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本还原,清浊在心
余功保:
作为一位太极拳研究家,您也长期从事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积累、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资料,在太极拳的源流、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您认为太极拳的源流问题对它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吴文翰: 源流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学术的研究是个客观的认知过程,以真实、科学为基本原则。太极拳的源流一直是太极拳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它对于全面、深刻地了解、认识太极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过去地客观研究、评价是为了挖掘太极拳的文化、社会内涵,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余功保: 知来向往,历史从来都是对未来有借鉴作用。 吴文翰: 源流的,历史的问题也很复杂,现在能搞清楚的,尽我们的可能去搞清楚,现在一时搞不清楚的可以认真探索,但要秉承一个公正、客观的态度。 余功保: 研究源流问题要有两心,一是良心,不用功利主义的思维去做,不故意歪曲历史,或不负责的轻率下结论;二是有慧心,善于拨云散雾,有科学的素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 吴文翰: 对,这是对太极拳源流研究的基本要求,要澄清,还原,不要给后人添乱。 余功保: 根据您的研究,武式太极拳的发展是怎样的? 吴文翰: 武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北永年。永年人杨禄禅原来在陈家沟随陈长兴学拳,陈长兴是个农民,当时还做保镖的生意。杨禄禅回到永年后以教拳为生。杨禄禅的同乡拳友武禹襄,为清贡生,出自武术世家。从小跟随父亲武秀才武烈练习红拳和骑射击刺之术。因为杨禄禅从陈家沟学来的拳术跟永年当地的大洪拳、小洪拳之类都不一样,是另外一种拳术,当时老百姓叫软拳、棉拳、滑拳,所以武禹襄很感兴趣。后来武禹襄的大哥武澄清中了进士,授职河南舞阳县知县,武禹襄去舞阳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禹襄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名师陈清萍。 余功保: 陈清萍也是太极拳发展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和武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都有密切的关联。 吴文翰: 武禹襄也跟随杨禄禅学拳,并且帮他成立家室,还资助他回陈家沟继续学。也就有了杨禄禅三下陈家沟的故事,当然故事的版本很多。为了进一步弄清太极拳,武禹襄拜访了陈清萍。陈清萍的父亲、爷爷都是陈家沟的,迁到王疙瘩村,不当农民了,改开粮店,在赵堡镇娶妻安家。陈清萍跟是陈有本学的,陈有本当时在当地很有名气,比陈长兴名气大。可以想象,陈清萍到外地教拳也得先在当地拜一个师傅做靠山,所以一个人有几位师傅也不足为奇。 有个民间传说,说陈清萍遇到了个土地官司,旧社会土地关系很复杂,过户问题,一打官司就很多人敲竹杠,他又是外地人,武禹襄就托关系帮陈清萍把官司搞定了。也因而从陈清萍那里学到了很多拳术奥秘。武禹襄离开赵堡后,又受到其他经过地方的拳术的影响,这些不同地方不同拳术的影响都成为后来他写理论的要素。 [链接]武禹襄小传 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 (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其祖父讳大勇,武生。其父名武烈,庠生。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余功保: 武禹襄是个融会贯通能力很强的人。在太极拳理论上的贡献独树一帜。 吴文翰: 舞阳县有个码头,水路运输发达,陕西、山西人在那里作生意的很多。