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极拳 作者:Sniady Hervé (法国) 1. 结缘太极拳 生活中一系列的事情使我改变着态度,逐渐认识太极拳。 事实上,我曾经是一个相当教条的人,很固执。当我把自己禁锢起来时,这种死板也同样反映在了我身体的各个部位上,它们也都变得越来越僵硬。 这种僵硬导致我的腰节出了点小问题,有时还会扩及整个背部。 我最初想练太极拳,就是出于这个初衷。 由于受生活和职业的影响,从青少年时期起,有很多的东西都被我忽视,比如: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见识。。。。。。 我希望重新开放我的思想,因此,我选择了太极拳。 不过在西方国家,面对浩繁的太极拳种类和各种类型的拳师,要做出一个选择可不容易。 于是我在网上查找太极拳的历史,发现它起源于陈家沟。当然我不想陷进关于太极拳起源的争论,是早已源于武当,还是由陈王廷所创,还是王宗岳才是鼻祖。。。我没有进入细节去研究这个问题,我只觉得要么可能就是不只一位大师发掘了太极拳。不过很多文献资料的记载和当今流行的拳式都起源于陈家沟,所以我就选择了陈氏太极拳,因为我希望接触到最接近起源的传统太极拳。 接下来,我就开始找陈氏太极拳的老师。在上过一些太极拳课之后,我总觉得没有找到我想要了解和要学的东西,我希望找到节奏更紧凑,内容更丰富的课。 后来我在巴黎中医武术学院的网站上惊喜地发现有一位在这里任教的来自中国的陈氏太极拳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张东武,我以最快的速度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并报了为期两年的课程。 随后的时间里,我都一直跟着张老师学拳,从一开始,我就把他当成了我的师父:张东武师父。 我对师父的尊敬和对他的感情与日剧增。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是师徒之情,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感情不仅可以促进我拳艺的快速提高,不走弯路,而且还可以在我练拳乃至日常生活当中,总有一位“朋友”以他的建议和指导支持着我。跟张东武师父练拳之后,我的性格和身体都发生了变化,多了几分柔性,少了一些疆劲,在身心两方面都有了改善。 除此之外,我对太极拳的热情有增无减,并且在师父的建议和指导下增进拳艺。 师道尊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进步的基石,使我们在没有怀疑和阻碍的情况下迅速前进。 我后来开始教拳,最初的原因只是因为总有些人看我打拳之后会过来询问我在干什么。我首先征求了我老师的意见,我是否有能力教拳,他豪不犹豫地给了我肯定的答复。 到今天,我教的学生有50多个,我奔走在法国不同的地区宣传太极拳,为每次都不下500多人的音乐会做太极拳表演。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人们能了解太极拳,并对太极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今年,张东武师父授权我在法国成立太极拳学院,我致力于,而且也会一直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志于在太极拳道路上不断追求的合格的教练。 2, 西方国家对太极拳的普遍认识 在西方国家,太极拳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太极拳所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充分地被人们体会到。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太极拳可以给我带来什么?随着和张东武师父学拳以及自己的习练,我一点一点地体会到了答案。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对太极拳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 首先,是把太极拳当成了一种简单的体操 ------- 其次,就是觉得一旦学会了一个套路,就满足于现状,不再找老师纠正拳架,精益求精。 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太极拳的呢? 我在法国教拳很多年,每一次面对新学员,他们都很惊喜地发现原来太极拳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因为,通常在他们的脑海里,太极拳就是一个简单的公式: 太极拳 = 缓慢的体操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太极拳看做是一种体操,身体做出一些特定精确的动作,还有一些我们平时不长用,也不长见到的姿势。然而,如果只把太极拳定义在这个框框下,无论练什么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效果。 然而,不同的武术带来的功效是不同的,在法国,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如果老师只是把太极拳当成一个简单的体操去教,那么就只会在身体上表现一些效果。当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下促进内气循环。然而只是这样的话,很多的东西都不可能解释清楚,总是停留在太极拳的精髓之外,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另外,为了使太极拳能吸引更多的人,有些老师会只侧重展示太极拳作为武术技击方面的技巧,当然这也无法代表太极拳的全部魅力。 此外,也有老师只讲内气,而忽略了学员动作的质量。 很多人都把太极拳的健身,技击以及修身养性的各个方面肢解开来,当然,在学拳时,找一个方面作为出发点会更容易一些,然而,对于一位太极拳老师来说,应该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个人认为太极拳的内气,外形,以及武术技击上的技巧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增加内气的练习,比如站桩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外形动作的改进,可以加强动作在技击方面的应用;同时,外形动作的改进可以更有效地引动内气,提高站桩的效果。 太极拳是符合自然原理的,所以我从太极拳上学到,我们也应该去挖掘我们自身这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不能太过于执着太极拳的二元性。太极拳体现的是阴阳相生相克,互为其根,不断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两个对立面,就像黑与白,高与低,白天与晚上。 因此,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要上下相随,协调一致。