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增加了拗步拳式,增强了个别拳势的难度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曾明确地告诉读者,他的第一册仅是“启蒙篇”。在《启蒙规则》中提出“三直”、“四顺”、“六合”法规是正确的,也是初学者必须遵 循的启蒙规则。杜元化之巨著共分八册,意在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教人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层次研修。因后七册已遗失,这无疑是近代太极拳的一个重大损失。 我在多年教学和实践中感到,传统标准赵堡拳架,并非尽善尽美,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对于学有所成、喜爱技击的青年学生,适当地增加难度是有必要的。于是我在新
腾挪架中增补了“搂膝拗步肘”和“开合转身拗步琵琶式”(右肘与左膝相合、右肩与左胯相合)。旨在提高“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技巧和技击强度,是对“启蒙 规则”技巧难度不足的补充。 (五)破解了杜元化金刚捣碓的运行轨迹 我在研修和探 索中发现,杜元化书中之“金刚捣碓”和“还原”两式背丝扣的图解,竟然练成七个梅花瓣似的椭形圆圈。很显然,这与当今赵堡传人金刚捣碓练法差异较大。原因何在?如果我们将每势都按照“一圆、两仪、四象、八卦”七层功夫研修,久之,金刚捣碓运行轨迹亦可与杜氏之拳势基本相同。同时还能将后天八卦中五行(进退 顾盼定)尽包含其中。邢喜怀先师“聚合阴阳逢在中”修炼内丹的核心理论,亦能贯穿其中,故请同道们不妨试一试。 (六)增补了“虎跃龙腾”三跃步一式 为使新腾挪架增补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引入了北宋太极拳南派宗师张伯端“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的修内丹原理,增补了“虎跃龙腾”三跃步一 式,不但有利于内丹的生成,还为新腾挪架增添了宏伟的气势,增加了“聚合阴阳逢在中”的修炼方法。这是笔者将南派宗师张伯端“龙虎丹法”以我的理解,引入新腾挪架的尝试和探索。 (七)合理地运用了“哼、哈、嗨”三气 陈清平先师六首歌 诀之三有云:“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是促进内丹生成的重要手段。只可惜当今的太极拳坛却似乎对它不屑一顾。一些人认为,哼哈二气只是在双人推手发劲时才会运用,这是一种误区或错觉。它是古传赵堡太极拳在行功走架时,专修刚落点和着熟的必备“秘密武器”。说他是秘密武器,是因为在走架过程中, 以轻声轻气地运用“哼、哈”二气,旁人不易听到。但也可因人而异,有时亦可“大声疾呼”,用以增强“英雄所向无敌”之气概,是借助丹田内气发劲的必备手段,故有利于增强发劲质量和发放力度的提高。 如何才能做到“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呢?能合理运用大圈变小圈立体螺旋式旋转技巧,就能有效地拿住丹田。如能在改造后的白鹤亮翅拳式中合理运用“哼、哈”二气,对于修炼内丹和技击水平地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经多年研究和体悟,我在“哼、哈”二气之后,又增添了一个“嗨”气,构成“哼、哈、嗨”三气。我的切身体悟:常吐“哼”气,可促进内气直达中丹田黄庭宫 (脐上一寸五分);常吐“哈”气,有利于内气直达下丹田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常吐“嗨”气,可使内气直达脚底涌泉,此谓催气之法。常用“哼、哈、嗨” 三气的催气法,对于逆式腹呼吸的早日形成,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常吐“哼、哈”二气者,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常吐“嗨”气者,则有利于打通 大周天。但吐气的声音大与小、轻与重、长与短,应根据拳式的需要和个人身体素质而定,要注意火候的合理匹配。不及者,火候未到,则不利于内气人气穴;过及者,火候过盛,则反耗自身元气,故要循序渐进,切勿滥用。 将“哼、哈、嗨”三气引入赵堡太极拳架中研修,是促进内丹生成的催化剂。是为促进刚落点和着着纯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也是新腾挪架独特的风格之一。 如上所述,如果我们把蒋发先师承留的赵堡传统标准拳架,比喻为一首优美动听的二胡独奏曲,那么新腾挪架就是气势磅礴,感染力极强的民族交响乐章。其“太极长拳”之名,也就由此而生。 有关太极拳源流史的纷争,在上层个别人士的纵容和唆使下,最近太极拳界产生了动荡和多变的局势。广大赵堡太极拳传人坚持了原则,表现得格外地镇定和团 结,未被个别人的“强权”势力所吓倒。与此相反,遍布全国各地的新生代赵堡太极拳传人,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起来。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赵堡太极拳是张三丰祖师承传较为古老的拳种之一,是修炼内丹的道术。因此,一批批学士、硕士、博士,乃至海外归国留学生,闻讯纷至沓来,加入这一行列,提高了文化层次, 壮大了这支队伍。由于他们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他们已不满足当前的模仿式教学模式。他们大多渴望能以太极科学、易学原理和现代科学原理相结合,来诠释太极拳的真谛,明明白白修炼太极拳,以免少走弯路。这也是太极拳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需要。 有鉴于此,我建议,大家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各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修“一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的七层功夫。待七层功夫完成后,势必会促进新腾挪架队伍迅速成长起来。 一个既能体现“闪战腾挪,腾空挪净”,松柔兼备,刚柔相济,既有内家拳风范,又能体现“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的“龙虎丹法”特色,更能体现“长江大海之水,滔滔不绝”和大圈变小圈、小圈变大圈,圈多复杂,气势磅礴的新腾挪架太极拳,将会奉献给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