他的哥哥武澄清在舞阳码头附近的一个盐店里发现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把它交给了武禹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 把拳谱带回永年后,武禹襄便开始专心研究太极拳,无意仕途,放弃科考,终身致力于太极拳术的研究。 余功保: 这样中国少了一个科举文人,但多了一个大太极拳家。 吴文翰: 但是武禹襄毕竟出于大家族,不可能在社会上教拳,因为教拳当时是被社会所看不起的,所以徒弟只有李亦畲、李启轩及杨班侯三人。 武禹襄和杨班侯的关系挺好的,杨班侯这个人念书不行,学拳带劲,所以后来武禹襄就教他杨露禅的太极拳。武禹襄只教了这几个人,后来李亦畲和李启轩也不是专门教拳的,也不大教拳,跟他们学拳的也有一些,不是说没有,比如葛福来,但是后来都不是很出名,再传的徒弟人也很少,最有名的就是郝为真。 郝为真是个粮食点的小伙计,但是他长的膀大腰圆,开始学弓箭,跟李亦畲老先生学拳。李老先生是大户,解放以后就没有了房子,我看过图,大宅院。他们吃米吃面不是像农村小户人家自己磨,都是粮店来送,郝为真是粮食店的小伙计,就给李家送粮食,送完粮食以后本来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扫院子,都弄好了再走,有一次就被李亦畲老先生发现了。这么一位彪形大汉、虎头虎脑地在那扫院子呢,这爷俩就攀谈起来,李亦畲老先生就说像你身体这么好,就谈到了武术上,他就说最喜欢李老先生的拳法,李亦畲老先生就说那好,我教给你一手,就教给他一个懒扎衣,其实这对李亦畲来说就是当时一高兴,教完以后就再也不记得这事了,可是郝为真就开始苦练。一晃眼时间三年过去了,有一次李亦畲又在他家院子里看到郝为真,就问,我那天叫你那手你还会不会,郝为真说,会,我给你练练,李亦畲一看,只教了这么一手却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就开始教他拳。 他们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很悬殊,李家是个书香门第,一般老百姓见他们得叫老爷,旧时候没功名的要见有功名的得对人家非常客气才成。李亦畲因为觉得这个小伙计是可造之才所以教他,李亦畲后来还给郝为真一些钱让他自己开了个粮食铺,告诉他,你就当掌柜的吧,这样的话就有时间跟李亦畲老先生学拳了。两个人私人关系很好,一下学了二十多年。郝为真除了跟李亦畲学以外还跟李亦畲的两个儿子也学过。当时李亦畲有两个儿子李宝廉、李宝让,就是李石泉,李光藩的祖父。李亦畲去世以后,他们当时都还很小,李宝廉也就是十五六岁,都还未成年,郝为真就经常到他家去看看师娘,另外一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事,一个大家庭总得有个男的去处理这些问题,照顾了好长时间。 郝为真不像李亦畲,他的经济生活不成,有两房妻子,第一房妻子姓苏,生下两个儿子,前房夫人去世以后又取了一房王氏夫人,生了两个儿子,跟两个哥哥岁数相差很远。家庭复杂,经济又不是很宽裕,郝为真后来就教拳可以挣一部分钱。当时郝为真在邢台的名气很大,郝为真在邢台教拳。在《邢台通史》中,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清朝结束,中间还有这么一段说,邢台的太极拳是由郝为真传来的,在邢台教了不少的徒弟,最著名的徒弟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李宝玉老师,第二个就是我的老师李圣端,第三个就是郝中天老师。 到了民国年间,他曾经到过北京,碰到了孙禄堂,就把这趟拳教给了孙禄堂。 1914年,郝为真回到永年以后,永年十三中学校长刘延高请他到学校教太极拳,这也是太极拳正式进入学堂。 [链接]李亦畲小传 李亦畬,名经纶(1832一1892),出身书香门弟,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举人。启轩,名承纶,光绪元年(1875)乙亥科举人。二人文学赅备,名噪一时,因受舅父禹襄公影响,放弃仕进,致力于太极拳艺之研究,以亦畬成就最大。武延绪在(李公兄弟家传)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亦畬除著有 《五字诀》等著名拳论外,并于1881一1882年间将王宗岳拳谱、武禹襄拳论益以己作,手书三册,一册自存,一册交胞弟启轩,一册授弟子郝和,俗称“老三本”。这批经典文献的完整保存,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太极拳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氏昆仲均为邑绅,子弟以诵读科举为业,亦畬公之弟子仅同邑郝和、清河葛福来二人。惟郝和得其真谛,演为一派,名闻海内。亦畬公有子二人:宝廉、宝让;启轩公有子三人:宝瑭?宝箴、宝桓,亦习太极拳。 余功保:
