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的论蓍 丰硕的史料
__读顾馨著《太极拳术》(摘录)
四川乐山 李正藩
顾老师:
拜读大作“太极拳术”一书 ,深为其中对拳理阐发之精辟,叙述之详尽而拍案惊叹!此书融各家之精华,集各派之大成,而又融会贯通,抒以己见,诚太极拳菱中之大手笔也,对治太极拳及初学太极拳者,其益均非浅鲜。尤以书中第九、十两章,论及太极拳的起源、演变及发展。以往各种太极拳书凡涉及此者,率皆张冠李戴,鲁鱼亥豕,脱离史实,凭空杜撰,读之令人啼笑皆非。而贵著以浩瀚的史料、深入的调研为基础,细心考证,一丝不苟,写出切合史实的太极拳史章,一扫虚伪不切之辞,归还历史本来面目,对太极拳的历史和发展,实为一大贡献。我身为永年李氏之后人,读此章的片断时,颇有如归故乡、如见家人之感,深为先生之严谨缜密的治学精神而倍加钦佩。正由于此,我想为李家的《老三本》赘一言。
我曾伯祖李亦畲手抄三本,一自存。亦畲有二子,长宝廉,次宝让(字逊之,大著385页误为宝骧。因名让,故字逊之也)。定让得其你之自存本,传与其子池荫,姚继祖曾借阅之,后还与池荫,此乃完壁也。
第二本为启轩本。我父李福荫(字集五),为启轩之长孙,故余幼时见此本,抗战时期此本已毁于兵燹之中而无存焉。1929年,我父据启轩本重新编次,定名为《廉让堂太极拳谱》。其后,在永年省立第十三中学,油印、石印多次,送与亲友及太极拳爱好者。1935年,商之于其堂弟槐荫(字子固,亦畲之长孙,当时供职太原),携至太原铅印,更名为《李氏太极拳谱》问世。
贵著中384页称:“《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唐豪考释)为李亦畲手抄给弟启轩之本”,诚哉斯言。惟严格言之,《老三本》均应称为廉让堂本,非独启轩本为然。因李亦畲家的堂号为“廉让堂”,(故其二子一名宝廉,一名宝让),而启轩家的堂号为积善堂。当时所以命名为《廉让堂太极拳谱》者,其意即指书中之主要内为李亦畲先生所编著也,此意先生谅已知之。
第三本为郝和本,此即先生菱中所影印之本也。仿书《老三本》,传递路线于下:
(略……)
敝人自幼从父学拳,解放初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其长期从事工业建设,业余习拳,迄无所成。以上均为我之记忆所及,奉于先生之前,不妥之处,尚希指正。敬祝近安!
李正藩
1984.11.29于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