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514|回复: 24

草堂梦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太极拳在武林界独树一帜,被认为“无尚之拳”,又被称为“万拳技击之总源”,说明它的内涵价值颇高。既如此,朋友们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而今的太极拳是作为什么用途的?——养生!养生!还是养生!!世界两亿余人练习太极拳,都是为了养生吗?他们真的没有想过什么吗?
  太极拳形成于旧时期的斗争中,它的形成在历史上较晚,说明它吸取了千百年来的武术精华凝聚而成。如果单一地将这些东西用来养生,恐会委屈了太极拳本身的意愿。
若有人说:大师们不是不能击,而是身藏不露。那么说,这个大师脑子一定进水了或神精有问题,或不是一位良好的大师。
  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是更高的一种涵养。太极拳是死的,虽它的综合涵盖极深,但还是死的。拳因人才能用,因人用才能活。没有一定的修为,是无法启动“太极拳”这个大机器的。
  今天,中国武术的发展,有些惨不忍睹了。技术含量太差,多为皮肉撞击,与斗狗没有什么区别,或许不如斗狗。如果有心机的人,还能从斗狗中创造出狗拳呢!
  中国武术的综合,是具有中华民族民情特色的文化,合理的运用能显示出东方人的智慧。它潜载着易学、医学、美学、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哲学、兵法等等,具有很多学说的知识。
当年的太极拳是因防御、自卫、技击而产生的,就连修身养性也是为了更好的自强自身,健身更不例外。这说明拳是为人而服务的,人不能一生都作为拳的奴隶(初级阶段人为拳服务;中级阶段拳为人服务;高级阶段乃天人合一)。
  既然拳是为人类而服务的,它的产生也是为了防御、自卫、技击。那么,为什么在当今的竞技武坛没有见到中国这一优秀的拳种呢?为什么没有见到中国这一优秀文化的价值呢?
如果当今的拳,大师们不能用于技击,这些大师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以什么架式为目标,为准确呢?大师们平日是怎样在教学呢?不会是漫无目的吧!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拳者多在争谁是正宗源流,在神话祖宗,在争架式高低,在互嘲讥讽,在……
  难怪如此,上梁不正,下梁歪。找不到正题,也要编造两句,不然怎能有不同于别人的特色呢?更不失大师形象,只要钞票往里装,管它以后怎么样?反正它以后出名,也得认祖归宗吧!你骗我,我骗你,都是正人君子,真是技术到达高层次了?空空如也,空空如也!
  难怪半年以来,我所等待的问题没有一个能感觉到是有价值的问题。原来都已修到空界去了。谁肯认真下功夫?
    沏壶人生盖遮天,
    茶奴喜托掌中间。
    拈须倾闻惊世语,
    不料玉口冒清烟。
  草舍无门心可进,谁取清风一片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9:54: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21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来茶馆的时间不多,觉得茶先生对问题的看法很深。半年前来这里时就曾说先生“曲高和寡”,难免冷清,乃至失望。其实志同道合的多固然好,少而精也未尝不是好事。

我向先生请教个问题,算引玉之砖:

练太极内功时,从自然呼吸到不自然呼吸应该算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什么一直注重自然的太极却在她的更高级阶段不注重自然?

发表于 2005-6-21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稍安勿躁!栽的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先生,我认为常无、常有是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根本,所谓“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如果仅仅以常有之心习拳,将永远也摸不着太极拳的大门。我资历太浅,无奈胆子大,所以敢关公面前卖大刀!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rpstone在2005-6-21 10:41:36的发言:

虽然来茶馆的时间不多,觉得茶先生对问题的看法很深。半年前来这里时就曾说先生“曲高和寡”,难免冷清,乃至失望。其实志同道合的多固然好,少而精也未尝不是好事。


我向先生请教个问题,算引玉之砖:


练太极内功时,从自然呼吸到不自然呼吸应该算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什么一直注重自然的太极却在她的更高级阶段不注重自然?