永年十三中在武式太极拳发展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把太极拳引入学校,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吴文翰: 郝月如原来在在小学教,郝为真去世以后十三中就改为郝月如老师教了,一直持续到1929年郝月如老师到上海教拳。 余功保: 应该说武式太极拳的产生过程是比较清晰的。其实太极拳分流派是后来的事,开始并没有分。 吴文翰: 对,太极拳最早叫“十三势”,从陈鑫老师的书就能看到。传到永年以后这个拳还叫“长拳”或者“十三势”。太极拳这个名字讲起来还是从1852年,武禹襄得到王宗岳的拳谱以后,以王宗岳拳谱为主要精神支柱,逐渐就叫太极拳。 太极拳的流派也是先从永年产生的。 民国初期,清朝后期,那个时候永年就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不像现在。广平府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当时在广平府城里教拳的是郝为真,在城外教拳的是杨禄禅的孙子,二人风格不同,当地老百姓为了区别他们俩教的拳,就把一个叫“杨架”,一个叫“郝架”。“郝老为”不同意这个叫法,他说要那么说的话,那我教的是“李架”,要不就叫“武李架”,但是无论是李架还是武李架都没叫起来。民国三年,他到北京教孙禄堂的时候,他还说叫“李架”,但是因为武式太极拳是主要由郝为真和儿子传播开的,所以徒弟们都还是叫“郝架”。这应该说是太极拳最早的流派,从永年开始出现的。 从文字上,1930年左右,《山西体育》旬刊,有位马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在探讨当时的太极拳时,把当时所看到的太极拳分成三个流派:广府的杨派、广府的郝派、第三个是陈沟太极拳。一直到1949年,都是说什么“派”,没有叫“式”的,也没有叫“架”的,“架”是口头说法,文字上都叫“派”。到了50年代,搞了24式,后来顺理成章出了传统太极拳陈式、杨式,所以“式”这个字是从50年代60年代才开始,当时有很多人反对这个讲法,这样的文章我也见过,你叫24式他不反对,但是反对杨式、武式这么叫,认为还是应该叫“派”。 余功保: 武式太极拳在一些地方也被人称为郝式太极拳,这两者的关系您认为是怎样的? 吴文翰: 郝式就是武式,武式就是郝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这套拳包括理论、推手、技术都是武禹襄老前辈创出来的,继承是李亦畲和李启轩两位老前辈,有些发展,后来又是郝为真,又有些发展,但这个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武禹襄,继承发展是李亦畲,传出来是郝为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或许因为这套拳在传承过程中和杨式、陈式不一样,武派确实存在三代有三个姓这样的问题,但是东西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期叫的名字不同。 文革后,在邯郸、永年既有郝式又有武式太极拳研究会,这跟政策有关。当然也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说自己才是武式,其余的是郝式,说李亦畲之后都是自己编的,不是武式,这是个别人自己的想法。 [链接]郝为真小传 郝和,字为真(1849一1920),永年人。秉性敦厚,体貌魁伟,因家道贫寒,在粮店佣工,膂力倍人,能左右手各平举百余斤重之粮袋,从李亦畬公习太极拳,专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造诣精纯,犹不自矜。武、李二公所著拳论言简意赅,非言传身演不能穷其精妙,独为真能传其窍要,深得亦畬公垂青,视为衣钵传人。亦畬公晚年每逢有人前来访问拳技,多令为真与之周旋,足见对其器重。常置椅于寻丈外,为真能投人安坐其上,屡试不爽,又能手引壮士使其彳亍不能自主。平日习拳以虚灵为主, 因循为用,其功在动以习静,而静不挠于动;静以处动,而动不离于静;其法始于守中,中于行气,归于凝神致虚,以故习太极拳者咸师焉。武派太极拳遂广传于冀、鲁、豫等地,武禹襄所创学派至此才得以弘扬发展,与温县陈氏太极、北京杨氏太极鼎足而立、为20世纪30年代太极拳的扩大发展,流派繁衍奠定了良好基穿?马立伯在《太极拳派别》一文中说:“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曰永年杨禄禅;三曰永年郝派,即为真先生面师事李亦畬先生者也。……郝派尤长应用,至练习万法,亦较简捷。