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肢体松柔顺其自然,合乎人体生理结构,内心静安,放下一切思虑,脑部可获得充分的休息,举手投足,舒展大方,全身骨节处处松开,全身筋络无有运动不到,练拳时,随着拳架缓和柔顺的运行,以意气运身,有规律地调节呼吸,能够使内气畅通无阻,增加脑部的吸氧量及体内脏腑得到调理,气血流通,增强免疫系统,不易受疾病侵害,是老少咸宜的养身的运动。 时下上班族,工作压力大,神经紧绷又缺乏运动,萎靡不振,每下愈况,虽食补滋养身体亦不能改善,乃因气血脉络不通,故食补无效,若能每日练三遍太极拳,可使血脉流通,以心行气,无微不至,犹如树木将枯,每日用水滋润之,即能渐复青葱,展现旺盛的生命力,练拳能够和颜悦色,则精神抖擞,神气焕发,何来疾病之有,由此可知,习练太极拳犹如随身的免费家庭医师,将获得不可思议之益处,为终身带来健康和幸福,何乐而不为。 拳架和推手是一体两面,拳架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拳架的体验,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习练拳架是培养内气,练就知己的功夫,使血脉流通,有利于养生。但要检验所学之拳架是否符合太极拳理论,则有赖于习练推手之实际检验;推手则是训练如何将拳架的松柔和内气应用到对方的身上,也是练就知彼之功夫。透过两人双臂在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借力使力的互相缠绕下,可发现对方是否有不圆活、不松柔暴露出缺陷而让我有机可乘,相对地,若我的缺陷时时暴露在对方的掌控之下,则必须审慎地检讨习练拳架是否合乎拳经拳论之要求。是以练拳架外,亦可兼习推手,不但功力增进,练成知己知彼之真功夫,且对身体健康更加帮助。 初学太极拳时,依样画葫芦多演练即可,少研究理论,约一年时间,姿势稍俱成型,可作为个人健身运动,若对拳经论有兴趣,可再进一步学习起、承、转、合及太极拳之意义,并兼习推手基本动作,两人对练,开始不用力,先学两人粘黏打圈,柔顺圆滑,以腰化劲为主,次学棚履挤按四正推法,随机应变,学习听劲、黏劲、化劲,后学发劲,依序不可躁进,以上为期约为一年,则初步之推手运动可熟稔对练,并增进身 先贤云:「太极拳分三乘,推手大圈为初乘,学化小圈是中乘,化带打无圈为上乘;无圈之中有圈,专打不化;打中又有化,就是大圈套小圈,小圈变无圈,此即无极生太极。」
永和市体育会陈氏太极拳委员会 卢聪明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