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tie 吴氏太极拳"二丁"老师轶闻 忝为丁老师的再传后辈, 我对二丁老师知道的也不多. 下面只是我后生小子听到的一麟半爪: 丁晋山, 丁德三两位师爷(嘻嘻, 其实我只是一般学生, 不是弟子, 称师爷还不够格, 为了方便称谓而已)是亲兄弟, 无锡人. 丁德三老师(小丁)的后人现还在无锡. 两位师爷先从吴公仪老师学拳, 在公仪老师离沪赴港后, 再从赵寿村, 吴耀宗老师学习. 大丁老师后来以教拳为业, 而小丁老师是退休以后才在河滨大楼教拳. 大丁老师去世较早, 小丁老师九十年代中期在无锡去世, 时年八十五岁左右. 有种关于二丁老师技艺的说法是: 大丁先生善化, 小丁先生善发. 往往大丁老师的两手一敷, 对手就只有跳的份了. 我没有接触过大丁老师的传人, 说不好具体体会, 想来是大丁老师听劲了得, 接手就管住对手的周身劲路, 而不得不跳, 我从师长辈的身手里约摸能晓得个大概. 关于小丁老师, 有人甚至形容其推手风格是”把人从樯篱笆(上海话音, 指户外篱笆)外头发到樯篱笆里厢”. 其实大丁先生不是不能发, 小丁先生不是不能化. 所谓泰山将倾, 加一指而可倒.(呵呵, 实在记不得这个成语了, 大意如此.) 大丁老师化法到了这种境界, 随便怎么发, 对手还不飞出去? 而小丁老师的发, 也是待到拔起对方的跟后, 怎么发怎么有. 而大丁老师年纪较大, 身形胖, 且晚年健康不是很好, 故多化少发; 小丁老师正相反, 所以化的愈是干净, 发的愈是干脆. 我的感觉, 小丁老师门下, 还都善于拍劲. 拍不是仅仅手拍, 是膝盖带动的拍, 身子拍, 还是掌握对手的拍, 其实就是一落. 若是有了起落, 这一拍可直透对手膝盖, 脚底. 小丁老师的学生很多, 我所知有限: 早期的学生小老王在外滩挺有名的(王前辈可能兼教少林, 八卦—狄兆龙传), 后期的学生, 我所知道的, 除了家师徐国昌外, 有: 何又圣, 许国发, 陈永慧(兄), 陈永森(弟, 也跟大丁老师学过), 应万勇, 王国良等老师. 心意门孙少甫前辈的弟子苏心海老师也跟丁老师学过太极, 据苏老师说, 他就是佩服丁老师的虚实劲的转换灵敏过人. 小丁老师轶事一则: 上海有个小开曹XX(邵?赵?), 家道殷实, 从名师多人习太极拳, 也跟过小丁老师, 善使退步采. 某年去丁老师家拜年时, 和丁老师盘了几手后, 突然用出退步采. 结果被丁老师顺势一个搂膝拗步, 发到床上, 连新裤子都摔坏了. 说明: 以上所有内容具是在下耳食得来, 文责在我; 如有不妥, 望请同门勿怪, 而不吝赐教为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