其所授架式最为紧凑,如干枝老梅,枝叶全去,圈儿些?路数简便,而又最经济,洵不负武、李两家之教授也。故今之述郝派者,必追溯及李家与武家。盖武、李两先生皆为书香世家,故发挥精义颇多,真太极拳之功臣也。”?为真先生授徒甚多,能得其技艺者,除次子文桂外,永年有李福荫(1892一1943)、张振宗(1882一1950)、韩钦贤(1885一1958)、范述圃(?一1948)、顺德府(今邢台市)有李圣端(1888一1948)、李香远(1889一1961)、王延久(188一1955)、郝中天(1891一1968)、申文魁、申武魁;清河县有闫志高(1882一1961)等。余如任县王其和(1885一一1930)、刘东汉;隆尧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刚等先生也都直接或间接受过为真先生的指导。 为真先生成名后,仍洁身自好,光绪末,直隶总督袁世凯重金礼聘为真先生赴津教其子侄,并烦广府胡月舫太史就近敦劝。以“戊戌变法”故,清流多不齿袁氏,为真先生托词年老有病坚辞不就,后荐陈秀峰以代。民国三年为真先生进京访友,蒲阳孙禄堂慕先生之名,延其家执弟子礼。为真先生因水土不服偶患腹泻,禄堂请医煎药服侍,感其厚意,遂授以太极拳艺。自京返里后,应省立永年十三中学暨县立高级小学之聘,到两校任教,为太极拳步入正规学校之始。由于为真先生传人较多,对普及和发展武派太极拳做出了卓越贡献。 余功保: 武式太极拳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这些不同的地方的拳架是否有较大的区别? 吴文翰: 在我学拳时候,上个世纪40年代,我除了跟邢台老师练之外,跟永年老师也练过,也包括李家的老师我都见过,大同小异,区别不大,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懒扎衣”出手我们老师是在肘这个地方,都不一样,“单鞭”也不一样,小的具体地方有区别,大的地方没有,这是解放之前,区别不大。 后来,我再看到上海、永年、河北、东北就都有很大区别,五六十年代教拳都是以锻炼身体为主,不是以技击为主,这种改进合情合理。郝少如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武式太极拳不到100页的小薄本,都是穿的西服裤子、皮鞋练,适合上海那个时代。永年的练法也有一些改进,我小时候的练法,合手、震脚,其他的地方没有太大区别。武式太极拳要求每个式子里都有起承开合,就像毛笔字起笔、行笔、运笔一样。武禹襄老师为了拳打得饱满做得周到,就把起承转合运用到武派太极拳里,不然就有可能一带而过,有可能拖泥带水,这是武老前辈定的。很自然的,为了技术上的,不是为了其他的,所以我经常说不要为了这些技巧上的区别。东北的拳术区别就比较大,包括铁岭、锦州,不都是一个老师传的,有的把形意拳、八卦融到里边,比如“懒扎衣”。所以总体来说东北区别比较大,上海架式比较高、好练。河北的拳架也不都是完全保持原来老师教的样子,就像我今天练的,有很多不好练的我也针对自己身体情况修改了。有很多是根据养生的特点或者是根据老师身体的情况修改。 余功保:
改拳一直是武术界比较敏感的一个问题。其实在传承过程中,一定会有变化的。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练的拳一定有差异。有些改动是风格上的,有些改动是要领上的,有些是习惯上的,还有些是原则上的。对拳的变化要有一个辨证的、客观的态度。 不可能不改,不可以乱改。 另外,改了不一定就代表开宗立派,开宗立派那是要有天才的改动,是水到渠成的成熟,不是凭空臆造就能实现的。 吴文翰: 太极拳根据养生所做改变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中国的武术不管什么拳,大都在明朝中叶、末年传出来的,有的是清朝以后传出来的,从戚继光、于大猷他们写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作品主要目的是为了战争,以兵器为主,想方设法把对方杀掉,而且是群战的形式。 到了清朝以后,有名的几部著作,比如梅花拳的著作、王宗岳、苌乃周,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拳术为主,不以兵器为主,因为当时国泰民安,适应社会发展。清朝统治者不希望汉族舞刀弄枪,所以清朝的武术著作都是以拳术为主的,武禹襄、李亦畲写了那么多东西,基本上都是太极拳,没写过太极刀、剑,是他们写不出来吗?当然不是。到了永年之后,老百姓练,太极杆实际上也就是太极枪,把枪头去了,白蜡杆就不是武器了。随着社会风气、时代、政府的态度在逐渐变化。所以现在太极拳也就逐渐以养生为主,但是作为一种武术,它当然可以技击,问题是怎么用。