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306|回复: 4

翟文章先生事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09: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翟文章先生,生于公元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卒于一九八九年秋,世居河北省永年县广府老城西街,因先生在太极拳推手、散手方面造诣很深,有其独得之秘,人称“永年太极技击大师”。

   先生自幼聪慧好学,幼年常随其父翟连臣出入于老城各派拳友之家,耳濡目染,常暗自比划。年及弱冠,始列于其姑父韩钦贤(郝为真高足)的门墙之下。不计严寒酷暑,每日刀、剑、杆数十遍,与人推手至深夜,如此几载尽得郝氏真传。是时,太极名宿杨兆林(字振远,杨露禅之孙,凤侯之子,因父早亡,功夫多为叔父班侯、健侯所传,后客逝东北)见先生骨骼雄厚,痴迷,因同是乡里近邻,并无门户之见,欣然收于门下,倾其杨家所传。同时,先生亦多受杨兆鹏(班侯之子,先兆林外出,后逝世于广西)指点。至此,翟文章先生集杨、武、李、郝诸家所长,把武式的“点、打、短、发”与杨式的“崩、缠、横、放”等技击特点熔为一炉,功夫渐臻化境,七、八人不得近身,名誉乡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极拳大师杨澄甫、郝月如等相继去世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永年太极在故乡沉寂达半个世纪之久。而翟文章先生恰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九八一年春,先生即创办“永年广府太极拳学校”。当时,永年其它太极拳传人仅拘泥于门墙之内,少至二、三人多则四、五人。独先生敢为人先,公开办班,向社会大力推广太极拳。一九八七年九月在永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又创办一所“永年古城武校”。一九八八年初,先生又与梅花、少林等派著名拳师成立了“永年古城武术协会”,先生任会长。由于先生提倡不分拳种、门派可以公开较技交流,吸引了一大批喜欢技击的年轻人,从学者甚众。先生门下弟子中有的喜欢洒脱大方、气势雄迈的杨式太极拳,也有人对小巧紧凑、变化精微的武式太极拳情有所钟,先生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出了一大批太极拳精英。先生还先后在南桥、永北村、东杨庄、临名关、西河庄等地办班,为普及和提高永年太极拳做出了重要贡献。

   翟文章先生传下来的杨式、武式太极拳拳架是永年较为原始的传统套路,尤其太极拳八法中的“肘”、“靠”在拳架中明显地体现,保留了“分筋错骨、拿脉闭血、刀削斧剁”等技击内容,譬如“七死、八伤、十二麻”等几近失传的太极拳技法。同时,在太极拳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索,既高屋建瓴又精细入微,在武禹襄“四字秘诀”基础上加“吐”字诀,即“以气吐而发放也”,并附歌诀:“练功不吃苦中苦,难知敷盖对吞吐”,使太极拳散手要旨成为体系,丰富了太极拳理论,对太极拳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一九八八年受中国武协邀请,携大弟子杨振河参加了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的“中日太极拳观摩交流大会”,会上所述太极拳理论及所显身手,与会者无不翘指赞叹,名镇京城。是年,先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拳师”称号。

   先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特种部队武术教官。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南征北战,历任班长、连长、营参谋等职,在抗美援朝期间,参加痛歼土耳其旅、血战白马寺等重大战役,屡立战功。

   先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集中精力研究太极拳奥秘,年近古稀常与青年小伙随便散手对打,培养出了一大批技击人才。先生为永年太极拳事业呕心沥血,以技传人,以德育人,授徒不下数千人,为再次振兴永年太极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3年春节永年县太极拳剑比赛中,各项前三名均是翟师门徒,足见其拳技在永年的影响。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杨振河、朱现红、路军强、董新成、刘新华、胡利平、赵宪平等成为振兴永年太极拳事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先生在太极拳技术上的造诣和贡献以及在永年太极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被分别收录在《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和《精选太极拳辞典》等典籍中。

   翟文章先生的高风亮节及惊人的太极拳技艺,永为后人楷模,是永年县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已经并继续结出丰硕的果实。
   节选自朱现红《传统杨式太极拳理论及动作要解》

menu01_02_06.gif

menu01_02_06.gif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0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杨宗杰


翟文章先生,生于1919年10月26日,卒于1989年7月17日。世居永年广府老城西街。自幼随郝为真高足翟连臣、朝钦贤习练郝式太极,弱冠时又随杨露禅之孙杨兆林、杨兆鹏习练杨式太极。他博采杨、武、李、郝各家所长,把武式的“短打点发”与杨式的“崩缠横放”等技击特点融为一体。尤其在太极推手、散手方面,有其独得之秘,功夫渐臻化境,七、八个人不得近身。

   翟文章先生曾任中共三十八军特种部队武术教官,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参谋长等职,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自七十年代卸下戎装重返故里后,为弘扬永年太极而弹精竭虑。不管是在烽火连年的戎马生涯,还是建国后的和平年代,他对太极拳如一日三餐,勤练不辍。在他身上保留了极具永年太极拳原始风格的古朴拳艺。在他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式杨式拳架中有左绷、派、挤、按、左右高探马、青龙现爪等。在武式拳架一百单八式中有反面掌、左右白蛇吐信、怀中抱月及反单鞭下势和报按掌等等,不一而足。并在武禹襄四字秘诀“敷、盖、对、吞,的基础上,加“吐”字诀,即“以气吐而发放也”,使散手要旨成为体系,是对太极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永年广府这座神秘的太极城,当杨禄禅、武禹襄、李亦畬、杨班侯、杨健侯、郝为真、杨少侯、杨澄甫、郝月如等一代代太极巨人作古后,曾一度沉寂达半个世纪。翟文章、姚继祖、李锦藩等一代人,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为了发展永年太极拳事业,他不顾古稀之年,多次到临喀关、西河庄等地义务传授太极拳。多次接待海内外武术团体及太极拳爱好者,并于八十年代初成立“永年古城武术协会”和创办“永年广府太极拳学校”。同一时期,由永年政协牵头成立了“永年太极拳联谊会”,亦即后来“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之雏形,翟文章做为主要创建人之一任副会长之职。在普及太极拳的群众健身运动中,他注重培养出类拔萃的技击人才,其门下弟子英才辈出。有打出国门第一人的杨振河,英、德、日洋弟子遍及五洲四海;有洺洲太极拳社社长赵宪平,有永年太极武馆馆长胡利平,有七于五公斤级的推手冠军,人称“永年第一杆”的路军强,有太极刀客董新成,太极剑侠刘新华,有六十五公斤级金牌得仁朱现红等。

   翟文章先生为永年太极拳的发展事业所付出的心血,已经并将继续结出丰硕的果实,他的高尚品德和惊人的太极技艺,堪为后世楷模。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09: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翟文章先生

翟文章先生

3.jpg

3.jpg

4.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0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翟文章先生

翟文章先生

pic_02_020202.gif

pic_02_020202.gif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4 09: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翟文章先生

翟文章先生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