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清风学子

陈王廷为何读黄庭经创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帖选字于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代表作品《书谱》。文章博雅,草书学二王,用笔蛟龙相缠极具灵气。---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掤在太极拳中好比书法的点。字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但都从下笔的点而改变方向才形成的。即以点论,从一个点到几个点,从在上的点(如主字),到在旁的点(如玉字),在下的点(如太字)来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点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横画距离也需适当。玉字的点须在王字中间横画的右下侧(犬字则在横画的右上方),太字则必须偏于大字撇的下侧。而且下笔的时间也各有先后。两个点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间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只字,还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点在旁的如江海。四点在下的如点、鱼。不但配合变化各有不同,用笔的方向也如缠法的顺逆而适当运用。三点水的笔法第一、二点用顺缠法,第三点则用逆缠法。下面四点的第一点用逆缠,末一点则用顺缠。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载薛稷曾经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各方径三尺,笔画雄健,结构劲挺。唐代大史载薛稷曾经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各方径三尺,笔画雄健,结构劲挺。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赞道:“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诗人杜甫写诗赞道:“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便反复临摹名家字贴,可进步不大,一次妻子对他说:“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体,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贴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并一直流传至今,为世人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星翁的书法造诣很深,苏世杰在为他《十万山人梅花草诗三百草帖》序中,从书法角度高度评价他的成就。苏说:“如铁如钢,若戟若戈,宝剑横磨气不可当,其奇其妙,变化无穷,静如古树缠藤,动则龙蛇竟笔,与张颠、孙过庭、怀素、黄山谷、米南宫各树一峰。”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未清初有位精通医术的书法家傅山,他曾提出过“宁拙勿巧,宁五勿媚,宁
支离勿轻滑,宁其车匆安排”的美学思想。这种一反常态的审美观点与其矛盾的
性格是极为吻合的。在清朝灭亡之后,曾因积极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而被捕入狱
。此后了拒不参加清朝博学鸿问的考试,也不接受统治者授予他的官职。他的字
特别是草书最能反映他的心理特征。在遭受亡国之恨的打击后,显得忧心忡仲,
矛盾重重,如古股缠树般的字体特征更能说明他的孤独难解,悲肠百结的心理矛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太极的联系大家都不知道,就是会写几个左手反字、倒书也不成其为太极书法。太极书法大师张桂生不仅找到了太极与...至于两手一正一反写字,正应了合力(相反相成)双向回旋构成8,这便是太极拳丝劲获得的根源,也是意念力获得的根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问书法 客谓射陵子曰:“作书之法有所谓执,可得闻乎?”射陵子曰:“非深浅得宜、长短咸适之谓乎。” 曰:“其次谓使...曰:“如秋蛇物、春林落蕊,可得闻乎?”曰:“非骨气相离,专事柔媚,存心纡缓而终为俗胎之谓乎。”
发表于 2007-2-9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清风学子不是糊涂书生.下了这么大力气,查到以上东西.但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可说是风牛马不相及.缠丝劲怎么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的.没说出来.

你所说的那些所谓的顺缠.逆缠是自以为是.

古人对书法的论述,你没有正确理解.此次倒成了糊涂书生了.所谓的缠,其实倒不如说是黏.俗语说;这孩子,真缠人,此缠实是黏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aijisanren在2007-2-9 10:25:00的发言:

看来清风学子不是糊涂书生.下了这么大力气,查到以上东西.但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可说是风牛马不相及.缠丝劲怎么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的.没说出来.

你所说的那些所谓的顺缠.逆缠是自以为是.

古人对书法的论述,你没有正确理解.此次倒成了糊涂书生了.所谓的缠,其实倒不如说是黏.俗语说;这孩子,真缠人,此缠实是黏的意思.

拳友高见,已能由缠丝劲得到沾粘劲了,正好说明缠丝劲是所有太极劲之母,已会抢答了,哈哈!先生讲讲何是缠丝劲,大家见识见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