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600|回复: 3

最后一次拜见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师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一次拜见太极拳大师李师爷

 

 

1984年夏季那一天起,老师年年带我们去北戴河拜见李师爷。直到12年后的那一天,既1996921日。由于条件好了,那天,我们一行四人在老师带领下,开着车,带着摄象机,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又来到北戴河李师爷家中。

此前,李师爷做了一个大手术,还未康复,身体虚弱,行走不便。老人家坐在.客厅中的藤椅上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一再说,我们来看望您,您要好好休息,不要为我们说手了。但老人家说:“你们从辽宁来一次不容易,总得让你们学点东西带走。”“我身体不好,连一个花盆都搬不动,但我推手不用劲,都是你们自己的劲。”

于是,这次拜见又在我们与师爷之间一问一答,在师爷不断地讲解与不停地推手示范中进行。

师爷讲了打拳与推手的关系,讲了粘连粘随及棚、捋、挤、按等八门劲的要领,讲了推手和打拳一样要周身一家,并亲身示范,然后要我们按他说的演练。当我们做得对时,老人高兴地竖起拇指,说:“好,对了。”老人家言简意赅的讲解,使我们顿开茅塞。真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我向师爷请教陈式拳的下塌外碾在推手中如何运用。师爷让我用左手推他的胸部,在我的手将到未到之际,他用右手向下塌住我的小臂,稍稍一沉,我两脚跟已离地,而后老人家又轻轻往外一碾,仅划了一个小弧,我则身不由己向后跌出。那动作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说到听劲要灵时,老人家伸出右手食指,让杨师弟用手撅。杨师弟用右手握他的食指,刚一用力,只见师爷食指顺其力微微一转,然后向前一送,则把杨师弟抛了出去。这一切是那么的神奇,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年已八十四岁,大病未愈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只用一个手指竟把一个一百六七十斤的年轻大汉抛了出去!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了近一个小时。我们多么希望多聍听一些老人家的讲解,多感受一些老人家的推手示范,但考虑老人家的年龄和身体,我们不得不向老人家告别。我们一再让老人家坐着,不要送我们,但老人家不肯,执意要送。老人家从藤椅上站起来,吃力地挪动脚步,坚持把我们送到院门外。我们回头望去,只见老人家一手扶院门,一手向我们摆手说:“希望你们再来!”

面对此情此景,想到师爷不顾年老体弱向我们传授太极拳艺,老师和我们都不知不觉留下热泪。我们怀着对老人家的祝福和感激之情,依依不舍地与师爷告别。

就在这次拜见后八个月,老人家在秦皇岛病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李经梧师爷一生从事太极拳事业,追求太极拳真谛,先师从赵铁庵、杨禹廷学习吴式太极拳,后师从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又与友人交流兼学孙式、杨式太极拳,尽得四家之精奥。象这样集四家功夫于一身者,在当代能有几人!

李经梧师爷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体会,写下了精辟的论文《对太极拳缠丝劲等问题的体会》和《太极内功》及《李经梧传陈吴式太极拳集》等著作。这些文献在我国太极拳史上将会留下光辉的一页。

太极拳“神而明者,代不数人”。如果说当代有太极拳高峰的话,那么站在这高峰之上这数人中,定会有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

每天清晨,当我在拳场演练起李师爷传的陈式、吴式太极拳时,眼前就会浮现老人家打拳和推手身影,就会想起师爷、老师、师叔们传授的太极拳心法,所有这些给我指出了通往太极拳高峰的道路,并永远激励我向上攀登。

[待续未完]

 

 

 

 

 

 

 

 

 

 

 

 

 

 

 

 

 

 

 

 

 

 

 

 

 

 

 

发表于 2006-7-23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发表于 2006-11-15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逝者远去,,,
发表于 2006-11-20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