练习太极拳的基本上就分成三种人了,一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还是以技击为主,想当技击高手;但是更多的是以健身为主,中老年人;同时因为太极拳有艺术性,可以表演,很多年轻人也喜欢。所以武术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余功保: 发展就是进步。有些核心的东西可以恒定,但形式上的一些东西是允许变化发展的。功能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一样,太极拳在现代社会里,养生、文化修养是最突出的部分。 您认为太极拳,包括武式太极拳,今后应该怎样发展? 吴文翰: 太极拳毕竟是一种武术,但是是特殊的武术,跟中国古典哲学、文化、传统道德融合到一起的,这和其他武术不大一样。 余功保: 应该说它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最为丰富,最为生动。研究中国文化,学习太极拳是一个很捷径的突破口。我曾经建议北大的古典文学、古典哲学专业的学生要下点功夫研究太极拳。一些哲学教授也同意我这个观点。 吴文翰: 所以太极拳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武术了,而是一种专门的学术,就像红楼梦、水浒一样,有多少专家专门研究。红学、水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今后也应该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学术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拳术、健身术,应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什么叫太极拳文化,太极拳的文化究竟包括些什么,从学术、理论、哲学思想体系来讲都包括些什么,传统道德、武学角度都包括些什么。这些都非常值得研究。比如从武学这个角度,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武禹襄和李亦畲的拳论,不仅是武术的技击文章,也是很好的散文。另外太极拳的医疗,确实练好了很多病,为什么能够治疗病,为什么能够有这种效果,从医学也应该研究。我门目前太极拳的健身原理的研究还非常落后。 余功保: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太极拳研究中的滞后性。太极拳的研究,几十年的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步伐还不大,比如我们现在还经常引用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在养生原理上系统性研究还不够。 吴文翰: 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清朝之后有很多太极拳的好作品,为什么我们不把这些优秀的作品集结起来呢。 太极拳是一种学术,不要把它单看作武术,单看作健身,那就把我们的太极拳看得太轻了,我们应该珍视珍宝。要依靠领导的重视和舆论界的重视,才能提高群众的认识。现在虽然练太极拳的人多,研究太极拳的人却少而又少。 余功保: 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更少。 吴文翰: 很多太极拳杂志都非常艰难,这也反映了练太极拳的人多,重视研究太极拳的人非常少。如何让人们重视太极拳?必须要大力提倡。 太极拳在解放之前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做官的、军队的高级官员、大的工商老板都练习太极拳,认为太极拳文明时尚,在这样的情况下,太极拳就会有发展,所以要往高层次走。 当代太极拳的推动发展,几位领导的题字也很有推动作用。比如邓小平题的“太极拳好”,对太极拳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太极拳是民族瑰宝,领导必须重视,舆论应广泛宣传。应该改变我们武术目前自生自灭的状态。 余功保:
