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上党 “老陈,外面有点凉,多穿点,把这个穿上......”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凌晨的四五点,陈上党的夫人徐金秀手里拿着外套,却只看到一个匆忙的背影。“没有关系,我先走了......”总是这一句,徐金秀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的老公为了那个叫太极拳的东西,整个人都有点魔怔了,每天早出晚归,明明累的不像话,却总乐呵呵的,家里也总是人声鼎沸,徐金秀有些疑惑,这个太极拳有啥好的,咋这么多人喜欢它呢? 陈上党 陈上党,自幼习武,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练武出身,耳濡目染之下,年仅7岁的陈上党就跟着大哥向乡亲们讨教,从小习得一身本事。年少无知,血气方刚,功夫傍身的陈上党也曾闹出过是非,惹出过祸端,于是家人把他送入当地的寺庙中清修,以求磨练他的心性。寺中三年苦修,陈上党身上的武人戾气伴随着青灯古卷渐趋平和,但他一身的武术功底也随着时光流逝愈发的炉火纯青。 陈上党 三年后陈上党离开寺院返乡,周游在苍南各地,成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最年轻的拳师。名声斐然的陈上党被他苍南某部聘请到军营里担任武术教练,半年的军营生活也让陈上党变得更加的成熟,年轻的脸庞上多了几分坚韧。1984年,他正式进入温州专业武术队,学习拳击散打、摔跤、柔道等项目。同时,陈上党还练就了牙叼桌子,手指夹砖等挑战极限的锻炼。长期专业的训练,让这个身高163的江南小伙,身上储藏着比同体态的同龄人大的多的能量。 陈上党 1986年,他在当地开山兴武,组织建立了苍南县宜山镇少年武术队、青年拳击、散打、摔跤队和健美馆。几年时间,向北京体育院、上海体院、国家体工队、中国矿业学院体育系、温州市体校输送了数十名运动员。 陈上党 即便是武术事业如日中天,陈上党也从未敢有丝毫的狂妄自大。愈发深入的研究中华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 他愈发的觉得其中的奥妙无穷无尽。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陈上党不断的问自己,这样的武术自己能一直练下去么?这种高强度的且伴有很高危险性的项目能被所有人接受么?带着这种疑问,陈上党开始了新的探索,当他看着身边许许多多中老年人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却苦于没有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的时候,他心中很是着急,明知道习武可以强身健体,可是这些中老年人却承受不住高强度训练。这个矛盾困扰了陈上党很久,终于他发现了一种拳法,习练方式温和,节奏较为缓慢,同时却有着极强的修身养性、调气养生的功能,这种拳法叫太极拳。多年的难题一朝得解,陈上党十分兴奋,多方求索,决定亲自前往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一探究竟。 陈上党 1995年,陈上党远离家乡,前往陈家沟,开始了他如醉如痴的太极拳的学习生涯。在那里,除了拜著名国际太极拳大师王西安、陈小星等人为师,顶寒冒暑,认真学习太极拳外,还广泛地与陈家沟一个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太极拳名家接触,向他们虚心学习、讨教太极拳的理论与技法。以后的十几年时间,他每年至少要到陈家沟一次,多者曾达四次。最长时在老师那里,一住就是三年多。为了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素有不甘拜人之下性格的陈上党,却非常重德尊师,表现了一个习武人员的高尚武德。凡是他认为有一定武术功夫和武术教学经验的前辈和老师,他都异常尊重,虚心求教。 天生的聪颖和灵悟,加之陈上党自幼奠定的扎实的武术功底,经过如饥似渴似的学习、刻苦的演练和潜心地研究,终于使他在大师们的言传手教和自己的体悟中,大量地深层次地汲取了太极拳的营养,学到了一些常人在同时间内掌握不到的东西。在不断磨练自身太极拳技艺的同时,陈上党不忘深挖太极拳理论和文化内涵,除了在陈家沟阅览太极拳理论书籍之外,陈上党还经常向他在武术队时的老师,温州大学武术教授袁进阑讨教。陈上党不忘恩师,经常登门拜访,孜孜不倦地求教。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同时,开始了自己教拳的生涯,先后到北京、大连、广东、福建、上海、杭州、义乌等地,向近2000人教授了太极拳。 陈上党与夫人徐金秀 2004年的一天,陈上党在温州陪叔叔到医院看病,发现医院里挤满了看病的人,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个个脸上布满了痛苦和忧愁。贫穷可以引发疾病,但有些疾病,犹如兔丝子缠禾,是附着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温州,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地方,快速的经济运行,使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快捷紧张。这样的生活节奏,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留给奋斗者的又是几多的疲惫和憔悴。心理病、“富贵病”成了人们驱之不尽的顽敌。