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是慈善。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无私奉献给群众,使无数的人从中受益,这也是做好事、行善事,也是慈善,同样是功德无量。有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义务教授太极拳,像天女散花一样,将太极拳这一极富魅力的传统武术项目普及传授给广大群众,使众多的人尝到了习练太极拳的甜头,强壮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就是陈翠萍。
陈翠萍 ,1943年2月生,山东菏泽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武术段位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东省运动养生协会委员、杨氏太极拳辅导总站站长兼总教练。
她自幼喜爱武术,于1988年开始学习太极拳,拜山东武术名人张梅为师学习国编套路,也多次参加国家武术教授的培训班,如李德印、门惠丰、张广德等,后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成为杨式太极拳大师第五代传人扎西的入门弟子。曾得到太极名家杨振基、杨振铎、付声远宗师的教诲。多次参加全国、省级太极拳比赛,1993年在全国首届太极拳比赛中获四十二式太极拳第二名,集体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名。98年国际比赛养生太极剑集体第一名、个人单项第一名,2000年全国杨式太极拳,单项刀第一名。2007年,在山东省运动养生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杨式太极拳辅导总站”,现有六个分站,习练杨式太极拳的人有近三四百人,会员一百三十六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武术段位的,六段一名,四段三名,社会体育指导国家级的一名,三级的十五名,2000年以来,多次组队参加全国、国际、省级太极拳比赛,获得金牌二十八枚,银牌三十五枚,铜牌九枚。
陈翠萍老师是杨氏太极拳的第六代传人,她是藏族太极大师扎西的入门弟子。扎西大师是位神奇人物,今年80高龄,曾是受到周总理接见的劳动模范。1970年因患肺癌生命垂危,手术后跟太极拳大师赵斌练太极拳,枯木逢春,至今身体康健。她说:太极拳救了我,我要让太极拳救更多的人。从此义务传拳多年,为杨氏太极拳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陈翠萍老师说自己年轻时也是身体多病,病退后跟扎西老师练拳,身体精神都逐步好起来,真是亲身尝到了太极拳的甜头。所以她积极倡导普及太极拳,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摆脱疾病,增强体质。
陈翠萍老师介绍:太极拳与中医、京剧、书法同属中国的四大国粹。体育部门调查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中国练习人数最多的一项健身运动。国际武联人士介绍,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几乎已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扎根,最少有1亿人练习。 一种事物能得到上亿人的青睐,必有其内在的魅力。风靡全国、传遍世界的太极拳魅力何在?太极拳内涵极厚,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辩证思维与武术、医术、导引术最完美的结合。涵盖着阴阳、动静、虚实、开合、刚柔、化发、意力等一对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没有特殊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长期以来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毛泽东曾说:"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周恩来也曾亲自派顾留馨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藉以治疗胡志明的疾病。此事已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更是推崇太极拳,曾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并由此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大推广,大普及。
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说,太极拳具有其他运动无与伦比的魅力。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柔和缓慢为运动特征的健身魅力;二是以弱胜强为特点的防身魅力;三是以追求和谐为特点的文化魅力。进行其他体育运动,大都较为激烈,练得汗流浃背,衣冠不整,还可能出现运动损伤;而打太极拳则是在缓慢的速度中做柔和的动作,进行有氧锻炼,有音乐伴奏、动作端庄、雅致,在无忧无虑的运动中放松紧张的心情,逐步提高健康水平。 学者专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人类呼吸、循环、运动、神经系统,新陈代谢,身体的柔韧性、免疫能力,以及心理康复方面能产生良好的反应。因练太极拳而提高健康水平的例子不胜枚举。陈老师教的学员中就有不少是刚来时体弱多病,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现在身体很好了。学员赵女士说:过去我一年到头吃药,练习太极拳之后,终于丢开了药罐子。所以陈老师经常教育大家:练太极拳不要怕吃苦,吃点苦比吃药强。
练习太极拳讲究“内外合一”。要“意、气、劲、形”整体统一,这是自身的和谐;要求练习者将自然界作为“外”,主动去适应外界环境,并想像将自身融入自然界,这是自身与自然界的和谐;长期练习,能养成和谐的思维方式。
太极拳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一词初见于《周易·系辞》,太极思维中的阴阳辩证法则后来逐渐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过历代贤哲的千锤百炼,编排出现在的太极拳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极运动观”和太极文化。发展了我国的生命健康科学,也丰富了世界体坛的多样性。
无疑,太极拳是一种健身方法,也是一种技击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练习者不仅可以健身,可以增强防身能力,还可以修身养性,还能从中体验、感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她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才成为全球性的运动。
陈翠萍老师用自己的亲深感受教大家学练杨氏太极拳。从90年代成立辅导站。曾在森林公园、体育中心、五龙潭、泉城公园、百花公园设点义务传拳,也曾多次被各级老年体协聘为太极拳学习班教练,如;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山东成武县老年体协。也多次被各级关单位聘请教授太极拳。陈老师德高望重、教授认真,跟她学拳的越来越多,在学拳的队伍里有老又少、还有不少老外,在省内有众多弟子。十几年来跟她学拳者达数千余人。
陈翠萍老师介绍,杨氏太极拳除了太极拳独特的技法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外,在手法上有拳、掌、勾,拳法则有太极捶法(搬拦捶、撇身捶、肘底捶、栽捶、指裆捶),在腿法方面有分脚,蹬脚,揉膝等。从风格特点看,整个套路要求做到中正安舒,均匀连贯,缓慢柔和,内蕴精神,外示安逸,劲如山岳,静若江河。杨氏太极拳有其独到的健身效果。
陈翠萍老师传授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动作轻灵稳健、身法中正圆活,内外浑然合一。看陈老师打拳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陈翠萍老师70岁了,看上去像四五十岁。陈翠萍老师授拳非常认真,每天早上5点起床,骑自行车赶到辅导站,带领大家练功、做准备活动。她对学员教的仔细,把每一个动作认真分解,手把手的教,有时教拳时间长了,说话说得口干舌燥、哑了喉咙,从无怨言。老伴宁明湘是退休的老工程师,70多岁了,非常支持陈老师教授太极拳,每天起早到辅导站将音响准备好,为大家放音乐。十几年如一日,大家都十分感动非常佩服。
为了弘扬太极精神,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全民健身,让更多的人感受太极拳的魅力和快乐,陈老师积极倡导,成立了山东永年杨氏太极拳文化发展中心,作为中心的主任、总教练,她更忙了,可她感到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有意义。她说:我要向扎西大师学习,感恩太极,为传承杨氏太极拳,造福广大群众,尽我终生致力。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cntaijiwang),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3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