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城区欧阳修公园内,总有一群老人在那里打太极拳。在他们之中,你不难发现,领头的那位“师傅”,一招一式,颇有大师风范,他便是吴传发。3月初,这位从宜昌街头走出的太极拳选手,在2008“迎奥运杯”第六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套路大奖赛中获得吴式太极拳男子第一名。以前,吴师傅自学成才;现在,他带着更多的人共同强身健体。 从小习武健身 吴老个头不高,虽然已年逾六旬,但精神矍铄,一副武者的风范显露无遗。吴老说,他从小开始习武,最初的原因是要强身健体,因为他小时候身体比较虚弱。 1953年,7岁的他住在城区环城南路附近。当时,附近有一名知名的武者张师傅,武艺高强,吴老从小便跟着张师傅学习武术的基本功。从此,他便开始成为一名武术爱好者,武术已经陪伴了他五十多个春秋。 在他15岁那年,他进入宜昌青少年业余体校学习体操。从此,他开始在体操项目上崭露头角。由于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武术基础,1964年,18岁的他在武汉参加一场运动会时,因其优异的体操成绩,打动了当时武汉的一位体操教师。他被留在武汉学习体操,那位体操老师希望吴老今后能接过他手中的教鞭,成为一名体操教师。 世事变迁,吴老没能留在武汉当体操教师,而是被分配到成都的一家工厂。由于吴老表现出来的体操特长,在哪里都会成为集体关注的焦点,所以他到工厂之后,又被分到了厂办学校里,成了厂办学校的体育老师。 看书识图学太极 1980年,吴老结束了与老婆两地分居的日子,回到宜昌。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习武之路。 回到宜昌后,他一直担任“西陵杯”的足球裁判,比较清闲。有了充足的时间做保证,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武术上,特别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养生系列的武术,因为这才是他的爱好。 此时的吴老由于从事体育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武术方面的专家。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广德便是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一位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宜昌还少有人会打太极拳,张广德来到宜昌后,吴老有幸得到了他的指点。从此,吴老开始不断地自学太极拳。 由于姓吴,所以他选择了吴式太极拳。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影音录像,他购买大量的书籍自学。每天,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文字,看着图纸,然后对着镜子练习,慢慢领悟太极拳的奥妙。 建队传播太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强身健体的认识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吴老开始组建武术队,带动他身边的人一起学习打太极拳,共同强身健体。 1990年,吴老将自己单位上的一些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牡丹武术队”。但由于很多人都还有自己的工作,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但随着吴老每天在户外组织武术队学习太极拳,太极拳那强身健体的功效,吸引了周围一大批老年人参与其中。此次与吴老一起在武汉获得冠军的程兰双便是其中的一位。 除了程兰双之外,还有一位现年已72岁高龄的姚老太深受太极拳的好处。6年前,姚老太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跟着吴老学习太极拳之后,现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还能在社区表演太极拳。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