然是“用”,“不用”还是“用”。拳论中还有“力由脊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所谓“四两拨千斤”均有劲力,只是这个“力”,非拙力,而是智力,巧力,精神力吧。 练太极拳要“尚意不尚力”实际上理解就是所谓的 “意在前”、“意念为主宰”、“意念支配”之类的,由于意念主宰着行为和心态,或者说行为和心态是受意念左右;打拳时的意念产生,也有同样的问题。正确的意念,产生正确的支配,错误的意念,支配出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打拳的时候,不能认为凡是“有了意念的主宰”就是对的。要当心错误的意念造成错误的支配。这也就如说为什么有的人打了几十年拳,也并不是都对的,甚至不是都懂的。而劲力就是在正确意念支配下,意气相合产生的。 不对之处,尚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