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拳师 太极名家 查看内容

谈社团在太极拳传播中的重要性

2007-11-14 12:09|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627| 评论: 0


离群孤鸟难高飞啊!

    不知道有没有拳友和我有同样的体验:由于工作忙等原因,练拳的计划时时受阻。有时忙了一天,尤其上课等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下班后腿都要断了,只想洗个澡赶快休息;好不容易哪天不那么累了,突然又有了新任务要你加班赶个东西……终于把工作搞定、身体状态调理好了,一个人终于站在了练拳的场地上,练了几招,发现动作有些走形,可身边连个参照较正的人也没有……

    孤单啊。

    拳史上有许多前辈大师,都有过闭关修炼的经历,这段时间是他们拳艺精进的关键时期,陈正雷大师当年每天去黄河滩上练拳的经历现在说起已若传奇。但这种修炼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已经得其门径、掌握了修炼技巧。而对于普通的拳友而言,单独修炼往往是一个很难执行的计划。因为有二个障碍比拳技本身更难跨越:

     一、时间障碍;拳友中不乏有大老板,但大多数人还都是为特定的老板服务的人,对自己的时间只有有限的掌握力。“常恨此身非我有”啊!这是一方面——外在的不可控力;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时间很有限,我们要为特定的使命分配一定的时间。如果练拳行为仅是一种自发行为的话,它很可能被其它的一些组织行为所替换,比如说,你晚上计划练拳,但单位却要组织一次聚餐,你去还是不去?这不是偷懒、贪吃的问题,这是沟通、融入团队的问题。我们的行为要受社会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之一,就是组织安排会影响个体行为。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困境吗?将练拳组织化、正规化就是一条良方,当拳社存在时,对其成员就有了一个定向的牵引力,当同事再邀你聚餐时,你会更有底气去说:我们今天拳社有活动……
 
    二、惰性障碍。常立志,不如立长志,我们都懂这个道理,但是,没有群体推动力的个体行为,就像一辆失去动力的车在一个坡道上往下滑行,可以按照练拳的惯性下冲很久,如果这个力没有断,它可以一直冲下去。但是,一旦有一个力,比如一个突发事件使练拳的习惯发生中断,就像路上突遇一块大石。一块石头,我们还可以冲过去,继续,但如果石头越来越多,我们个体的惯性力就会被消解,这辆车也会慢慢地停下来,即使不停,速度也会很缓慢……我好几个朋友都是工作之后练拳工作便息松了下来,是懒吗?不是,大家都是兢兢业业的奋斗者,都是事业上的强人;怕运动吃苦吗?也不是,大家都想练拳;那问题出在哪里?是惰性。惰性不是一种个性的品质缺限,而是一种由外在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行为阻滞。

    怎么办?一定要有社团。

    中国武术自古便有结社传播的传统,在太极拳的传播历程中,结社传播也一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当太极拳的传播从宗族内的组织传播走向大规模的组织传播、甚至开始使用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时,结社,就是一个具体的执行之道。有了组织,拳友们就在空间、时间上有了一个据点。有个地方可以汇聚,有了固定的时间段可以集结在一起,大家有共同的生命空间可以分享交流。它所能提供的益处显而易见:拳艺的切磋、交流、共勉;人生的分享、支持、鼓励。

    陈正雷大师、张东武教练奔走于世界各地,授拳传艺。其落脚点就是当地的某个组织。组织是力量的交集点,将人汇聚于一切,成为拳艺传播的扩散点。民国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的国术馆,是一则进行组织传播的范例。而组织要消耗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所以太极拳的广泛传播有赖于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的运作。只有组织经营的好,才能引来师父这样的“金凤凰”,而“金凤凰”的到来又将吸引更多的拳众。对拳社的经营,就像对寺院的经营一样,是门大学问。如果当地有专门的拳社,真是件好事。可如果没有呢?

    那就回到民间结社传播的最初形态:自发的基于共同的信念和爱好而组成的组织。找一些拳友、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找个合适的地方活动一下筯骨,如果幸运的话,找个能指导拳众的老师………

    一定要有组织。让孤鸟归群,独木入林。

    好怀念能在拳馆里跟着教练练拳的日子………
5

点赞
7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