武式太极拳现在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太极拳流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习练者。其中在国内,好像河北、北京、上海、东北、山西等地尤其传播较广。 吴文翰: 这些地方的确是武式太极拳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这也是和它的历史发展相关联。 永年是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及重要发展者李亦畲的故乡,在国内多地区广传武派太极拳的郝为真也是永年人。近代永年的拳师李逊之、李福荫、范述圃、张振宗等均师从郝为真。现代永年习练武派太极拳者,大多为这些拳师的传人。也因为近代永年主要拳师师从郝为真,因此从拳架套路的演绎风格来看,与上海郝氏后人大致相同。 姚继祖是永年现代武派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后,永年与国内很多地方一样,武术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限制。到70年代后期,国家重新组织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以后,永年的太极拳活动重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姚继祖先生因个人原因的巧合,都没能应邀参加1986、1988年举办的两届太极名家研讨会,比较遗憾,但留下了他的几封来函和几幅照片。姚继祖先生在永年培养了不少武派太极拳爱好者,其中有现在较为活跃的钟振山、翟维传、李剑方、冀长宏等人。 最早在东北地区传播武派太极拳的,要算郝为真的传人阎志高了。现在东北地区的武派太极拳爱好者,大都为阎志高的再传弟子。阎志高少年时习少林、形意、八卦,后偶遇郝为真,为郝氏拳艺折服而改练太极拳。阎志高先生青年时可算是武迷,研习太极拳后,时常练单操势,百千遍地练,他好学揣摸,深得太极精义。其后,阎志高出入京津河北一带,以武会友,与当时的武术家李存义等人交往甚密。到20世纪40年代,阎志高应燕北武术界友人之邀,到沈阳传授武派太极拳,开始将武派太极拳的拳械传于东北一带。据说阎志高在10多年间授徒600余人,得其中技艺者几十。较为突出的有陈明洁、卜荣生、刘常春等人。据东北的阎氏传人回忆,阎志高在拳术应用时,常很自然地使用上一些形意少林的经典用法。阎氏的传人也同样,但郝为真所传的技艺也保存得挺好。 上海主要是郝月如、郝少如的推广。解放后,武式太极拳为武术界所了解,有赖于他们父子的推广,特别是196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太极拳丛书,出版了以郝少如拳架为基础的《武式太极拳》一书,刊载了郝月如、郝少如父子俩的武式太极拳体会文章及郝少如对武式太极拳架的动作要求,这对武式太极拳的推广,特别是体育运动竞赛的武式太极拳武术套路基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郝月如在上海地区传拳,教授拳艺的弟子大多为文化人,如徐震等人。郝少如的儿子教有不少徒弟,并组织成立了上海武式太极拳协会,授拳给浦公达、刘积顺、屠澎年等人。 从郝月如的《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可以看出他习练太极拳的体会,如“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宽腾挪,身体有如悬空。”郝氏父子在授拳时,很强调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以及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等。至浦公达、刘积顺任上海武式太极拳协会正副会长,继续进行太极拳的传播活动后,这些原则要求还一直承传下来。对于“起、承、开、合”,郝氏的理解是“开”为发,“合”为 收,开中寓开,合之再合,不丢不顶,处处恰合也。“八面支撑”、“舍己从人”,是郝氏及其传人时常强调的。郝月如说“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八面支撑”,是 郝氏强调正确练习拳架,练好拳架,达到空松圆活、神气鼓荡,自然灵活,应付自然的结果。浦公达和刘积顺当年在解说他们理解太极拳的特点要求时,也很强调做好“八面支撑”的作用,并常示范如何做到“舍己从人”。 北京的武派太极拳要论起来,最早应该算郝为真传下来。大概是民国三年、四年的时候,郝为真到北京来了一趟,那时有了平汉线,到北京方便了。当时许禹生搞的北京体育社请他教拳,他年纪大了也没怎么教。后来孙禄堂认识他,就教给了孙禄堂,应该说郝为真是第一个到北京教武派太极拳的。 关于武式太极拳在山西的传播情况,我曾经专门写有文章《武派太极拳传入晋省始末》进行介绍。 [链接]武派太极拳传入晋省始末 1931年,发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我国各界爱国人士莫不为之义愤填膺,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奔走呼号谋求救亡图存之策,武术界也提出了“习武强身”、“习武救国”等口号。