这也是我在向西方人灌输太极拳时向他们传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王宗岳在他的的太极拳论中,在介绍太极拳各个方面的技巧之前,他就首先阐明了太极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在西方国家传播太极拳 当我教拳时,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年龄,动机,身体和心理情况等诸多因素,自然而然地采取不同的方式。 就拿习练陈氏太极拳来说,根据我跟老师学拳的经验,首先要加强下盘的功夫,因为盘不稳,会影响肢体的放松,阻碍内气的运行。然而在教拳中如果只一味强调这个要求,那法国所有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再有信心练拳了。 而那些年轻人,通常又都会被外家拳所吸引,因为外家拳看起来更具活力。仅他们对太极拳的错误认识就足以让他们不会主动选择这门拳术。对于这些年轻人,通常我们会先进行一场太极拳的表演,表演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好奇心,会对太极拳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般来说,陈氏太极拳比较能吸引年轻人。传播太极拳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如何使更多的人对太极拳产生兴趣。这时,一场代表太极拳特色的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接下来,也是最难的事情,这个我想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学员们明白和做到:持之以恒。 很多人在练拳的过程中,肌肉一疼,就坚持不下去了;要求一多,就练不下去了;套路一复杂,就不想再学了。对于没有对太极拳产生浓厚兴趣的人来说,一点点的困难都可以让他们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 所以,在授课时,首先就要让他们能发现他们来这里想要找的东西,越快越好,从而产生兴趣。而后,再告诉他们太极拳不可能一下子产生奇迹,但是要让学员们树立一个信心,那就是他们自身的能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只是要学会两个字:耐心!要让学员懂得,需要花充分的时间把基础打好,当我们的气感强烈了,身心更放松了,身体上的很多毛病都可以自愈的。我这里所说的时间也不是几十年,十几年,只要能够坚持,认真体会,几个星期就会有改善。
另外,要让学员体会和认识到放松的重要性。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极的状态首先就是一种极致的放松状态。这种放松的概念冲击着西方人的思想。这是为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外力帮助下,是很难达到放松的。 这里,外力可以是太极拳的外形动作,也可以是老师的建议指导。刚开始,把意识集中在动作上,避免胡思乱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入静。 通常,西方人学太极拳都是想通过太极拳改善自身的一些条件。 这些习练者,很多都尝试过其他的武术和技击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太极拳的实战运用更能使他们受益。 理论的解释和实际演示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实际的演练中要向他们展示,内气不是想象出来的;面对对手,放松才是最有效的武器。有句格言叫“四两拨千金”,我们完全可以不凭借肌肉的力量大小来决定是否胜利。 这里,技巧和理论都是必需的。然而如果只一味追求太极拳技击层面的东西,就会丢掉太极拳其他方面的精髓,甚至是所有武术所具有的精髓。 武术思想的核心,是在不断的习练之中超越自己,让自身从内到外获得平静。 西方国家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了解自己,你就了解了上帝和整个世界。”武术的概念也给了我们诸多习练者同样的观点。 杨俊敏博士的《功夫少林》一书中详细解释过武术,他说“武”字由两部分组成,“止”,意思是停止,制止;“戈”,是兵器,“武”的含义就是“止”“戈”,制止斗争。中国的武术精神应该是制止斗争,而不是制造斗争。 对于一位想学习,提高或是传播太极拳的人来说,了解武术的各个方面都有助于他更好地把握拳法这门艺术。 4. 总结 从古至今,太极拳丰富的理论著作和其演生出的各种流派都展现着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太极的理论涵盖了深邃的哲学思想,精神修炼,人生智慧,以及阴阳五行的平衡。这些概念都指导着我们不同阶段的习练和方法,促进我们改善身心。 无论我们是初学者,还是习练多年,或是教拳多年,我想有些地方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 首先,就是要有正确的动力。 没有动力,就很难坚持下去。 有时候,一位好的太极拳老师就可以让我们产生强大的动力。不过要找到一位好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找到自己的师父。当然老师越好,对学生的要求就越严,师从怎样的老师,最终还取决于我们自己。 第二点,就是要谦逊。这一点非常重要。张东武师父说过:“一个好的老师也是一个好的学生。”无论我们是不是老师,都要时时保持一颗求学上进的心,要时时认识到自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要相信你的老师或是师父,作为学生,要懂得服从,作为老师,要有老师的威严。当然,这里说的老师,是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指导的老师。 第三点,耐心很重要。这里,耐心有两层含义。 对于学拳的人,要有耐心。要做好准备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提高。 对于教拳的人,也要有耐心。作为老师,要有耐心不断地重复要点,有耐心去倾听自己的学生。教拳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促进我们提高拳艺,增进对太极拳领悟的一个途径。 太极拳博大精深,就像拳谱所描述的那样,太极拳的高境界,已无外形之分别,超越了自身的限制,运用的能量却是无限的。我们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上,只有永不停歇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让自身不断地接近那个永恒的“道”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