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圣地 永年广府 查看内容

永年历史主要太极拳传人

2012-9-8 17:18|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28023| 评论: 0

摘要: 杨露禅(1797--1872),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 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 ...

        杨露禅(1797--1872),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 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习拳艺,功力大进。一次,陈家师兄弟多人与之较量,皆败于他的手下。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数年后,以能避而制强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故有“沾绵拳”、“软拳”、“化拳”之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折节求教。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因为武功高强,故有“杨无敌”之称。所传拳术有“凌得起筋,万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风格匀缓、柔和、舒展大方”,精髓为“松”与“沉”。所谓“松”,指全身放松,让“气”流通无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经过祖孙三代人努力,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谁料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充分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太极拳,本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但是真正使其走出神秘的却是永年广府。陈氏长期只做家传不授外姓,直到永年人杨露禅向陈氏太极拳十四代传人陈长兴学艺后,才得以传播全国。永年,是舒展大方的杨式太极拳以及小巧紧凑的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并随即派生出吴式和孙式太极拳。所以,永年被人们称为太极拳的中兴发祥地。

       武禹襄  (1812~2-1880~3),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廑贡生,侯选训导,以子侄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兄弟三人,学兼文武,赡材亮迹,并声于时,禹襄性耿直,尚侠义。因祖坟被盗,愤争于庭,得罪地方官吏,累及科考,便绝意仕途,然其才干志行仍为当世所器。咸丰壬子(852年),吕贤基奉旨于江右督办团练,肃书币邀入戎机,后以母老辞。至庚申(1860)、辛酉(1861),尚书毛永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钻研拳术为事。   

  时有同郡杨禄禅学拳归里,示诸同好,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得以知其概要。1852年,因公赴豫,绕道赵堡镇,访陈清平,与之研究拳术月余,始得精妙。返里后,精益求精,参照所得《王宗岳拳论》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引导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数年研发,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装酒脱”的新型拳术,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武被尊为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不求闻达,一生孜孜以求,钻拳不辍,直至临终,犹为侍疾者谈拳论技,娓娓不倦。他重实践、勤钻研、多发悟,总结写成《打手要言》《四字秘诀》《身法》等经典拳论,所创拳派一帜卓树、自成一家,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完整太极拳学派。然其不以教拳为业,传人有二甥:李亦畲、李启轩。亦畲技艺最精。

1234下一页
16

点赞
19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5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cntaijiwang),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