武派太极拳一代宗师李亦畲先生之外孙李槐荫时任山西省太原县警察局局长,顺应时代需求与胞弟棠荫(字化南,中共党员,时为《山本晚报》记者)积极联络各界人士于1932年在太原组建“山西省国术促进会”。省民政厅厅长邱仰竣、省参议会议长马立伯为名誉会长,李槐荫为会长,李棠荫为副会长,聘请郝长春先生来并任秘书长,负责教授武派太极拳。 郝长春(1911~1980),字向荣,武派太极拳名宿郝为真先生之曾孙。他自幼随叔祖父郝月如先生(1877~1935)习拳,后来又跟随叔祖父月如、堂叔少如(1908~1983)到南京、上海等地教拳。为了在山东省开拓武派太极拳的传播区域,李槐荫特地从上海把长春请来,主持教学事务。当时学拳的人较多,亟需充实师资力量,郝长春又返回原籍河北永年,聘请邢台李香远(名景清,1889~1961)、永年张振宗(1882~1956)、韩钦贤(1885~1965)、李召荫、张旗等先生莅晋教授武派太极拳。其中李香远、张振宗、韩钦贤都是郝为真先生的入室高足。李召荫是李永轩宗师之孙,李宝恒之子,李槐荫之堂兄。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山西省国术促进会颇具规模,反响甚大。为了扩大影响,山西省国术促进会还举办了百日擂台赛,公推李香远为台主。各地来武林人士不下千余人,王子平、孙禄堂等武师也闻讯前来参加,一时名家云集并州,交流拳技、研究拳理,“习武强身”、“习武救国”等口号响彻云霄,反映了中华武林人士的爱国热忱。 嗣后,李槐荫还特地回原籍永年清堂兄李福荫(1892~1943),郝为真之弟子,在永年十三中学任教)协助将乃祖李亦畲手出之太极拳谱,参考永年十三中油印本《廉让堂太极拳谱》、石印本《太极拳谱》重新编次,分章分节,书名《李氏太极拳谱》(后人习称《廉让堂太极拳谱》),筹资18000元(银元)于1935年在山西太原出版发行1万余册,免费分赠同好。此为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等前辈太极拳家所作拳论正式出版发行,对太极拳理论之弘扬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时应聘来晋教拳的几位老师,韩钦贤是永年县国术馆馆长,张振宗家资富有,又是中医,不可能长期在外教拳,后均辞职返回原籍;李棠荫因印发革命传单被捕入狱,被兄槐荫营救出狱后也返回原籍永年,为了研究和开展太极拳活动于1933年冬在永年西街节孝祠遗址成立“斌儒学社”。闪年春,李屏藩、赵振国、李锦藩、李迪生等人拜李棠荫为师,开始学习武派太极拳。李棠荫先生于1948年随军南下于新乡战役中牺牲。其弟子李屏藩后来也参加了抗日工作。李锦藩、李迪生于1978年后开始在当地教拳。李锦藩的弟子有王润生、孙蘩海、乔松茂、孙建国等,李迪生的弟子有郭守义、韩义功、赵平安、王炳增等。 郝长春解放后在永年师范学校(校长郑炎)任总务主任兼教学生武派太极拳,时李槐荫先生之子李光藩在该校读书,得随郝长春老师习拳。跟郝先生学拳的还有刘荣、王长海、李玉中以及长子郝顺兴(1945~),次子郝顺昌(1948~),三子郝顺友(1951~)等,到“文革”时中止。“文革”后,郝先生到永年二中工作,向他学拳的有郝平顺(侄)等。 解放后,在山西省太原市教授武派太极拳的是河北省任县环水村人檀凤林先生(1923~)。他睚幼随同村王景芳、刘仁海二位老师学习武派太极拳。其师祖王其和(1885~1930)是郝为真的弟子,后又随杨澄甫先生习拳。王其和之拳势以武派为基础,兼收杨派,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广传于河北任县、平乡、巨鹿等地。 1951年檀凤林到山西太原当工人,在太原第二热电厂工作,1978年退休。退休前后,他一直积极地推广武派太极拳。他非常重视太极推手训练,和武派太极名家刘东汉的弟子李桂昌发起组织了“太原市太析拳推手协会”,并任太原市北宫推后辅导站的站长。他一年四季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到辅导站指导学员练拳推手,为武派太极拳在太原市的普及提高做出了可喜贡献,在太原市有较大影响。他的学生很多,著名的有汤晋铭、段登云、马宝贺、王兴晓、梁建生、王成槐、杨维江、王俊才、王作文、李生贵等。 |
扫码关注太极网微信平台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cntaijiwang),太极拳理论、视频、资讯每日免费看!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4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