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刘英华副研究员 俗语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为三九和三伏期间合理锻炼,往往事半功倍。我们如何通过导引祛除疾病、提升健康?
“三伏天”是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也是暑湿之邪最盛、易于深伏入里之际,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中医把“三伏天”视为重要的“治疗窗口期”,既可顺天时“冬病夏治”,也可抵御暑湿之邪、预防秋冬新疾。临床上“三伏贴”“三伏灸”的盛行,深刻反映了大众对三伏天养生的认同和欢迎。
中医导引一直被医家认为是祛湿邪、培正气的重要手段,历代各家导引也积累了丰富的三伏天锻炼经验,拳谚所谓“夏天增气”,医家所言“筋遇热则舒”,均强调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积极锻炼,将身心健康提升到新的水平!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发掘中医导引学术内涵、推动中医导引科学锻炼。为充分把三伏天中医导引经验传承好、运用好、推广好,定于今年“三伏天”期间,以“夏练三伏话导引”为题,举办“2022年度中医导引系列公益讲座”。第八场讲座邀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刘英华副研究员主讲佛家“结夏安居”制度的内涵及其养生要点。相关安排如下:
一、讲座题目:《夏练三伏话结夏》
二、主讲专家:刘英华副研究员
三、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吴金鹏
四、讲课内容:
①佛家结夏制度的起源与形成;
②佛家结夏制度的仪轨与演变;
③结夏安居中的养生内涵;
④结夏安居期间的养生要点。
五、讲座时间:2022年8月27日上午9:00-11:00
六、腾讯会议号:173-392-916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刘英华副研究员简介 刘英华副研究员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毕业,先后任职于北京市公安医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现为医院特聘专家。曾习八卦掌、太极拳和养生气功等,专习古藏文、梵语多年。
相关学习经历:2002年起向西藏藏医学院院长措如·次郎大师等多位藏医专家学习藏医。2007年至2017年先后10次赴印度、6次赴尼泊尔,学习梵语,随八支医学传人纳拉亚南·南毗、布拉曼托尔·慕斯学习阿育吠陀,考察南印度武术,在瓦拉纳西从希本杜·拉海利(Shibendu Lahiri)大师取得克里雅瑜伽传承。多年来以文献研读、实地考察和师承学习为依据,对喜马拉雅地区历史文化形成深入理解。
主要研究方向:古印度医史文献研究,敦煌藏文医学和历算文献研究,藏医医史文献研究,以及中外关系史研究。
主要科研经历: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主持子课题两项。参与中国藏医药成功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成果荣获首届中国民族医药科技进步奖“民族医药传承贡献奖一等奖”、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政府奖等。
其他社会兼职:兼任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特聘专家、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当选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西藏天文历算学会常务理事等。
刘英华副研究员在印度八医传人欧拉夏慕斯家中,研读其祖传版本贝叶经医典《八支心要集》
2022年度“夏练三伏话导引”系列公益讲座活动简介
一、活动主题
发掘三伏天中医导引养生内涵,推广三伏天中医导引锻炼方法,提升中医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科学应用导引的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时间
1、首次讲座时间为7月9日,最后一次讲座时间为8月27日。期间每周1次,共计8次。
2、每次讲座均安排在周六上午9:00-11:00,全部为线上会议形式。如有改动,另行通知。
三、主办机构
主办: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承办: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
四、课程总体安排
1、依据“中医视角、各家经验、立足传统、聚焦应用”原则,每次讲座邀请1位资深专家围绕某一导引专题进行讲解。
2、每次课程聚焦“三伏天怎么练”、“三伏天练什么”这两个主题,力求凝练夏季导引锻炼的基本原则或要领。
3、所有课程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授课,无任何收费项目。
来源:微信“引之道” 责编: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