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上午,武式太极拳汇演在北京陶然亭公园举行。本次汇演集合了京城十三个辅导站的队伍,近二百人参与。分组表演了24个项目,包括拳、推手、剑、刀、枪、大杆等。北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创始人,太极拳理论家、史学家,有“武林一支笔”美誉的吴文翰先生,亲临现场指导各队表演,并颁奖鼓励。老人虽已耄耋之年,但依旧神采奕奕精神矍铄。他向记者介绍说,武式太极拳以强身、防身和修生为一体,体现中庸之道,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之一。
据活动负责人、北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穆雅玲女士讲,该会目前会员达300余人,其中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人,一级8人,二级6人,三级18人。入中国武术协会会员者59人。近年来受到广大武术及健身爱好者欢迎,影响力日增。
武式太极拳由清代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武禹襄(1812-1880)所创。武禹襄出身望族,兄弟三人,自幼曾习洪拳和骑射等军旅武艺,与返乡教拳的杨禄禅“折节与交”,经常在一起互通拳术。二兄武汝清,时任刑部四川司员外郎;长兄武澄清,时任河南舞阳县令;武禹襄在家经营产业,侍奉高堂。咸丰二年(1852),武禹襄到舞阳县探望长兄,武澄清将在舞阳县北舞渡镇一家盐店得到的一册署名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交给禹襄。武禹襄回到原籍,根据王宗岳的拳法理论,结合自己多年习武心得,创编了一套新型拳式,开一派之宗。
武禹襄著述有《十三势行功心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十要》等太极拳学术力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拳学财富和文化财富。其长兄武澄清、仲兄武汝清也写有《释原论》、《打手论》、《八法打手歌》、《太极拳结论》等文章。他们集古精华,通变生新,所创拳式和拳论,逐形成一家有完整体系的太极拳派。武禹襄亦被称为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