那些成功人士和衣食不愁的成年人,很希望在紧张之余,找到一个调理身心、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这些,使陈上党萌发了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家乡将大家组织起来,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调理身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用他的话讲,“多一位学太极拳的人,就少一位病人”——于是,他决定,利用临近的市体育中心,义务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这个决定,曾在周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陈上党与夫人徐金秀 陈上党的家乡苍南一带,历史上人们就善于经商,有着与外商打交道的悠久历史。敢于涛头弄潮,善于敢为人先的优良基因,一直得到了苍南人或者是当今的温州人完美地继承和发展。在温州人已将生意做到全世界的今天,和陈上党同期的人,如今有的已经成了亿万富翁,少的资产也有几千万元。而不乏精明的陈上党,原本可以加入做生意赚钱的经商队伍,而他却放弃已经初见成效的经营托运部的经商之路,决定将精力无私地投入到太极拳事业之中,有人看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时至今日,陈上党却对此无怨无悔,他说:“佛教讲普渡众生,我认为传拳于人,使大家能健身强体,这是一个很大的善事。能将善事办好,使大家受益,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徐金秀 同很多人一样,陈上党的夫人徐金秀对他的决定起初也充满了疑惑。看着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渐消瘦,每天为了教授太极拳东奔西走,心疼的同时更多的是不解,这么做值得么?多年的义务教拳,陈上党失去了很多,原本可以料理的生意,他放弃了;多年来喜欢的长跑活动停止了;他有一个很好的歌喉,但两年来他无暇步入可以让他大展歌喉的场合;他有许多各界的朋友,但两年来他谢绝了所有应酬——这一切因为,他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半、晚上八点到九点半要在市体育中心辅导太极拳。但陈上党却认为自己得到的更多,许多学员在太极拳活动中找到了乐趣、陶冶了情操、健康了体魄。学员虞成龙,患通风病十多年,学习太极拳半年后,脚趾疼痛未再发作;一些胃病、心血管病、关节疼的病人,习练太极拳后病症全消;许多患有慢性病的人,练了一段太极拳后,病症逐渐好转。这一个个因练太极拳带来的福音,使陈上党感到欣慰,他感到这正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懈的坚持也打动了他的夫人徐金秀,她也开始全力支持陈上党的太极拳事业。 徐金秀 陈上党回忆起最初传拳授艺的经历,有些苦涩,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满足和幸福。那时候与温州各大报社合作开办太极拳公益培训班,首期开课就有300多名学员蜂拥而至,当时的场面让陈上党略感惊讶,但很快这一丝的惊讶就被传拳的愉悦感代替。每天游走于苍南大大小小的公园、社区,陈上党感到十分的充实,看着跟随自己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一天天的壮大,陈上党在高兴的同时倍感担子的沉重。而这时候,来自家人的支持成为了他坚定前行的巨大动力,尤其是他的夫人徐金秀。从最初的不解到后来的全力支持,徐金秀看着自己的丈夫一步步的在传播太极拳的道路上前进,尤其是在自己学习了太极拳之后,徐金秀心中明白了丈夫的坚持,传播太极拳是一件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自己的丈夫一直坚持做的、努力走的是一条光明大道。明白了这一点,徐金秀每天陪着陈上党天不亮就起床,准备教学器材,组织教学活动,忙前忙后,练陈上党都说,自己的这位夫人比他都还要积极喽! 陈上党与夫人徐金秀 站在喧闹的温州,聆听着经济大潮的涛声,催人岁月。涛头弄潮的瓯越儿女,脚步快捷而又震地有声。他们在昂首向前的同时,给时代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他们的步伐,带动着每个生长在这个城市的人。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是一个生活节奏快而坚定的城市。然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许多被时针推得急转的温州人,慢慢地觉得,在经营事业的同时,很需要用点时间和财力,经营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这艘风吹浪蚀的飞舟,得以在港湾得到休整,享受一下大海的静、熏风的柔。 陈上党与夫人徐金秀 2016年1月17日,温州市陈上党陈式太极拳运动中心,在温州市职业中专举行成立庆典。用陈上党自己的话来说,温州的太极人有家了。陈上党太极养生会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养生强体的心灵之港。它坐落在温州市府大楼对面,世纪广场纵深之处的温 横河的对面西首。这里河镜映照,绿树为邻,风送桂香,鸟鸣水吟。晨曦里、星灯下,这里日复一日地欢聚着上百个前来学习太极拳和养生功法的人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忙里置闲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有叱咤商海的企业老板,供职于各业的工薪人员,还有从朗朗书声中走来的学生……他们有的年过花甲,有的是童声稚嫩的孩童。在这里,大家不分财富的的多少,共同分享着太极拳文化带给人们的欢乐,不分职务高低,共同培酿着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友谊。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cntaijiwang)粉丝50万!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3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