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076|回复: 9

斜行的过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1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晨,三月的西湖边,有点小雨,地面也不太好。忍不住比划了几下,被朋友偷拍下来。
很久没有到论坛来了,献丑拳照一张仅供朋友们一乐。

200741121385061636.jpg

20074112138506163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1 21:38:56编辑过]

200741121315152961.jpg

200741121315152961.jpg
发表于 2007-4-13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

可有想过两手相叠时也要分轻重。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枫叶朋友很仔细。这个动作重点是右边以腰胯带动走肩靠,肘击,掌打;左边有采劲的意思。我这个动作左脚因地形关系没有脚跟蹬劲,犯了拔跟之弊
发表于 2007-4-16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好,练拳的神也好!

发表于 2007-4-18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斧兄弟,越长越英俊刚毅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虚实大哥见笑了!练太极拳把脾气练得更少了倒是有的。请大哥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抽空看了红枫叶朋友发的几个帖子,说理清晰,深得“稍节领劲”之妙。前天我的跟帖显得过于托大了,抱歉!能否请红枫叶朋友继续不吝赐教,给我讲解一下。
发表于 2007-4-23 0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斧先生,太客气了。既然先生当我是朋友,我也就多说几句,共同研究。

若这个过渡动作刚做到右肩靠,肘击,老实说,实在看不到你肩上有打击敌人的能量。

左边只空有采劲的意思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可以表现出来。譬如说左手以大指领劲逆缠略微向后向下向内采是指导手,是重,因此左腿为虚,这时左边上下之能量蓄于左胯。同时,右胯把能量在上经腰而肩而肘而手发出去,在下右腿逆缠有踏入地之感。手为打击手,为轻手,因为右手发的是按挤略向前上之劲。由此可见,外看的两手相叠实在有轻重之分,而且劲路有向后下内而至向前上外的六方浑圆,拳看起来就更有内容。

以上所言比较简略,若未能了解,可尝试以左手下拉而引至的右肩靠。肩靠之力量非单由左蹬脚引起,而是左手一拉,右肩一靠,力量由左而右的上下整体发劲方法。只要一试,就知肩靠的力量比前大得多。

另外,自我检查拳的好坏的一个简单标准是,若一个动作劲别不清,也只能算是摆架子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不吝赐教!分析得很精彩。
我说说关于这个动作的具体练法,再请红枫叶朋友继续指教。
在照片上这个动作之前,是双手交叉向左下方撑,左腿蹬劲推动右肩靠,近似于红枫叶朋友所说的“左手下拉而引至的右肩靠”,这时感受到的应该是八面支撑。然后腰胯继续右转,双手还是交叉一起向右,有点像背折靠一样,既有背靠又有肘击,就像照片中这个动作了。接下来就是双手开。
我对交叉双手的理解是双腕相合既是合劲,又可双腕一翻擒拿来手,所以右边出肩肘靠,左边随时准备采、拧、缠、裹,形成对争之力。

发表于 2007-4-24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两腕相交既是合劲,也是开劲。开者左手逆缠下采,左边力量通过右胯腰胸肩肘手按挤而合于左手上方。这样形成的对争力是有阴阳,灵活,对撑的特性,并不是单纯的合腕平等的外撑力。左手逆缠下采除了训练采缠,也是用来加大右边的击打力量。右手曲臂是因打肘时所形成的抱撑,非单纯的抱撑。

2。若双手平等交叉向下方撑是手上没有阴阳,是手的相重,是滞,因此手的力量没能加大右肩的击打力。

3。可有想过,若用手抱撑,左足蹬的方法,能否及如何发一个冷脆的前肩靠。

4。“然后腰胯继续右转,双手还是交叉一起向右,有点像背折靠一样,既有背靠又有肘击。接下来就是双手开。”,这样习惯起动时以腰带手,会不会在真打时,接手慢了一点点。另外,有没有想过如何理解以身带手,以手带身这个矛盾。

都是直率的言论,得罪莫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