       其实中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开始讲究自然,以后讲究更自然,至于呼吸的问题,也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问题,比如从后天寻至先天,再由先天返还后天,这些是细微的东西。一般不论在练拳的任何阶段不要很注意它。自然练拳,随着功夫需求不同,自然而然的你就会觉察到那些细微的东西已经产生了变化。

  如果刻意的注意什么呼吸,或者什么样的呼吸方式,恐会给你领入不自然的状态。

  另外,太极拳的套路运行方法和它的拳理要求,以及它的外形要求,都会很自然地调动身体每个部位,包括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等自我检修。太极拳本身就是自我导引吐纳之术。

————————————————————————————————————————

草舍无门心可进                谁取清风一片空?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心在2005-6-21 11:05:39的发言:

从无为到有为,再由有为而入无为,修为进矣~~


合于天是目的,与天不合,因而合之,有得有失,有失有得,得失之间,天道现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两位道士:一老一少。长者年约七十,少者约三十左右,盘坐于道旁,愁眉苦脸,迫于无奈。而后,遂与两位攀谈。方知,二位出门云游,不甚将财物丢失,正欲摆摊卜卦,以求盘缠。

  我问:道长,今我不求吉祥祸福,但求道长道中学问。若能答对,二位盘缠便不成什么问题。


  道长说:那你问吧!


  我说:修道之人,是不是讲究一切都合乎天理?


  道长说:那是。


  我说:既然一切都讲究合乎道理,那么天又生男而又生女,咱们道人难道也男娶女嫁、生儿育女吗?如果不,岂不违背天理?


  道长不答,又问,然又不答。遂面红耳赤,说这是师祖传下来的,具体我们也不知道。


  无奈,我只有将其所需盘缠丢弃卦摊之旁,扬长而去。


————————————————————————————————————


草舍无门心可进      谁取清风一片空?

发表于 2005-6-21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玩!一对笨蛋呀!还给他们盘缠呢。让他们算算为什么丢钱吧,祖师怎么就没告诉他们出门在外小心偷儿呢!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phie在2005-6-21 11:55:52的发言:

    先生,稍安勿躁!栽的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先生,我认为常无、常有是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根本,所谓“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如果仅仅以常有之心习拳,将永远也摸不着太极拳的大门。我资历太浅,无奈胆子大,所以敢关公面前卖大刀!


         小妹妹,我只是凡夫俗子,并非神仙。圣人也只是说说神仙话,末了照食人间烟火。我不能饿死,我想圣人也不会饿死,圣人也讨过饭。总之为了生存,如果他死了,怎么说神仙话?为了说神仙话他不能饿死,圣人犯错总有理,他可以自圆其说。他的圆就是经典,虽经典却圆不了凡人的圆。

      圣人的话我们可以欣赏,只是欣赏而已。当然,对的我们可以汲取,不对的不可以照班。圣人们已经死了,我们却活着,我们已经在当年圣人的基础上发展几千年了。

      如果圣人能活到今天,他一定会再圆当年其说,也或许到现在就没有“圣人”这两个字了。

       圣人说的话虽然经典,但要活学活用。这个“活用”很重要,如果用理不当也能把圣人给气死。你给他多说几个稍安勿躁恐也无济于事。

      其实栽了个梧桐树,也不见得能引来金凤凰。梧桐树常有,而金凤凰却不常有。不是吗?我没打算招来什么金凤凰,根本就没想过,我只是在招有缘人。中国的武术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我只是在召集有志之士将其传承下去,造福后世。这些无价之宝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自强不息。

     我们都应该拿起责任感来,为我们人类贡献一份力量。既然生来就要活着,要更好地活着。

     其实妹妹能卖刀也很不错,说明有胆略,人很直率,也有一种责任心。我想关公会买你的大刀的,不是吗?哈哈!

      ———————————————————————————————————

     草舍无门心可进                     谁取清风一片空?

发表于 2005-6-21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茶”在2005-6-21 15:57:15的发言:
>

       其实中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开始讲究自然,以后讲究更自然,至于呼吸的问题,也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问题,比如从后天寻至先天,再由先天返还后天,这些是细微的东西。一般不论在练拳的任何阶段不要很注意它。自然练拳,随着功夫需求不同,自然而然的你就会觉察到那些细微的东西已经产生了变化。

  如果刻意的注意什么呼吸,或者什么样的呼吸方式,恐会给你领入不自然的状态。

  另外,太极拳的套路运行方法和它的拳理要求,以及它的外形要求,都会很自然地调动身体每个部位,包括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等自我检修。太极拳本身就是自我导引吐纳之术。

————————————————————————————————————————

草舍无门心可进                谁取清风一片空?



多谢指点。如先生之言,就是说内功可以直接从练拳中获得?
发表于 2005-6-21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心在2005-6-21 22:45:39的发言:
]

管他有无金凤凰

若要修行还是那几句话: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先按经典做去再说……


哈哈~~也来凑热闹!“管他有无金凤凰”,我行我素!!

世人都晓修行好,唯有经典忘不了;待到凝神觉醒时,才知原来绕弯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23:09: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21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角尖虽小,大家都想钻。练太极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