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392|回复: 1

中国太极拳正宗拳架释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太极拳正宗拳架释疑


      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发展,上下五千年来,源远流长,在漫满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为民族文化科学的进步,付出了无尽的心血与智慧,产生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与影响。其中更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理论,集中华民族文化文明与一身,开创了以道德 经为总纲的道家文化科学体系,所谓道家文化科学体系,虽说有四种,但大致分来,为二种,其一,是社会自然科学,其 二,是人体自然科学。二者细分之为二,合而论之为一,因社会自然科学里的伦理哲学,即是人体自然科学里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所以二者,合之为民族之文化科学,分之,此术,乃为其中之一大体系是也。
      人体自然科学,以无极起,分之为阴阳,合而为无极。以无极起,即一园,分之为阴阳,其中有三才四象八卦等,其中细分之,人体,肢体间,有周身上下内外为一整体,有呼吸阴阳之分,上中下三才之分,东南西北方向之分,八卦之分,掌肘膀肩腰胯足跟膝臀等等。在分,有三头,[人头,手指头,脚指头,],三回九转成一势,内含四平八稳,三直四顺等等。简而言之,为太极十三势。十三势。即人体周身之运动姿势,在做一个完整的姿势中,即有一园,上下,进退,开合,出入,迎抵,领落。此十三字含义贯穿每一个完整的姿势动作之中。所以,此术又称太极十三势。古之道家,等称此术为九转玄功,练气吐纳修身之术,等等;以至太极十三势而已。在人肢体姿势动作中,须遵循肢体间 自然生理特 征及相互关系而进行运动,此种运动即称规距之道,而这种人体之间的运动方式,丝毫的差别,就有大相径庭之别,所以古云;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之说,此言绝非危言耸听,望学者不可不详辩是也。
      学习太极拳,须知规矩,古之圣人名家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园,学人规矩,不学人巧”之说,即道出了学习此术的至理名言。其中道不远人,远人非道,所以学习它并不难,人人都会,人人都有,关键之所在是,找规矩之道路。所以千里之路始于足下,万丈大厦起于垒土,确是学习此术的信念,只要去做,就会有所收获,持之以恒,便会显示此术之意义与价值。规矩之道,圣人有言,上土闻道,其中之含义即是,人不分贵贱,当得知此道时,就会去学习,照着去做,此种人即有灵性,慧根,即从善之士,半信半疑者,信念不足,意识迟缓,半善半恶,下士者贪婪自私,愚昧懒惰之士,朝笑那些走正道,行善,学科学之土,最终他还会相信,邪不胜正,人心所向,万众一心之境,是任何歪门邪道,也不阻挡不了,便是此理。
      古之有云;圣人与大匠诲人,必以规距 ,不以规距而不成方园,本人自得明师所授太极拳正宗以来,时时不感有忘师恩,每每思之师之重托,更不感有忘师之所授太极拳,行不言之教,走规距之道,乃是实践与理论之结合,本人今愿以规距之道,向广大爱好者,展现此术之奥秘,以供爱好者参阅。此术分三种套路,实则是三种修练的不同层次与阶段而已。
     第一种;规距,标准,方向位置,拳架。
     第二种;规距,标准,轻灵圆活自然,拳架。
     第三种;规距,标准,虚静,轻灵,慎密,快拳,拳架。
     此三种规距拳架自古就有,不得其人,不传之说,凡欲学此术者,必德性机缘遇其名师,方可得此术。

发表于 2005-5-14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花舞袖 ,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