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会呼吸是运动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那么陈氏太极对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呼吸是怎样规定的?
陈小星:在太极拳练习中,正确地运用意念和呼吸,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太极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内外合一。 “呼吸”在太极拳中本来的含义是指“开合”,”开”为”呼”,“合”为“吸”。初级是指外形的“开合”,到了中高级是指内气的“开合”。 首先在“招熟”阶段,由于是初学,动作处于泛化阶段,正确动作概念尚未建立,做动作时显得手脚不随、上下难顾、动作笨拙、僵硬不协调。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关注呼吸配合动作,容易出现憋气,对学动作不利,对健康也不利。所以,这阶段主要应注意自然呼吸、心静体松,力求动作路线做标准。进入“懂劲”阶段后,动作达到规范,套路熟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的拳势。 这时就要尽量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要采用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进行练习,以达到“懂劲”。凡是由虚变实的外开劲应呼气,而由实变虚的里合劲应吸气。这样一呼一吸、一蓄一发的锻炼方法符合练拳和攻防的要求,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太极拳要练到高级阶段,必须达到意、气、神合一。在神明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要采用腹式逆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丹田之气由小腹上升,胃部自然隆起,胸部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部自然平复。 套路练习时应随着动作的变化进行呼与吸,如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等,此为拳势呼吸。拳势呼吸的规律为:起吸落呼、合吸开呼、蓄吸发呼。要自然顺畅,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
拳论有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问:您说的太极拳的“气”代表什么?
陈小星:气分两种.一种是先天自然之气,一种是后天之浊气。练拳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后天之浊要沉淀下去,以意用气,刚开始练拳是以外形 引内气,懂劲之后就是以内气催外形。气是一种意念,看不见。
问:太极拳既有技击的作用,也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现在很多人,包括国外的太极拳爱好者,练习太极拳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健身。您觉得怎样才能够达到一种最佳的养生效果? 陈小星:太极拳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初级阶段,主要就是强身健体即健身的作用;达到中级阶段,重要是技击作用;达到高层次主要是修身养性的作用。 所以在初级阶段,更要严格按照传统的练法,按各方面的要求,一步步去练,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一段训练自然可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健身功效。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是以健身为目的,而不是以研究为目的,就要适度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否则身体因素和各方面的因素只会适得其反。 再一个就是虽然以健身为目的,但在执行动作规范上,在遵照技术要求上不能打折扣,如果习练者掌握不好技术要求,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甚至产生其他问题。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